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新的综合-美-E.O.威尔逊 > 第七章 性与性冲突的奥秘

第七章 性与性冲突的奥秘(2/2)

放荡。尽量多和异性结合、多生育后代,至少从进化的角度上讲是有利的。只不过男子较容易做到这一点,而女于却做不到罢了。至于“兴趣”的问题,在进化的历史上是没有地位的。

    根据女子的实际情况,她需要有人帮助和照顾(亦或这是女性依赖性的原因)。所以女性选择的是那种忠诚型的男性。当然,男子也希望女性“贞洁”、并忠于他。只不过当他觊觎其他女子时,又希望对方不至过“迂”,把贞洁二字看得太重。社会生物学家的计算结果是,若在全部女子中有5/6的忠诚型,全部男人中有5/8的忠诚型,群体在遗传上就是稳定的。当然,假定每个男人5/8的时间保持忠诚,其余的时间去寻花问柳;而每个女子5/6的时间保持“贞洁”,1/6的时间纵情放荡,同样可以实现进化上的稳定状态。可见,女子的自由度显然小于男子。

    7-5

    家庭幸福策略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雌性个体受剥削,而这种剥削行为在进化上的主要基础是,卵子比精子大。由于这种生物学上的差异,使得雌性在处理两性关系上主要采取两种策略。其中之一称为”家庭幸福策略”(The

    doniestic-bliss stratege )。

    何谓家庭幸福策略?简单他说就是选择并保持雄住个体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和忠诚。为了简明易懂。还是举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方便些。是否能成为忠诚的文夫,这在男子中是有所差异的。如果女子能在婚前对此有所鉴别,并选择那种将会成为忠诚丈夫的人,无疑是有利的,为了作到选择合适的丈夫,并保持他对家庭的忠心,女子有两种必然采取的方法:一是长时间地搭架子,忸怩作态;半推半就、不置可否,即使心中愿意,也决不主动说出来,采取被动姿态,既是为了考验男方的忠诚度,也是为了将来的主动。另一种方式是让男方在婚前就进行重大的投资。例如提供无偿劳务、要求家庭用品和设备的必须数量、现金、存款等等,迫使男子事先进行投资,使未来的家庭趋于稳定:成家之后男子再抛弃女方,另找新欢,就要损失不少东西。

    从理论上讲,从进化稳定的角度上看,只要能够使雄性个体付出昂贵的代价,不论是什么,都是可以奏效的,即使这种代价对于尚未出世的幼儿并无直接益处,也没关系。如果有一种动物的雌性都强迫雄性丢完成诸如杀死一条巨角毒龙,翻越一座万仞高山的伟业,然后才允许交配,那也会降低雄**配后不辞而别的可能性。因为即使有的雄性企图抛弃自己的配偶,再寻新的雌**配以传播自己更多的基因,但想到还得再去杀条龙或翻座山,这种念头也就没有多少吸引力了。但是必须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大多数雌性都要坚持这种策略,否则就会无效——只要有相当数量的雌性并不要求事先付代价,那些要高价的就只好老死闺阃,终身莫嫁了。

    7-6

    大丈夫策略

    什么是大丈夫策略(the he-man stratege )呢?人类并不采取这种策略,多见之于动物之中。表现形式为一雄多雌,人类也有一夫多妻现象,但毕竟为数不多,且也不是女性自愿采取,而是男人自己规定的。大丈夫策略是指雌性并不关心得到雄性的照顾,

    而是把全付精力用于培育优质基因。雌性实施这项策略的手段依然如故:拒绝交配。它们不轻易和任何雄**配,总是精心遴选,慎之又慎。由于选择标准的一致,结果得以和雌**配的只是少数几个幸运儿。例如,对海豹的研究表明,4%的雄海豹所进行的交配,占了总交配额的88%,其余96%的可怜家伙,只能分享12%。

    7-7

    炫耀行为

    在雄性个体相互竞争,都想成为雌性个体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情况下,作母亲的能为其基因所作的最大好事,就是尽量生出个日后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丈夫式的儿子。使它长大之后,能赢得很多交配机会,从而使母亲的基因传播开去。换言之,能与一个诱人的具有大丈夫气概的雄**配,很可能生出对后代雌性颇有吸引力的儿子,也就能有更多的后代。

    这样,雄性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炫耀自己的出众之处,尽管这种炫耀本身看起来很可笑,很荒唐。例如孔雀和极乐乌的大长尾巴,鹿头上的叉丫三角,还有一种流苏鹬鸟,为了争夺雌性,把脖子上的羽毛倒竖起来,以示炫耀。

    客观他讲,孔雀和极乐鸟的长尾巴并无用处,而雄鹿头上的巨角也不过是种累赘。这些东西本身对于生存甚至是不利的,它影响了动物行动的敏捷,给捕食者创造了方便条件。但是这种累赘似乎向雌性显示了这样的道理:你看,我拖着这么长的尾巴,照样生活得很好,这本身就说明了我的强壮。那些秃尾巴货,不是营养不良长不起尾巴来。就是战斗力不强被人给咬掉了。巨角虽然沉重,但它恰好是一种雄性的象征,头顶沉重的大角,仍然奔跑如飞,战而必胜,足以说明本身的强健骁勇。这样的雄性都不被选中,还有谁呢?于是长尾巴、大犄角也就在这种住选择压力之下得以进化了。不难看出,这种炫耀行为的解释,既能讲得通,又很荒诞。但这正是自然界的奥妙和迷人之处。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中基因生存机器的所有成功的生存策略,都是矛盾着的选择压力之间的折衷产物,一种对抗的力量正是一种重要的促进力量。自然选择为生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存手段,从而创造了生命界的无限多样性。但是每种具体的生存之路,似乎都是横跨万仞绝壁的独木桥,梢有偏离就横遭不测。以雄性炫耀行为为例,不炫耀,得不到雌性垂青,基因传递不下去;炫耀吧,又给自己造成了各种困难和危险,甚至有杀身之祸。美丽的长尾巴很可能缠在树枝上脱身不得;过大的犄角也会加重负担,减慢逃避捕食猛兽的奔跑速度;斑斓绚丽的色彩比不那么惹眼刺目的平淡之躯更容易招来豺狼虎豹,鹰鹞雕鹫。面临着这种矛盾的处境,雄性必须作出选择:要么冒着风险去传播基因,争取交配机会,要么过安全些的生活,只此一生,一死了之。这里把雄性动物描述得好象有意识地去长长尾巴或花羽毛,其实自然不是这样,只不过是:炫耀者留下后代,还是炫耀者;不炫耀者,留不下后代,也流传不下去。

    看起来雄性动物象个赌徒,为了赚一大笔,不惜输光赔尽。这还是由于精子廉价、卵子昂贵造成的。在任何物种里面精子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卵子,因此卵子比精子的处境好得多。任何一个卵子遇到精子的机会比起精子遇到卵子的机会要大得多,也就是说,卵子受精成为个体的可能性大,而精子“白活一世”的可能性大。因此,雌性个体不必象雄性那样具有吸引力就能保证它的卵子有受精的机会。

    所以,对动物而言,一只雄性完全有能力使雌性受孕正是它炫耀的冒险本钱。它当然可能因华丽的奇装异服而招来捕食者,也可能被长长的大尾巴缠在丛林里。但在死亡之前,它可能已有一大批子女了。所以,从基因的角度看,炫耀还是合算的——没有吸引力,即使活得再长,连一次交配机会也没有,基因怎么传播?对基因来说,世代相传是高于一切的。用道金斯的话说:“一个雄性如果失去了它的不朽基因,那它即使占有了整个世界又有什么用呢?”

    7-8

    骡子难局与性不平衡

    不是生物学研究表明性比率一般都是平衡的吗?不是两性之比都在1:1左右吗?怎么会出现两性行为上不乎衡现象呢?别忘了,雌性受孕生育一次是件费时费力的事,决不象雄性那样轻而易举。由于这个原因,雌性在“交欢”上总是比较挑剔的。因为在进化史上,她不挑剔就会吃大亏。大家都知道骡子,它是马和驴子杂交的产物,虽然身高体大,力气不小,可是不能生育。因此凡是投入到骡子身上的精力,都算白费了,基因在骡子身上只有死路一条。对骡子的父亲,问题倒也不大,反正精子有的是,死就死吧。可是骡子的母亲呢?怀孕、生产、哺乳,全功尽弃。所以骡子的母亲有充分的理由挑剔,避免这种不幸。

    人类当然不等同于动物,不可能面临骡子难局。但也有个后代健康问题,还有近亲婚姻生育失败问题。血亲之间的婚配,容易产生不利的遗传后果,会造成致死基因和半致死基因的活动机会,造成后代畸形、滞呆、先天不良等等可怕的病症。因此,凡是存在**禁忌的地方,女性比男性更严格地遵守这种禁忌。如果**关系中年龄大的一方较主动,那么父女**比母子**更普遍。兄弟姐妹之间的**,介乎前二者之间。

    要这么一说,从全世界大多数社会一妻一夫制的现实看,倒是符合女子利益,男人反倒不大乐意了。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男人虽愿和女人乱交,但却不希望对方乱交,他愿得到性的垄断权,这也是自私目的使然。二、由于生产的发展,要垄断经济产品,并传之后代,这就是私有制的起源。

    7-9

    性快乐的进化意义

    人类性活动的强度和变化也是独特的,性的目的几乎完全与生殖脱节。妇女性接受能力几乎是连续的,除了月经之外没有中断。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信的解释是,这种特点促进了联盟;这种生理上的适应通过更紧密地把原始家族的成员结合在一起而提供了进化适应。通常,男女之间频繁的性活动是巩固对偶关系的机制。而且性活动的频繁也降低了雄性的侵犯竞争活动,在其他灵长类和哺乳动物中,当雌性进入发情阶段后,雄性的敌对行动就加强了。而在原始人类中,由于发情期的消失而减少了这种潜在的竞争,并确保了狩猎男子的联盟。

    人类是性快乐的行家里手。他们通过审视潜在的伙伴,通过幻想、诗歌、歌曲以及各种令人愉快的微妙**来纵情享乐,从而造成预先准备活动、最后导致**。这一切只是联盟所必须的,而与生殖并无关系。如果授精只是性的一种生物学功能的话,那就应该以更经济的方法在很短时间之内完成。从动物界的情况来看,那些社会性差的物种就没有什么交配仪式。而那些长期成对的物种中就有着精密的求偶仪式。因此,人类的大部分性快乐都是促进联盟的强化因子。爱和性的确结合在一起了。

    犹太教和基督教错误地评价了性的生物学意义。直到今天罗马天主教堂还断言性行为的基本作用是丈夫给妻子授精。他们以为上帝在人的本质中安排了不可改变的训令,而教会由此获得了权威,这是荒谬的。生物学规律是由自然选择造成的,并不需要任何宗教的或世俗的权威力量,那些无视生物学的理论家都错解了这些规律。从人类的遗传历史中可以推断出,性习惯首先是一种结合的机制,其次才是生殖的手段。

    7-10

    同往恋的进化原因

    甚至同性恋也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同性恋毕竟是一种联合的形式,正如异性恋行为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关系一样,同**好也可以有遗传基础,由于给携带者带来了好处,同性恋的基因就可能在原始社会中传播开了。

    既然同性恋者没有孩子,怎么会在群体中传播他们的基因呢?一种答案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近亲会有更多的孩子。原始社会中的同性恋者可以帮助同性成员,既可以帮着打猎,也可以帮助采集,还可以帮助做家庭事务中的各种工作。在家里由于不作母亲,所以工作起来特别有效,从而大大帮了其姐妹的忙。这样,如果近亲的生存和生殖大受其益,他们所分载的同住恋基因也就会传播开来。基因库里有同性恋基因的群体更有优势。可以把这种概念称为同性恋起源的“亲缘选择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