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7.17世纪的西蒙古人(1/2)

    东蒙古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内蒙古的蒙古人由于1635年(即满族人占领北京前9年)给予满族王朝的支持,对满族王朝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此后,当满族的统治已经巩固时,这些东蒙古人中的一部分作了重新考虑。忽必烈后裔长支之首、察哈尔汗布尔尼试图发动东蒙古人反对康熙帝的大起义。他于1675年先从其邻部土默特人开始,但是,他太晚了。布尔尼被清军击败,并被俘。这是在内蒙古发生的最后一次骚动,从此,内蒙古地区的各旗成为驯服的臣民。

    威胁着中国的满族帝国的真正危险是在其他地方。它不是曾经令人害怕的、现在已处于绝望的衰落之中的东蒙古人;而是西蒙古人,他们由于东蒙古人的衰落而受益,他们企图为自己恢复成吉思汗帝国。

    西蒙古人(或如他们自称的那样:卫拉特人,即同盟者,突厥人称他们为卡尔梅克人)在15世纪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注意。他们从1434年到大约1552年间,统治着整个蒙古地区,此后,他们被以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为代表的东蒙古人打败,并被赶回科布多地区。甚至在科布多,他们也受到一位喀尔喀王公阿勒坦汗的驱赶,被推向了更西方,进入了塔尔巴哈台。

    除此之外,卫拉特联盟自从他们的额森台吉汗去世(约1455年)以后,就瓦解了。长期以来组成西蒙古汗国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