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行军篇(1/2)

    行军篇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勿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勿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易处,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止涉,待其定也。绝天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役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癚,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罚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译文]

    孙子说:凡是部署军队和观察敌情,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山谷行进,要驻扎在地势高的地方,不要去仰攻占领了高地的敌人,这是在山地部署军队作战的原则。横渡江河,必须在远离江河的地方驻扎军队;敌人渡水前来进攻,不要在他刚到水边时便予以迎击,而要等他渡河渡到一半时再进行攻击,这样才有利;如果想要同敌人决战,不要选择在紧挨水边处布兵列阵;军队也应该驻扎在高处,而且不能处于河的下游,这是在河川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通过盐碱和沼泽地带,应该迅速离开,不要停留;倘若同敌人在盐碱沼泽地带相遇,那就一定要抢占靠近水草背靠树林的有利地形,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部署军队作战的原则。在平原地带要选择平坦开阔地域驻扎,而侧翼则应依托高地,做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部署军队作战的原则。以上四种部署军队求取胜利的原则,正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大凡军队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而厌恶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的地方,轻视阴湿的地方,还要靠近水草丰茂、军需供应充足的地方,所以将士百病不生,这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