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流氓与贵族 >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2)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2)(1/2)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2)

    张苍与公孙臣斗法

    苍生也罢,鬼神也罢,都是贾谊所关注的。苍生与鬼神是否矛盾?于普通民众而言,敬畏鬼神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就是皇室成员也不敢怠慢鬼神。人们搞祭祀活动是对鬼神的敬畏,并希望活着的人得到他们赐福。在刘恒的一生中,对鬼神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漠。

    分析秦帝国早亡的原因一直是汉帝国深入研究的课题,长时间的研究和宣传把秦帝国弄得一无是处。汉帝国的开创者们并不承认秦帝国存在的合法性,采用“五德终始说”直接继承周,把水德作为统治的合法性标志。

    贾谊虽不赞同秦帝国暴力治国,但他还是主张“礼”、“法”是治国不可或缺的。统治者本身无需独揽朝纲,而要以道德制约的法律治国,实行君臣共同治理国家。秦帝国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建立了完善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法律法规、文化制度,这些都值得后人学习,万不可因其被推翻就无视它在历史上的存在。

    贾谊据此提出汉帝国建国已经二十多年,天下太平,应按照五德终始理论建立自己的一套体系,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以示与秦帝国进行区分,为此他草拟了相关仪法,如崇尚黄色,创设官名等。贾谊提出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朝中要员的认可,也没有得到刘恒的同意,据说是因为刘恒过于谦虚造成的。

    事实上,五德终始理论主要涉及执政的合法性,它更多显示在政治层面。本来不应把它写到鬼神里面,但在没有天赋人权概念时,人们相信君主权力来源于超自然的东西,也就是神灵。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把祭祀等问题都置入鬼神系列。

    公元前168年,即汉文帝前元十二年,贾谊逝世。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刘恒对鬼神的认识有了不小的变化。当时,秦帝国流传下的“秘祝”活动在汉帝国依然流行,它要传达的意思是,如果国家出现政治危机或者天灾,采用神秘的咒语可以把罪过从皇帝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管此举能否能起到预期效果,但推卸转移责任的做法无疑缺少正当性。

    既然上天赐福给君主,同样上天降临灾难君主也理当承担。刘恒认识到这项活动有悖于他的治国理念,便下令取消。他认为十三年来,国家安定,疾疫不兴,连年丰收都有赖于神灵护佑,“皆上帝诸神之赐也”(《史记·封禅书》)。于是便增加祭祀的级别与数量以示对神的敬意。如果这样的幸福时代的确存在,显然与刘恒的治国政绩分不开,但刘恒却没有贪功,而认为一切的获得都是神灵庇佑。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