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的条件-美-汉娜·阿伦特 > 20.工具和动物化劳动者

20.工具和动物化劳动者(1/2)

    20.工具和动物化劳动者

    从技艺者完全依赖其原始工具--手的劳动的角度来看,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言,人是"工具的制造者"。同样的工具对动物化劳动者来说,仅仅减轻其负担并使其劳动实现机械化,而技艺者把它设计和发明出来以建构由物质构成的世界,而且这些工具的适用性和精确性是由诸如他希望发明等"客观"目标所决定,而不是由主观的需要和愿望所决定的。工具和器械是充满现世性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标准来划分整个人类文明。然而,只有当它们在劳动过程中使用时,这一现世性才更能得以显现,因为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它们才真正是历经了劳动和消费过程而仅存的有形东西。因此,对于动物化劳动者来讲,由于它受制于生活,并总是陷入生活的泥淖,所以世界的持存性与稳定性主要是从其所使用的工具、器械中得到反映;而且,在一个由劳动者组成的社会里,工具所拥有的特性或功能很可能不仅仅是器械性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抱怨,例如手段与目的的本末倒置,人类正在沦为自己发明的机器的奴隶,以及人类非但不能利用机器满足自身的需求与渴望,反而要刻意迎合它们的要求。这些怨言都源于劳动的实际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生产是消费的前提,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明确区分(尽管是技艺者活动的显著特色)在此却显得毫无意义;而且,技艺者发明的,用以帮助动物化劳动者进行劳动的器械,一旦经由他自己使用,其工具的特性就会立即丧失。在生活的自身过程中,劳动未能超越生活,它仍然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就无须追问关于预先假定手段和目的范畴问题,例如是人们生存及消费以汲取力量进行劳动,还是人们从事劳动以获得消费之手段。

    如我们考虑到这一根据人类的行为来明确区分手段与目的本能的丧失,我们可以说,为生产某一最终产品而灵活安排和使用各种工具,将由劳动的身体与其所用工具之间有节奏的相互统一所取代,而劳动运动本身即是进行统一的力量。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劳动而非工作需要采取整齐划一的行动。而且,当众多劳动者聚集一处时,就需要各个个体运动之间进行有机的协作。在这一行为中,工具丧失了其器械的特性,而且人与其工具以及其目的之间的鲜明界线也变得模糊不清。无论是劳动过程,还是所有以劳动作为表现形式的工作过程,主导它们的既不是人的主观努力,也不是他所能渴望的产品,而是过程这一运动本身和它强加于劳动者的节奏。只有身体与工具进行着相同的重复运动,劳动工具才被卷入到这一节奏之中。换言之,直到使用机器的时候,所有的工具才极其适合动物化劳动者的操作。此时,不再是人体运动决定工具运动,而是机器运动在强迫人体运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没有什么比劳动过程中的节奏更能轻易而自然地陷入机械化状态,而反过来,它又与生命过程中及生命过程与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中同样自动重复的节奏相吻合。恰恰是因为动物化劳动者使用工具、器械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建造世界,而是为了减轻其自身生活过程中的辛劳,因此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它实际上就生活在机器世界之中,而由机器取代所有手工劳动所带来的劳动解放,其实是用更高级的自然力量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补充着人类的劳动能力。

    最能表现工具与机器之间本质区别的,大概莫过于一场永无休止的争论,即围绕着人类应当"适应"机器抑或是机器应当适应人类"天性"这一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指出这一论题必定毫无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如果人类的生存境况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有特定条件限制的存在,那么对于人而言,任何自然存在或是人造的东西就会立即成为他将在的条件;而且一旦人类发明出机器,他就立刻使自己"适应"了这个机器环境。正如以往各个时期中工具、器械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一样,机器自然也就成为我们存在的一个不可割裂的条件。在我们看来,论题的有趣之处乃在于"适应"这一问题究竟是否产生。对于人正在适应或者需要特殊手段以适应其所使用的工具,这一点人们从未有过怀疑;人本来就能使自己适应双手的灵活使用。机器在这个问题上就全然不同了。机器不像技艺工具那样,在劳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都是双手的仆役.;相反,机器要求劳动者为其服务,劳动者需调整其身体的自然运动节奏以适应机器的运动。这固然不足以表明人们因而就成为其发明机器的奴仆,但是它确实意味着,只要人持续在机器上进行工作,机械的运动就会取代人体的自然运动。因此,甚至是最精密的工具,由于其无法操纵或取代人的双手,因而也不过是供人使用的奴仆;然而,即使是最原始的机器,也主导着人体的劳动,并最终取而代之。

    正如事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一样,技术的实质内涵,即机器最终取代工具和器械,似乎是只有当事物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自动化时代的来临)才昭然若揭。为了阐明这一观点,简略地回顾一下人类进入摩登时代以来现代技术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则不无裨益。第一阶段,即蒸汽机的发明(它引发了工业革命),仍以模仿自然活动和人类有目的地使用自然力量为特征,它与传统利用水力、风能并无本质区别。蒸汽机的原理并不新鲜,倒是煤矿的发现及以煤作为蒸汽机的动力能源使人耳目一新。然而时至今日,我们被告知"应当避免掉入的最大陷阱是这一假定,即发明的目的在于复制操作者或劳动者的双手运动"。

    第二阶段主要以电力的使用为标志,并且电力的确仍在决定着当今的技术发展。这一阶段已不能再用对传统艺术和工艺的延续及巨大提高来描述,而且对于这一世界,技艺者(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工具都是为达到某一预定目的的手段)的范畴也将不再适用。因为,此时我们不再使用大自然产生的物质材料,以破坏、中断或者模仿自然过程。在所有这些例子中,我们只是为了自身的现世目的而改变自然、异化自然,从而将人类世界或者人类技能同自然截然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如今,我们像从前那样已经开始"创造",即释放我们自己的自然过程,这一过程离开我们就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