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11)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11)(1/2)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11)

    “一个没有经过‘死地’的教会,是一个灵性上不成熟的教会;一个没有经过‘死地’的信徒,是一个灵性上不成熟的信徒……

    信徒或传道人灵性上的长进,都必须经历一种持久的‘死而复生’或‘出生入死’的造就与熬炼,包括外在和内在的两个方面。”同上

    他还说,就人生的境遇而言,任何“四面受敌”、“心里作难”、“遭逼迫”、“被打倒”等等磨难与挫折,表面上貌似死亡,实际上无一例外的与人的属灵生命和能力的丰富程度成正比;而那些经炼于内心深处的“死亡”和阴影,则不只使“耶稣的生”显明在保罗身上,同时也使教会因之而得关怀,而得牧养,而得长进,这就是“死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林后4:12)。按照圣经所说,对于一个主的仆人来说,生与死的统一是在于二者“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1:20):生,是为主牧养群羊;死,是与基督同在(腓1:21-24)。这就是汪维藩所理解的生与死之统一,始与终之统一,顺与逆之统一。

    汪维藩指出,生与死的统一,还表现在如何对待今生与永世的问题。他说,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另一个更高阶段的开始。德国神学家潘霍华临终前说过“这就是终局,但在我却是生命的开始”。死亡,这是终局;但从永恒看,这又是开始。

    在西方二元对立的直线型逻辑形式影响下,以“信与不信的对立”为轴心的神学思考将今生与永世对立起来,憧憬并向往来世;却对今生对现实生活及其改善的努力抱一种旁观乃至否定态度。汪维藩指出,这种观点很难被具有中国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神学家和基督徒所接受,包括福音派神学家在内,例如贾玉铭,他是一位十分虔诚等候主再来的神学家,但他也主张“为服务永不辞劳苦,服侍人即服侍主”、“人生必需有益于世,尽天职”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文字工作室,1997123~124。

    (4)爱神与爱人的统一

    汪维藩指出,按照中国传统逻辑形式来理解,中国基督徒并不难接受有关爱神与爱人这样一对神学范畴的统一。牟钟鉴先生在《从比较宗教学的视野看中国宗教文化模式》一文中也说,中国传统宗教始终强调神与人的和谐一体,强调神道与人道不离,努力把神性与人性结合起来,在中国人心目中,神必定为善,必定爱人,包括爱所有的人,能爱人者就是爱。

    汪维藩说,爱神与爱人的关系,是“成于中,形于外”的关系,是内在属神生命表现于对弟兄邻舍之爱:

    “对一个信神、爱神的人来说,他对神的爱只能是一种对上帝的同心,体谅,体贴和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