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译后记(2/2)

Cole)和加斯顿等人通过科学奖励系统,揭示了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普赖斯、克兰、穆林斯等人则利用人际关系测量技术,对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其他社会互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科学的社会结构,同时,他们还把这方面的研究与科学增长联系起来,总之,在此期间,科学社会学的主流是不涉及科学思想、概念,只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亚系统,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默顿和巴伯的著作是这一研究主流之源。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社会学中的“爱丁堡学派”异军突起。该学派试图抛弃默顿和巴伯建立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分析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思想或概念之形成和演变的影响。该学派对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科学社会学在国外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国内却尚属空白研究领域。默顿在为这本书撰写的前言中,分析了科学社会学在当时(1952年)的美国尚不发达的原因。这些分析对于今天的中国也依然是中肯的。与默顿的前言相映成趣的是,巴伯为中译本所撰写的序言描绘了科学社会学兴起和成熟的历程。做为历史见证人的巴伯所撰写的这个新序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翻译巴伯先生的这本经典著作,使我们获益匪浅。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会与我们有同样的感觉。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巴伯先生一直给予我们以鼓励和支持,他不仅赠予我们这本书,而且撰写了一篇相当精彩的序言。本书的中文顺序言、前言、鸣谢、第一至三章以及第十章由顾昕翻译,第六至九章以及第十一章由郏斌祥翻译,第四、五章由赵雷进翻译。全书由顾昕统校。

    由于科学社会学是一门新学科,再加上我们学识浅陋,译文中难免有失当之处,尤其是在专业术语方面。祈望各界读者不吝赐数。

    译者

    198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