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色眼再识人 > 仁慈是种罪过吗?

仁慈是种罪过吗?(2/2)

,怕罚了他们会有什么后果,总想多给他们一个机会,但他们总是让我失望。有一个仗着业绩还可以,也不听我的话,我行我素,更是不得了!”他实在很难想象为什么自己的仁慈居然在下属的眼中变成了好欺负?半年后,再次遇见阿建,他说他现在的上司是个比他还绿色的超绿,与之合作自己很着急,他说:“我不管和他提什么建议,他总是说:‘知道了,知道了。’却从没有任何行动。我很郁闷,感觉跟着他没希望。这也让我看到了一面镜子,完全体会到了当初不理解的那种跟着绿色当下属的感受。”

    的确,“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当初,阿建自己做老板时没法体会做绿色的下属的感觉,现在轮到他了,立马就体会到那种原来自以为温柔、人性、仁政、宽容背后的弊端。

    阿力,销售高手,原来备受黄色老板的暴政折磨,现在老板换成绿色的,一个月后见他,毫无解放翻身的感觉。他非常沮丧地说:“也不知新上司会把我们带到哪儿去!虽然在黄色老板的管理之下,暴政的确恐怖,但至少黄色老板的严格要求和强力推动让我们成长很快,现在完全没有了方向感,而且现在公司里我们部门的地位远不如其他部门,不像原来有八面威风的感觉。”

    再看一个例子:

    一对绿色父母十分宠爱儿子,儿子想怎样就怎样,儿子犯了天大的错误,他们也会笑着问:“知道错了吗?是错在哪儿了呀?以后可不能这样啊。”任何人与儿子发生不愉快,绿色父母也从不分析,一律说儿子是对的。在这种肆意骄纵下,儿子更加无法无天,最终身陷囹圄,锒铛入狱。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小说与现实中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最可悲的是,最后走向末路的儿子却将愤怒的手指戳向自己父母的鼻梁:“就是你们当初的纵容和不闻不问,才使我沦落至此,你们要承担全部的责任。”绿色,可悲!可叹!可怜啊!不过,这对绿色的父母到死恐怕也想不出为何会有如此结局?我如在旁,自当力荐他们去看《了凡四训》,书有记载:

    鲁国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赎回被邻国捉去做妾的百姓,政府都颁奖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接受奖金。孔子知道就骂他说:“你错了!怎么可以只为自己高兴,博取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大都是穷人,你开了恶例,使大家觉得赎人受赏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会赎人?从此赎人的风气只怕要渐渐消失了!”书里又说:子路有一次救起溺水的人,那人送了头牛为谢,子路收了。孔子听说则大加赞赏。

    “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话已经说得够明白了,看上去是否仁慈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如何。像有些做法,不应该的宽恕或者宠爱小孩而纵大患,这些都是绿色以为无伤大雅但结果却极为恶劣,更麻烦的是,这苦果,最终会落在自己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