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孔庆东谈文化 > 第十四章 末代筒子楼(3)

第十四章 末代筒子楼(3)(2/2)

泥’的野蛮建筑工地。”工地虽然野蛮,但有了工地,就将会有新的大厦拔地而起。可是我们似乎都不喜欢那新的大厦。鲁迅在《影的告别》中说:“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如果不接受吞并,也不甘于消失,那可能就只有退出了。

    于是到了1997年,我就告别了24楼,分到了育新花园一套最小的户型,跟陈平原、吴晓东、龙清涛、姜景奎做了几年邻居。后来我又住上了更大的户型,但心底总觉得没有过足筒子楼的瘾,似乎少了点儿什么。我与人路过24楼,总要留恋地说:“我在这楼里住过。”我曾经把告别筒子楼简单地看作一种“时代进步”。我在《老钱的灯》一文中写道:“老钱在世上混了五十个年头了,还没有混到一块法定的私人居住空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这句话感动过很多当教师的,不少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此文。但我现在想提出另外一个视角,告别了筒子楼,我们就告别了一种生活方式。筒子楼跟大杂院相比,人气和人情都已经削弱了许多。而今天我们所居住的这种连鸡犬之声都不相闻的“塔楼”、“板楼”,人气已经是“奄奄一息”,人情则比《孔乙己》里还要凉薄。**在论述“人”与“地”的关系时指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年谱》下卷176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杜,1993年12月)**谈的是军事,我看谈住房也有道理。

    筒子楼及早成为末代乃至彻底成为回忆,可能是大势所趋。希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永远不要进入末代吧。

    原载《人民文学》2010年第7期

    入选《筒子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