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 第二十四章 工业与事业的稳定及存续原则

第二十四章 工业与事业的稳定及存续原则(1/2)

    我们假使考察一下工业各个部门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就会发现,它们那些改进的操作方法、生产的有利条件、机器建筑、经验技术以及使它们能够有利地购入原料、有利地销售产品的知识和交往关系,都是逐渐累积起来的。我们可以大胆他说,在通常情况下,改进和扩充已成的事业要比创立新事业容易得多。到处看到的情况是,经过了好几代的老商店赚的钱总比新铺子的多。凡是在国内已组成立的性质相类的工业部门为数越是少,要创办一个新企业就越困难;因为在这样情况下,所有管理人、监工和工人必须在国内先行训练,否则就得向国外招请,而事业兴办以后是否有利可图,既然没有经过充分考验,资本家就不免缺乏信心。如果将任何国家各类工业在不同期间的情况比较一下,我们就会随处发现,这些工业如果没有意外原因使它们受到损害,让它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那么不但在价格的低廉方面,而且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会表现显著的进步。相反地,如果由于外在的有害原因,如战争、地方上的劫掠等等,或者如**政府的虐政或狂妄措施(例如南特敕令的撤销),也可以使整个国家的全部工业或工业的某些部门后退几个世纪,因此反而落在以前在工业上赶不上它的那些国家的后面。

    这是任何人一想就可以明白的,就一切人类制度来说是这样,就工业来说也是这样,其间有一个自然法则,同劳动分工及生产力联合的自然法则很相类似,是所以能在这些方面获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因素;这就是这样一个原则,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一连几个世代的力量会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地、同样地参加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努力。

    正是由于这一原则,所以在世袭王位的情况下,对国家力量的存续与发展,比在选举王位经常更换统治皇族的情况下,不知要有利多少倍。

    凡是长期处于适当组织的立宪政体下的国家,在工商业和海运事业方面就会获得那样巨大的成就,部分原因也是由于这一自然法则的作用。

    只有借助于这个自然法则,印刷术发明对人类进步的影响才能获得部分的解释。印刷术首先使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上的所得有可能比较用口传方法进一步妥善、完整地传给后代。

    有的古代国家有不同种姓的阶级区别,古埃及还有过这样的法律,子孙必须继承上代的衣钵,从事于同样的行业或职业;所以会有这类制度,无疑地一部分是由于对这一自然法则的认识。在印刷术没有发明与推广以前,为了使技术与行业得以存续与发展,这样的规定看来似乎是不可少的。

    行会和同业公会部分也是由于这样的考虑而未的。技术与科学之所以得以存绩并取得进步,所以能代代相传,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古代国家的僧侣阶极,归功于寺院和大学。

    过去的教团、骑士团以及教皇职位所以会获得那样大的权力和声势,正是由于它们所向往的总是同一个目标,后一代总是在继续努力于前一代未竟的事业。

    从物质成就的方面来看,这一原则的重要就更加明显。

    各个城市、寺院和社团在建立各种事业方面所支出的费用总计,也许比它们当时所有全部财产的价值还要大。只有世代相传,把积蓄专门用在同一伟大目标上,才能汇成这样大的财力。

    我们可以看一看荷兰的运河和堤防系统,这是好几代的劳力和积蓄的结晶。一个国家的运输系统或防御工事系统是要经过好几代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国家公债制度是近代政治最巧妙的一种创造,对国家来说是一种福利,因为可以用它来作为一种手段,使这一代的成就和努力所费去的代价得以分摊到以后几代;这里所说的成就和努力为国家产生的利益,指的当然并不是一时的,是长远存在的,由此使国家的存续、发展、伟大、权力与生产力的增长获得了保证。但是如果把公债作了不适当的利用,用于对国家无益的消耗,因此对后代的进步不但不起推进作用,而且事先剥夺了后代从事于国家伟大事业的手段,或者把支付公债利息的负担,不是加在资本的方面,而是加在劳动阶级消费的方面;只有这样做,这个制度才会成为祸胎。

    国家公债是现在一代对后代开出的支票。采取这一行动的原因,可能是专为这一代的利益,可能是专为后代的利益,也可能是为了两者的共同利益。这个制度只是在上述第一个情况下是应当反对的。但是如果目的是在于维持与促进国家的富强,而在这方面所需要的资力不是这一代的力量所能胜任,因此借助于发行公债这一手段时,这一类情况都属于上述未一范畴。

    就现在一代的支出来说,再没有比改进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支出更加绝对地特别有利于后代的,这是因为这类事业,除了一般总是能使后代的生产力有所提高以外,随着时间的进展,还能够不但为所费的成本按照不断增长的比率滋生利息,而且产生红利。由此可见,现在一代不但有理由把这类事业的主要经费和它的适度利息(当事业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时)推给后代负担,而且如果把负担、甚至负担的相当部分加在自己肩上,那就是对自己、对国家经济的真正基本原则有欠公道。

    当考虑到国家生产事业的存续这个问题时,如果仍然回到构成生产事业的主要部门、工业和农业的方面,就可以看出,虽然对农业来说,存续问题也很关重要,然而这个生产部门如果发生了中断状态,比较工业处于同样情况时,受到的损害要轻得多,损害的性质也没有那样明确,而且对于不幸的后果进行补救时,也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

    农业受到的损害或发生的中断情况不论怎样严重,农业经营者个人实际的需要与消费,从事于农业时所需技巧与知识的普及以及操作方法与所需工具的简单,都足以使农业不致于完全停顿。

    即使受到了战争的蹂躏,它也会很快地重整旗鼓。不论是敌人或国外竞争者,总不能把农业的主要手段土地拿走;要使良田变成荒地,或使乡村人民失去经营农业的能力,也得经过一连好几代的不断迫害才会落到这样地步。

    工业的情况就不同,即使是极轻微的、为时极短暂的间断,也会发生严重影响,如果间断的时间稍久,就会成为致命伤。任何工业部门,进行时所需要的技术与才能越多,所需的资本数量越大,办理这一工业时所投资本陷入的程度越深,一旦发生停顿,所受到的损害就越大。这个时候机器和工具的价值等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