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孔庆东谈文化 > 第六章 新中国的文化历史空间(22)

第六章 新中国的文化历史空间(22)(2/2)

的功能:作为个体的“个人”开始重新得到关注。

    “文革”关注整体的人民,每个人都和整体的人民,和一个集体连在一起,比如潘冬子一个小孩,他也跟中国革命连在一起。潘冬子在米店老板的店里,半夜里望着月亮想:延安是什么样子的?他跟全中国连在一起。而新时期这个时候,个人变成了独立的、孤独的原子,跟集体切断关系,使人感到一种新鲜感。第一次看这样的作品很好玩呀,就讲一个人的事,跟谁都没关系,像郭凯敏跟张瑜演的《小街》。

    这个时候是在某种程度上向“十七年”回归。也是在这时候,就在七六年以后,七七年、七八年、七九年这几年,很多老电影开始重放。我是在“文革”之后看了大量的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而且我看这些电影也是为了批判“四人帮”,因为“四人帮”否定“十七年”。我一看这个,就很痛恨“四人帮”,我说“四人帮”这么坏呢!这些电影都挺好的,怎么说它们不好呢?这个时候回归“十七年”,经过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八十年代过来的朋友会记得这些名目,今天早就烟消云散了。不是研究文学的都不知道这些名词,什么先锋文学等等。

    **十年代:文艺的光荣与梦想

    八十年代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你今天如果问一个从五十年代一路走过来的人,我想多数人会对八十年代打最高分。我在文章里讲,我个人也是给八十年代打最高分。我认为八十年代是不左不右的,它既保持着革命的理想主义惯性,同时又很关注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情感又是健康的情感。而且它仍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但是它这个空间是最广大的,外延特别大。人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自由,但它给你犯错误的空间是非常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