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5)

第五章 当代电影的民族性思考(5)(2/2)

去有所改进,甚至允许私人外资及国内私人投资拍摄电影。表面上是开放了,但犹如中学老师讲散文的特征是“外散而神不散”,电影体制内的“神”永远不会散,永远会附体,其核心就是以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 牢固地控制电影的题材选择、数量计划、生产过程与市场供销。中国文化市场什么都在改变,包括被认为是最坚强堡垒的各级出版社都在发生悄然的变革,惟独国家广电局对每一步的步伐都需要小心求证,惟恐摔一个趔趄而抖落了自己头顶的乌纱。对于少数民族电影,体制规定了电影拍摄的选题,每年拍摄的数量,而投资人或导演们不愿意去表现“民族大团结”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结果与上层彼此相互矛盾,最后只好扔弃。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二日总局总令〈〈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的颁布,表面上拍摄申报程序申请及片子审查条例都符合中国特色,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十条禁片拍摄的条例与九条删剪条例实在笼统,主观性太强,判断标准难以确定。譬如规定“颠倒真假、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混淆正义与非正义的基本性质”,“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刻意渲染、夸大民族愚昧落后或社会阴暗面的”,“夹杂****和庸俗低级内容,展现**、**、卖淫、嫖娼、性行为、性变态等情节及男女***等其他隐秘部位”;“夹杂肮脏低俗的台词、歌曲、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等”情形的必须禁拍或予以删除。如果这样,那么如果再具体地问“什么是变态”?“怎样才算变态”?“同性恋题材是变态吗”?“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广电局领导及禁止条例没有具体说明。这些规定将道德的价值判断拿来作为“法规律令”未必就是正确的,它抹杀了一部分持不同标准意见的人,如“同性恋”在西方文化及电影表现中相当普遍,国外至少有十几个国家法律已经认同同性恋婚姻,我国医学界明文规定同性恋不是“变态”,我过有3600---5200万同性恋者,可是,广电局为什么还不允许同性恋题材的拍摄?甚至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断臂山〉〉如此轰动奥斯卡和整个世界电影圈,广电局为什么不顾观众的呼声而拒绝进口?到底是谁在真正的变态?什么是“混淆正义与非正义”?“什么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自己能说得清楚吗?韩国大片〈〈大极旗〉〉反映的是朝鲜半岛南北内战,以今天发展的眼光看,他们自己都觉得是一场荒谬的战争,内战是兄弟的仇杀,是对南北朝鲜人民的犯罪,本电影对意识形态予以了批评,那么,你能说这场战争到底是谁“正义”而谁又属于“非正义”?一个在城市流浪而无法生存的小偷土人偷了一辆自行车被抓住判处劳教,我们却给小偷定罪是“恶”,而山西无数拥有数亿万资产的私人老板狂热的开挖属于国家与人民的有限煤炭资源,难道他们的行为是属于“善”?我们总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去给社会作个界定,去吹捧一部分人,去打杀一部分人,而人本身就是最复杂的动物,本来就处于变态与不变态之间,为什么我们的电影不能去真实的去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生命状态呢?关于民族团结,宗教及民族风俗信仰的规定,同样值得商榷,哪希是民族的“禁忌”?将〈〈尘埃落定〉〉土司割舌头,挖眼睛的酷刑展现拍摄出来,就破坏了民族团结?可是阿来作品里却大段大段的文字在展现他们民族在民国前后那段历史风貌的残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