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8)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8)(2/2)

造出人物个性与形象。电影不受时空的限制,其表演没有严格的程式化设计,更不用虚拟夸张(纯粹的戏曲片除外),要求贴近自然与生活。在表演艺术形式中,戏剧表演难于电影,戏曲表演难于戏剧。而更为艰难的是将戏曲、电影融为一体,而不是表现戏曲故事,而是表现戏曲艺人的生命形态的“艺术人生”历程的电影,《霸王别姬》则是最真实、最具有艺术感染力、最具有审美韵味的优秀戏曲与人生的故事片。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生死恨》,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三次“第一部”都和中国的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0年代《歌女红牡丹》在中国的电影银幕上第一次展现了戏曲的唱工;50年代《舞台姐妹》几乎概括了越剧发展的全过程;80年代电影《人鬼情》也讲述的是一个戏曲演员的心路历程。90年代《霸王别姬》其丰富的戏曲元素和所表达的内涵轰动国际影坛,特别是电影里的舞台造型艺术、化妆艺术、细腻传神的表演艺术及京白唱念等戏曲元素使得整部电影几乎达到完美的艺术状态,一举夺得金棕榈大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霸王别姬》通过程蝶衣形象,表达了京剧艺术家对京戏的捍卫和保护,优怜在时代风云变化之际命运的坎坷与屈辱,更是表现环境对人性的扭曲和变异,对“理想霸王”的热烈追求与现实“舞台霸王”的拒绝带来的内心的矛盾、悲哀、痛苦、痴情、执着、娇嗔、无奈、埋怨、欲生不能、欲死难成最终走向灭亡的极端复杂的情绪。张国荣作为一个与程蝶一同样具有“断臂”情节的生活演员,充分利用各种戏曲表演元素,使得《霸王别姬》人物形象与个性的塑造达到了“羽化而登仙”的感觉。具体地说,这些戏曲表演元素主要在于:服装、化妆、脸谱、面具、唱念、动作等对“虞姬”个性的塑造与对整个电影的艺术风格的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戏曲元素要表现程蝶衣的复杂个性和情感,要将程蝶衣与虞姬两个戏里戏外的形象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首先,戏里戏外服装戏曲元素:戏曲服饰具有程式性,多为明朝制式。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另外戏衣按颜色分等级、表气质、表风俗,由高到低的颜色顺序为黄、红(紫)、兰、绿、黑。《霸王别姬》不是戏曲片,而是以《霸王别姬》为演出线索的关于艺人的故事片。所以,关于主角服饰是电影中舞台上演出服饰与舞台后生活的服饰。因为程蝶衣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戏不分,所以,要要求将戏曲服饰与生活服饰元素同一起来,才能表达出程蝶衣丰富的个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