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序言(2/2)

实现的问题。在拉兹洛的术语中,这是关于自然系统的方法论和理论;其次是认识论,即关于认知系统的方法论和理论。由于我在后来被称做维也纳小组的哲学传统中受过教育,我也许能提示这方面已经发生的变化。逻辑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是由物理主义、原子主义和知识的“照相理论”(“camera

    theory”)决定的。用现代知识的观点来看,这些都完全过时了。产生于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和思想模式同样地应该受到重视,而不能采用物理主义和还原主义的简单方法去解释。与古典科学的分析过程(其基本范畴是连接两个变量的线性因果关系)相比,对多变量有机整体的研究,由于在认识论、数学模型和技术方面产生的许多问题,需要相互作用、动态实体和目的论方面的新范畴此外,知识不是“真理”或“实在”的简单的近似值;它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因而取决于生物、文化、语言等各种自然要素的综合。这导致一种“透视哲学”(“perspective

    philosophy”)。对于这种哲学来说,物理学——尽管充分承认它在它自己和相关领域中的成就——并不是一种垄断性的认识方式。与还原主义声称“实在只不过”是一堆实物粒子、基因、反射、冲动之类的东西的理论相反,我们把科学看作是“透视图”之一,那就是,人用地生物的、文化的和语言的才能和习惯与他“投身于”其间的宇宙打交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由于进化和历史的原因,这才使他与宇宙相适应。

    最后,这样的系统哲学明显地涉及到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永恒的哲哲问题。如果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等级体系,那么,人的意象(心象)与它在物理粒子世界中的意象将是不同的,因为作为终极的和唯一“真实”实在的世界是由概率事件支配的。其实,由符号、价值、社会实体和文化组成的世界也是非常“真实”的某种东西;而且它作为等级结构的宇宙秩序的一部分,有利于沟通C、P.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对立:科学与文学;技术和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或者,任何其它形式的对立。

    拉兹洛的开拓性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发展了系统哲学。他令人信服地说明,当代的“分析”哲学存在着“在存在的范围之外分析它自己”的危险;就像一位具有现代声望的哲学家所提出的那样,分析某个术语的意义,甚至更进一步,分析对某个术语意义的分析,这也许会使经院哲学的轮子转动起来,并且会产生出达到规定数目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然而,由于它毫不关心成为我们现代危机根源的种种问题——从现代技术“大机器”的种种危险,到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乃至无数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当代问题——因而它是一项令人厌烦且毫无意义的事业。

    拉兹洛认为,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综合的哲学”,这种哲学从现代科学形形色色的发展中接受新事物,并且试图遵循哲学中的其它方式:努力把专门知识中宝贵的片断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尽管这项事业也许是要冒风险的。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呈现为“一种相互联系的自然系统”,而不是专门学科所详尽描述的各个组件之和。忽视这种基本事实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正如DDT导致的对技术-商业社会的不满等等一些的著名例子所证明的那样。专家的假定是,宇宙是“多元的”,它的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地分离开来让各种传统学科进行独立的研究;然而,作为一种补充,还需要用普遍的观点看待系统秩序和相互依存。后面这个假定既不是空洞的也不只是推测;因为各种系统科学已经证明,存在着揭示某种一般秩序的概念、模型和不变性,它们或多或少地超越了传统科学的种种特定秩序。我们意识到,这种观点也是一种对实在的“透视”,它由人类的局限性所决定并受其制约;然而,常规和传统的学科终究也是如此。因此,在当代科学中,从物理学到社会学,新的概念、范畴、结构不断产生,而其中心则为诸如整体、系统及其各种具有普遍性的不变性。正如拉兹洛指出的,它们展现出一种综合哲学的观点,它们的“资料来源于经验科学,问题来源于哲学史,而概念则来源于现代系统研究”。而且,如果我们当前的大部分麻烦来源于把现代人包装在各种各样的密封舱里--把人作为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单位,而忘记人是具有活力的并正在体验世界的整体——那么,这种新概念(以其共有的术语综合了不同的方面和透视)也许会大大有助于对当代问题的解决,而墨守成规的分析哲学正因为把这些问题“排除在外”而变成了不结果实的花朵。

    拉兹洛的这本书是“系统哲学”的第一本包罗万象的著作,任何一个超越其自身专业和狭隘兴趣观察事物的人都不能否认这种探索的合理性。显然,这是一项大胆的事业,需要广博的知识以及一个同时具有综合性和批判性的头脑。而这些正是我们作者的工作的特点。我们衷。心希望他的著作将得到最广泛的承认。我们毫不怀疑,他的著作将会把我们院校的哲学从封闭和墨守成规中拯救出来,把它带到现代科学潮流中去,并对解决科学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