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微观红楼 >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三节(4)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三节(4)(1/2)

    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三节(4)

    袭人所追求的姨娘身份,归根结底是一个从属地位。这种地位完全依赖于主子的喜好,若不喜欢了,一句话就可以让她走人。李嬷嬷以过来人的身份一针见血而又有失厚道地把袭人的温柔和顺说成是“妆狐媚子哄宝玉”。这话不能说不对,袭人采用的办法果然也是“狐媚子”样,佯装不理睬宝玉,躺在床上等着宝玉来怄她笑。不然就是假装说自己要回去了,让宝玉伤心一阵,以提高自己说话的分量和宝玉的重视程度。这也是无奈的事,她不可能像宝黛那样一言不合即翻脸,吵嘴,或者怄气,宝玉也不可能像哄黛玉一样哄着袭人。袭人的温柔和顺在这种情形下的作用就不可小视,宫里赏的酥酪,宝玉也想着袭人爱吃给她留着。它还在一定程度上笼络住了宝玉的四处游荡的那份不安分的心,宝玉乐在其中的温柔乡里便有袭人铺设的软绵绵的锦褥。看他聊天的对象,除了黛玉就是袭人了。在黛玉那儿,宝玉担当的角色近乎哥哥,赔着小心,担着不是;在袭人这儿,宝玉则享受着袭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如果在黛玉那是交流的紧张,在袭人这则是紧张后的松弛,宝玉对袭人便无所顾忌无话不谈。

    宝玉除了喜欢谈春风秋月、粉淡脂红之外,是不大谈经济之道的,也不喜欢谈那些“正经”文章。便是对读书识字的姑娘们甚至如湘云那样喜高谈阔论的人,也没见他谈论过。但在三十六回与袭人闲聊时,提到女儿的死上头,宝玉忽然对着没有书本知识的袭人来了一段文不对题的发挥:那些须眉浊物只听见“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节,便只管胡闹起来。他念两句书,记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瑕疵,他就胡弹乱谏,邀忠烈之名,倘有不合,浊气一涌,即时拼死,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钓誉,并不知君臣大义。接着又谈到自己的死,说要趁着你们都在眼前,那就是死得其时了。

    宝玉这些没来头的话,可能是曹雪芹先生自己的见解,无处发泄,只好借人物之口说出。但这“上谏”之道说与袭人,倒也并非完全闲笔。

    袭人虽然未必懂宝玉说的那些大道理,但她针对宝玉的“谏之道”则是以自己的聪明悟出的,又恰合了宝玉的观点。

    袭人因见宝玉性格异常,淘气憨顽,任情恣性,不喜正务,每欲劝时,谅不能听,便借着从娘家回来后,要将她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