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基辅罗斯的盛衰(2/2)

人一批一批地例下了,毕竟他们不是那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士之敌。德列夫利安人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大地。

    这件事给年幼的斯维雅托斯拉夫大公以极大的刺激。他亲政以后,更加崇尚武功。他剃了光头,只留一撮额发,戴一只耳环,手握马刀。他在戒马生涯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967年,大公同东罗马帝国建立联盟,共同出兵打败了保加利亚。这一次的胜利有些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在脑海中勾画着宏伟蓝图:“定居保加利亚,这里集中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珍宝,黄澄澄的是希腊的黄金,白花花的是捷克的银子,雄纠纠的是匈牙利的骏马,沉甸甸的是罗斯的毛皮,水灵灵的是各处的美人……这一切都陈列在我斯维雅托斯拉夫的面前,供我享用!”可惜这一美梦被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原来,东罗马帝国早已在窥觑着基辅罗斯,一直害怕它过于强大影响自己的势力。这一次,趁着罗斯大公不备,突出奇兵,大肆砍杀。罗斯军队毫无心理准备,仓促应战,损失惨重,只好撤出保加利亚,踏上归途。

    东罗马帝国一心想把罗斯军队彻底消灭,所以早已派出使者请突厥人在半途伏击。本已伤亡惨重的罗斯军队“破漏偏逢连夜雨”,再也招架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连斯维雅托斯拉夫也力战阵亡。

    经过这一次战争,基辅罗斯元气大伤,尽管以后的几位大公励精图治,想重振国威,结果都不是很理想。1054年,基辅罗斯发生了内乱,最后分裂成三个小国。在你来我往的征杀中,国力渐渐衰微,已无力再去抵抗外侮了,南方草原上的突厥族波洛伏齐人乘机侵扰。内忧外患使得基辅罗斯的人民苦不堪言,仿佛置身于十八层地狱之中,受尽煎熬。大家多么盼望有一位民族英雄能挺身而出解民于倒悬哪!

    1185年,一位叫做伊戈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的王公,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热情发动了对波洛伏齐人的战争。可惜他势单力薄,尽管自己拚死向前,军士玩命苦战,毕竟实力相差得太悬殊了。征伐以失败告终。

    为了赞颂伊戈尔的英雄精神和爱国情怀,一部催人猛醒警人奋进的史诗诞生了。这部名叫《伊戈尔远征记》的长诗的许多篇章今天依然脍炙人口。

    “啊,我的武士们和弟兄们,

    与其被俘,

    不如死战;

    弟兄们,让我们跨上骏马,

    去望一望那蓝蓝的顿河。

    我愿,在波洛伏齐草原的边界折断自己的长矛,俄罗斯人,我愿同你们一道,

    要么抛下自己的头颅,

    要么用头盔掬饮顿河的水。”

    可惜的是,由于基辅罗斯内部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虽然有伊戈尔式的爱国者献出自己的一腔热血,但终究无力回天。基辅罗斯终于在外劫内耗中渐渐趋向衰微,走向消灭。

    基辅罗斯虽然消亡了,但我们不应忘记,它曾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