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六章 治病良药(3)(2/2)

早点撤嘛,为什么要不好意思,故意藏着掖着,那样不难受吗(“盍不早日觉悟,明言撤兵为计也”)?

    如果你不看一下日期,一定以为是1945年抗战快胜利时候的事。

    我告诉你,此时是1938年1月,日军占有压倒性绝对优势,而中国处境艰难,在国际上也几乎孤立无援的时候。

    在1938年,和既不能,战又很难的,是中国。

    在最难熬的日子里,蒋介石也用上了鲁迅先生提及过的一个国粹,那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

    在他看来,日本否认国民政府,日军一路推进,都属外强中干之举。这些不过是倭夷想向我求和,遭到我的拒绝后作出的进退维谷之丑态。

    信不信随你,反正我自己信就行了。

    在近卫关上谈判大门后,日本统帅部的下一个目标仍然不是西进武汉,而是南北合击,打通津浦线。

    津浦线战场以徐州为中心,但中**队在这个战场上的战绩,却一直属于最糟糕之列,在北方诸战场中,甚至都不及阎锡山主持的山西战场和程潜主持的平汉战场。

    中国统帅部曾专门在津浦线建立了一个战区,即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

    冯玉祥,字焕章,河北保定人,老西北军始创者。

    在来第六战区之前,冯玉祥出任的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战区管的就是淞沪战场这一片,可他实际上没管什么事。

    要论打小鬼子的热情,没有谁比他更高涨,在当时的国民党内,老冯号称“最坚决的主战派”,别说汪精卫这些“低调俱乐部”的人,就连蒋介石有时也自愧不如。

    民间盛传,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蒋介石不主战,而冯玉祥坚决主战,二人争执不下,老冯郁愤之下,甚至欲拔枪自杀。

    后来冯玉祥亲自出来辟谣,说根本没这一回事,但显然,这样的热点新闻,已使他在国内积累了很高的人气。

    另外,老冯还有一个好处,他会宣传,就是嘴皮子特能讲。

    汪精卫也善于演说,不过汪氏讲的那一套主要是阳春白雪,是给上层小圈子里面的人听的。老冯则不同,他是下里巴人,嬉笑怒骂,随口道来,连一般老百姓都听得津津有味,激动不已。

    据说,当年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时,曾有一个日本记者慕名去采访老冯。

    你采访就采访吧,话说得还很不好听,你听听他都说些什么。

    说是他到张家口后,爬上一座山,四周一看,呵,景色跟高丽差不多嘛。

    何谓“高丽”,当然指的就是被日本人吞并的朝鲜。

    老冯一听就不乐意了,这孙子话中有话啊。他脱口而出:我想,你妈一定是个窑姐儿!

    什么叫“窑姐儿”,那就是娼妓。旁边的翻译一时没回过神来,以为自己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