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类理解论-英-洛克 > 第二十三章 复杂的实体观念

第二十三章 复杂的实体观念(2/2)

心是可以任意使各种物体运动或停止,正如一个物体在遇到别的静止的物体时,不得不把自己底运动传达过去一样。至于存在、绵延和运动性都是二者所共的。

    19 精神亦有运动——我想精神是有运动的,对这一点人们亦没有奇怪的理由。因为我们底运动观念既是指一个物体同别的静止物体的距离变化而言,而且我们又知道,精神亦同物体一样,只能在它们所在的地方发生作用,而且精神发生作用时,亦常变化其时间和地方,因此,我就不能不认一切有限的精神都可以变化其地位(至于无限的神灵,我不在这里提说)。因为我们底灵魂亦同我们底身体一样,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物,的确同物体一样,能从变化它自己同别的物体或存在物的距离。因此,它亦是能运动的。一个数学家既然能以思考两点间的距离,同距离底变化,因此,我们亦确乎可以想象两个精神间的距离,和距离底变化,因此,我们亦可以想到它们底运动,和互相接近,或互相远离。

    20 人人都可以在自身体验到,自己底灵魂在它所在的地方,能思想、能意欲、能影响自己底身体,不过它却不能影响百哩以外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地方。一个人在伦敦时,他不会想象,自己底灵魂能在牛津思想或运动。它既同身体连合在一块,则它一定在牛津和伦敦间的全路程中时时变化其位置,一如拉人的那个车或马似的,而且在那时候,我想,灵魂可以正确说是在运动中的。我们纵然还不能由此对它的运动得到一个足够明白的观念可是我们仍然知道它在人死时是会同身体分离的,而这一层就使我们对那种运动。得到一个观念因为你既然思考它由身体出去,或离开身体,则你如果同时又说我们观念不到它底运动,那在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21 有人或者会说,灵魂不能变化其地位,因为它原就不占地位,因为精神不是在某处存在的(in Loco),是普遍存在的(ubi),不过我可以说,我们这时代并不十分爱羡慕这类无意义的说法,亦不愿意被这种说法所欺骗,因此,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说法是没有多大分量的。但是如果有人以为这种区别毕竟有一些意义,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在这个论题上,那么我就请他把这种说法用明白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且由此推得一个理由,给我们指示出,非物质的精神是不能运动的。上帝诚然不能说是有运动的,不过那并不是因为他是非物质的精神,乃是因为他是无限的精神。

    22 灵魂观念和物体观念底比较——我们现在可以比较比较复杂的非物质的精神观念和复杂的物体观念,并且看看,那一方面是更为含糊或那一方面最为含糊。我们底物体观念是一个有广袤的、凝固的实体,是可以借推动力来传达运动的。至于我们底灵魂(非物质的精神)观念,则是一种能思想的实体观念,这个实体有能力可以借意志或思想刺激起物体中的运动来。这几点,我想就是我们底复杂的灵魂观念和物体观念之差别所在;不过我们可进而研究,那一方面最为含糊,最难了解。我知道,人们底思想如果沉掉在物质中,并且使自己底心灵完全受感官底支配,以至于很少能反想到感官以外,则他们一定会说,他们不能了解什么是能思想的东西。这亦许是真的,不过我可以说,他们如果仔细一思考,那他们亦一样不能了解什么是有广袤的东西。

    23 物体中各个凝固部分底粘合,正同灵魂中的思想一样难以了解——如果有人说,他不知道,什么在他自身以内在思维,则他底意思是说,他不知道那个能思想的事物底实体。不过我可以说,他亦一样不能了解凝固事物底实体。他如果再进一步说,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思想,则我亦可以答复说,他亦一样不知道他自己是如何有广袤的,他也不知道物体中各凝固部分是怎样集合或粘合在一块,成为广袤的。因为空气分子底压力虽然可以解释了物质各部分底粘合(因为物质底各部分比空气底各分子较为粗重,而且物质也有较少的孔隙),可是空气底压力并不能解释空气各分子底粘合,亦不能成为那种粘合底原因。以太底压力或者其他比空气较微细的物质亦许可以粘合空气中分子底各部分,以及别的物体底各部分,不过它仍然不能自己束缚自己,仍然不能粘合那种微细物质中的各渺小分子底各部分。因此,这个假设虽然指示说,可感物体底各部分是被别的外界的可感物体底压力所维系的,可是这个假设无论解释得如何精妙,亦不能超过以太以外。这个假设纵然能证明别的物体底各部分是由外面的以太底压力所维系的,而且它们底粘合和联合亦再没有别的可想象的原因,可是这个假设亦一样使我们莫名其妙,以太自身各分子底各部分如何粘合。这个假设愈能证明以太底压力是其他物体粘合底原因,它也就愈使我们莫名其妙以太自身底粘合。因为我们既不能认以太底分子是没有部分的,同时亦不能想象它们底部分是怎样粘合着的。我们所以不能想象它们没有部分,乃是因为它们分明是物体,分明是可分的,我们所以不能存想它们各部分底联合,乃是因为别的一切物体底各部分都有粘合底原因,惟独以太分子底各部分缺乏了联合底原因。

    24 不过正确说来,周围流动体底压力不论如何之大,而物质底各凝固部分所以能有联合,一定不是以它为真正可理解的原因。因为一种压力,在同两个光滑的面层处于垂直线时,固然可以阻止那两个面层底分离(就如我们试验两块光滑的大理石时那样),可是它底运动如果同那两个面层处于平行线上,则它并不能丝毫阻止那种分裂。因为在那种侧面的运动使物体把空间剩出以后,周围的流体可以极其自由地把所离开的空间中的各点都依次填起来,因此,那样联合着的两种物体底分离运动,并不能被那种流体所阻止,亦正如同只一个物体四面被那种流体所围绕,而不与其他物体接触时一样(在这种情形下这个物体底运动不能被那种流体所阻止)。因此,物体底粘合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则物体底一切部分都容易被那种侧面的运动所分离。因为以太底压力纵然是粘合底固有原因,我们亦得承认,那个原因停止时,粘合当然是不可能的。以太既然不能阻止那种侧面的运动,因此,在任何能分割物质的各种想象的平面中,亦同在两个光滑的面层间一样,都不能有什么粘合;我们纵然想象它们周围有流体底压力,它们亦会互相溜开。因此,我们不论想象自己对物体底广袤(正是凝固部分底粘合)有如何明白的观念,可是人只要一仔细考究自己底心理,则他就会断言,要想明白地观念到物体如何扩延,正同要观念到灵魂如何思想一样,都是不容易的。因为物体底广袤既然在其凝固各部分底联合和粘合,因此,我们如果不能理解清楚它底各部分底联合和粘合由何成立,则我们便不能充分了解它底广袤。可是它底各部分底粘合,在我看来,是同思想底方式和途径,一样不可了解的。

    25 大多数人们在看到有人认为他们以为自己日常观察到的某件事情有难以说明之处时,他们一定会奇怪你,我承认这是常见的情形。他们会毫不迟疑地说,我们看不到物体底各部分紧紧贴合在一块么?还有比这事情再常见的么?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不过我在思想和自愿的动作方面,亦可以说,我们不是时时刻刻在自身中经验到思想么?我们还能怀疑它么?我承认,事实是很明白的,不过我们如果稍进一步加以观察,看看它是如何做成功的,则我想我们在两方面都是莫名其妙的。我们不但不能了解自己怎样知觉、运动,我们亦一样不能了解物体底各部分怎样粘合。我希望人给我清楚地解释金或铜底各部分,为什么在此时只好象水底分子或时计中的沙一样,只是松散地混合着,可是过一时以后,就会连合起来,紧紧地粘合起来,使我们用最大的腕力亦不能把它们分离开。我想一个好思想的人在这里一定会迷离恍惚,不知怎样来满足他自己底理解或别人底理解。

    26 组成水的那些微小的物体是十分渺小的,因此,我不曾听人说过,他们曾能以显微镜(虽然我曾听人说,他们能把物体放大一千倍或一万倍)来把那些分子底精确的体积、形象或运动,发现出来。水底各分子在平常是完全松懈的,因此,些小的力量就能把它们显著地分离开;不但如此,我们如再一考察它们底不断的运动,则我们还得承认,它们彼此就无粘合。不过只要有一种酷寒来临,则它们会连合起来、凝结起来;而且这些微小的分子在粘合以后,没有大力量,还是不能分离开的。人如果能发现出有什么纽带来密结地维系那一些松散的分子,并且能知道有什么粘胶能紧紧地使它们互相粘着,则他们当然已经给我们发现了一种伟大而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不过在他们做到这一步以后,他们仍不能使物体底广袤(就是物体各凝固部分底粘合)更可理解一点,因为他们仍然不能指示出,那些纽带、那些粘合物、那些微小的分子,怎样能使其各部分互相粘合、互相凝结。由此我们就看到,物体底这种原始而且假设是明显的性质,在一考察之后,就同人心方面的任何事物一样不可了解,而且一个凝固的扩延的实体,亦同一个能思维的非物质的实体,一样不可存想——不论别人如何在灵魂方面发生种种疑难。

    27 因为我们在稍进一步思考之后,就会看到,我们虽用压力来解释物体底粘合,可是那种压力正如粘合自身是一样不可理解的。因为我们如以为物质是有限的(自然是如此的),则我们可以让任何人驰骋其思想到宇宙底尽处,并且看看有什么可想象的箍子、纽带,能把物质紧压在一块,能使钢那样密结,能使金刚石底各部分坚硬而不可分解。如果物质是有限的,则它一定有边端,因此,一定有一种东西来防止它底分离。如果为避免这层困难起见,人们便来假设物质是无限的,以自陷于不可挽救的深渊中,则他可以考究考究,他在物体底粘合方面,究竟由此有什么发现。他可以看看,在把这种粘合力还原于这个最荒谬最不可理解的假设以后,他是不是可以使物体底粘合更为可理解一些。由此看来,我们只要一考究广袤(这只是凝固的各部分底粘合)底本质、原因和途径,我们就会看我,它比我们所观念到的思想亦并不更为明白、更为清晰。

    28 借推动力而发生的运动底传递,正如借思想所发生的,一样可以理解——在物体方面,我们还有另一个观念,就是它借推动力来传递运动的那种能力。在灵魂方面,我们亦有另一个观念,就是它借思想来刺激运动的那种能力。在物体和心灵方面这两种观念,都是日常经验所明白地供给于我们的。不过我们如果在这里再问它(能力)是如何动作的,则我们在两方面都一样是莫名其妙的。在借推动力传递运动时,这一个物体所得的运动量正等于那一个物体所失的运动量(这是最常见的情形),不过我们在此只知道物体底运动由此及彼,此外并不知道别的;而这种传递是很含糊、很不可想象的,正如我们不能想象我们底心灵怎样借思想来运动或停止我们底身体似的(这是我们刻刻经验到的)。不但如此,而且人们还观察到或相信有时运动也可以借推动力增加起来,这更是难以了解的。日常的经验自然使我们分明见到,运动可以由推动力和思想产生出来,不过它们产生的方式怎样,则是我们难以了解的,我们在两方面,都是茫然无知的。因此,不论我们怎样思考运动,和心或物方面的运动底传递,而精神方面的观念至少亦同物体方面的观念是一样明白的。我们如果一思考自动的运动能力,或能动性(motivity),我们就会看到它在精神方面比在物体方面更要明显。因为两个物体如果并置在一块不动,则它们从不能使我们得到此物有运动彼物的能力的那个观念,除非是借助于外来的运动。至于心灵则可以日日使我们得到,它有运动物体的能力的那样一个观念。因此,我们应当考究,自动的能力是不是精神底特性,被动的能力是不是物质底特性。我们亦可以由此猜度,被造的精神是不能完全脱离了物质的,因为他们是一面自动,一面被动的,只有纯粹的精神——上帝——是自动的;纯粹的物质是被动的,至于那些又自动,又被动的东西,则我们可认它们兼具两种性质。但是不论如何,我想我们对精神所形成的各种观念亦同对物体所形成的各种观念,都是一样之多,并且一样明白,两方面的实体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不但能明白地观念到物体底广袤,亦一样能明白地观念到精神底思想。至于在精神方面,思想所引起的运动底传递,亦同在物体方面,推动力所引起的传递一样,都是很分明的。恒常的经验使我们分明意识到两者,不过我们这狭窄的理解却不能理解两者。因为我们底心灵如果看得超过了由感觉和反省而来的那些原始的观念,并且进一步来钻研它们底原因和产生底途径,我们就会看到它,只能发现它自己底近视眼。

    29 总而言之,感觉使我们相信有凝固的、扩延的实体,反省使我们相信有能思想的实体。经验使我们相信两者底存在,并且使我们相信,一种有能力来借推动力运动物体,另一种有能力来借思想运动物体;这是不容怀疑的。我可以说,经验一时一刻都使我们明白地观念到两者。不过超出由其固有途径来的这些观念以外,我们底官能便不能再进一步。我们如果要进一步来研究它们底本质、原因和方式,则我们不但不能明白地知觉到思想底本质,亦并不能知觉到广袤底本质。我们如果再进一步来解释它们,则它们都是一样困难的。我们固然难以知道,一种我所不知的实体怎样会借思想使物体运动起来,可是我们同时亦一样难以知道,一种我所不知的实体怎样能借推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因此,我们不但不能发现出:属于精神的那些观念由何成立,亦并不能发现出:属于物体的那些观念由何成立。由此,我就似乎觉得,我们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那些简单的观念,就是我们知识底范围。人心不论如何努力,亦不能超过这个范围以外更进一步。它纵然来窥探那些观念底本质和稳秘的原因,它亦不能有任何发现。

    30 物体观念和精神观念底比较——简而言之,我们对精神所有的观念若同对物体所有的观念一比较,则我们可以得到这种结论:就是说,精神底实体固然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可是物体底实体亦一样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物体底两种原始的性质或特性——凝固而粘合的各部分是其推动力——固然是我们所明白清晰地观念到的,可是精神底两种原始的性质或特性——思想和动作底能力(就是能发动能停止思想和运动的能力)——亦是我们所明白清晰地观念到的。我们对物体中所寓的各种性质,不但有各种观念,而且有明白清晰的观念,这些性质亦不是别的,只是凝固而粘合的各部分所集成的广袤底各种变状,和这些部分底各种变状。同样,我们对于思想底各种情状,如信仰、怀疑、意想、恐惧、希望等等,亦有清晰的观念,而这些亦都只是思想底各种情状。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念到意志和由意志而起的身体底运动,以及精神同身体底连合运动。(因为我们说过,精神是可以运动的。)

    31 精神底意念中所含的困难并不大于物体底意念中所含的困难——最后,我们还可以说,我们不能因为非物质的精神意念中含有一些不易解释的困难,就来否认或怀疑精神底存在,正如我们不能因为物体底意念中含有一些我们所难以或者不能解释的困难,就来否认或怀疑物体底存在似的。我很愿意人给我举一个例证,证明我们底精神意念比物体意念含着更为难解、更为近于矛盾的成分。在我看来:任何有限广袤底无限分割性,不论我们承认它与否,都使我们陷于不可挽救的结局,或使我们不能自圆其说。这种结局所引起的困难更大,而且它底荒谬更加明显,至于由非物质的能思想的实体意念中所得出的困难和荒谬并没有那样大、那样明显。

    32 除了简单的观念而外,我们概无所知——这是我们所不必惊异的,因为我们底少些虚浮的事物观念,只是由感官从外面得来的、或是由人心反省它自身中底经验得来的,而且我们除了这些虚浮的观念而外,再没有其他观念,因此,再超过这个界限,则我们便一无所知,至于事物底内在组织和真正本质,则我们更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达到这种知识的官能。在自身中我们既然确乎经验到并且发现了自己有知识和自愿运动的能力,亦同我们确乎经验到并且发现了外面事物中各部分底粘合或分离——物体底广袤和运动——一样,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相信物体底意念,而且亦应当相信非物质的精神意念。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相信物体底存在,亦应当相信精神底存在。因为你如果说凝性离了思想仍能独立存在,那么思想亦可以离了凝性而能独立存在,前者如不矛盾,则后者亦不矛盾,它们都是简单的观念,而且是互相独立的。我们既然对于思想有明白清晰的观念,一如对于凝性一样,因此,我就不知道,我们何以只承认凝固的事物——物质——离了思想仍能存在,而不承认思想——非物质的——离了凝性亦能存在。因为我们固然难以存想,思想离了物质如何存在,可是我们亦一样难以存想物质如何会思想。因为我们如果离了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那些简单的观念,进一步来窥探事物底本质,则我们立刻会陷于黑暗、暧昧、尤疑和困难中;而且只能发现了自己底盲目和愚昧。不过复杂的物体观念和非物质的精神底观念,这两种观念不论那一种是最明显的,而我们依然明白看到,形成它们的那些简单的观念,仍是从感觉或反省来的;至于别的一切实体观念当然亦是由此来的,甚至上帝自身底观念亦不能例外。

    33 上帝观念——因为我们如果一考察自己对于不可了解的崇高的主宰所有的观念,我们就会看到,我们所以得到这个观念,亦是由同一途径来的;而且我们对于上帝和有限精神所形成的复杂观念,亦是由反省所提供的一些简单观念所形成的。我们根据自身底经验,得到存在、绵延、知识、能力、快乐、幸福等等观念,此外还观念到有别的有胜于无的一些性质和能力。在我们企图对于崇高的主宰,形成最恰当的观念时,我们便以无限观念把这些观念各各都加以放大,因此,把它们加在一块以后,就成功了我们底复杂的上帝观念。因为我们已经说过,人心在由感觉和反省得到各种观念以后,它还有能力来把其中某些加以扩大。

    34 我如果知道自己知道一些事情,而且所知的事物全部或一部是不完全的,则我可以想象自己知道两倍多的事物,而且可以一直往下继续,就如加不完的数目一样。这样我就可以想象我底知识包括了一切存在的或可能的事物,因而使自己底知识观念扩大了(这是就数目方面说的)。至于知识底程度方面亦可有同样情形,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知道得各种事物较为完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知道它们底一切性质、一切能力、一切原因、一切结果、一切关系,并且完全知道它们自身所含的东西,和与它们有关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观念到无限无边的知识。我们亦可以想象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加到无限的地步,亦可以想象自己的存在无始无终,因而观念到一个悠久的神明。我们认至上的主宰——上帝——有无边无尽的存在、能力、智慧,和一切其他的美德(我们所能观念到的),因此,我们就形成人心所能形成的最完全的上帝观念。而我们所以能得到这个观念,只是因为自己无限地扩大了由反省自己心理作用所得到的那些观念,或借感官由外面所得来的那些观念。

    35 “上帝”观念——因为我们所用以尽力表示无上主宰的那个复杂的观念,是由无限性和我们底存在观念、能力观念、知识观念等所集合而成的。因为上帝底本质(这自然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为我们甚至于不知道一块石底,或一个蝇底,或我们自己底真正本质)虽然是单纯而不混杂的,可是我们对他所有的观念,仍只是复杂的,仍只是由存在、知识、能力、幸福等等无限而永久的性质所合成的。这些都是独立的观念,有些甚至于亦是与别的观念相关,而为别的观念所组成的。由此看来,形成“上帝”观念的那些观念,原来都是由感官和反省来的。这一层前边已经说过了。

    36 复杂的精神观念中所含有的观念都是由感觉或反省来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上帝一词所含的各种观念,除了“无限性”以外,每一种都是别的精神观念中的一部分。因为除了物体方面的简单观念而外,我们所有的一切简单观念,既然都是由我们反省自己底心理作用来的,因此,我们诿于各种精神的各种观念没有一个不是由“反省”方面来的。我们思维他们时,我们认他们所有的差异只在于他们底知识、能力、绵延、幸福等等底程度和范围不同。不论在事物观念或精神观念方面,我们都一样以由感觉和反省而来的那些观念为限度。这是很明显的,因为我们底精神观念,比物体观念,纵然完美了若干倍,甚至于完美到了无限的程度,可是我们对于他们互相表示自己思想的方式并无任何观念。我们人类固然爱用有形的标记,和特殊的声音,以来传达自己底思想,因为这些记号是普遍为人所应用的,而且亦是人类所能发明的最良好的、最简捷的方法。不过较高的神灵们,既然比我们有较完全的知识、较大的幸福,因此,我们不得不断言,他们传达思想的方法比我们的是更完全的。不过我们自身并不能经验到他们这种直接的交接,因此亦就没有这种交接底观念,因此,我们就不能观念到,各种神明既然不应用文字,有的甚至于还没有身体,他们怎样能以迅速地运用自己底思想,并且能任意传达或隐藏它们——虽然我们不能不假设他们有那种能力。

    37 总摄前义——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对各种实体所有的各种观念,都是什么种类的,由何成立的,并且是怎样获得的。由此,我想我们分明看到:

    第一点,我们所有的各种实体观念,只是一些简单观念底集合体;同时,我们还假设有一种东西是这些观念所依属,所寄托的。不过对于这种假设的东西,我们是不能有明白而清晰的观念的。

    第二点,各种简单的观念虽然联合为一个共同体,以形成我们的各种复杂的实体观念,可是这些简单的观念仍只是从感觉或反省来的。因此,就在我们所最熟习的那些观念方面,所最了解的那些观念方面,我们亦不能超过那些简单的观念以外。不但如此,有些观念虽然似乎与我们全不相干,虽然无限地超过我们凭反省在自身所知觉到的任何事物,或凭感觉在外物中所发现的任何事物,可是我们在这些观念中所得到的没有别的,只是原始由感觉和反省得来的那些简单的观念;就如我们底复杂的天使观念,尤其是上帝观念便是。

    第三点,在正确地思考之后,我们又看到,构成我们复杂的实体观念的那些简单的观念,虽然容易被人认为是积极的性质,可是它们大部分究竟只是一些能力。就如形成复杂的黄金观念的那些大部分观念,如黄金、重量、可展性、可熔性、在王水中的可溶性,虽然都联合在一个不可知的基层中,可是这些观念都不是别的,只是同别的实体所发生的一些关系,并不真正是在孤立的黄金本身中的。——只是它们仍依靠于黄金内部组织中的第一性质,而且黄金所以适于在某些别的物体上起着种种作用,或被某些物体施以种种作用,亦就是凭着这些真实的原始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