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三章 风过耳(1)(1/2)

    第十三章 风过耳(1)

    在太湖北岸,陈诚率部边打边退。

    他在撤到苏州后,本可依托吴福线布防,但是日军的又一次突然迂回,使这一意图化为泡影。

    11月13日,京都第16师团在长江南岸的白茆口登陆。

    白茆口离福山港非常之近,而京都师团的用兵方向也十分明显,就是冲着其侧背而去的。

    11月16日,福山失守,陈诚连停顿一下的时间都没有,只得继续撤往江阴。

    他还有最后一道国防线可守——锡澄线(无锡至江阴)。

    可是这时人心已渐渐难以收拢,所以依托锡澄线固守的计划只能再次落空。

    后来对于国防线未起到作用,一般都归咎于其本身的问题,议论最多的就是无人守备以及找不到工事钥匙。

    其实原先这里都有守备部队。

    可是由于淞沪战场的需要,他们也像上海两侧的警戒兵团一样,早早就被作为补充兵员,全给吸纳到主战场上去了。比如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其组成就是原来两道国防线上的地方保安团。

    这些守备部队被调走后,国防线工事的钥匙就临时交给了当地的保长。然而保长不是军人,人家也是老百姓,又没受过军训,听到前线风声鹤唳,那是非赶紧逃命不可的。

    结果部队撤到这里后找不到保长,拿不到钥匙。

    不过这些实际上也并不是最主要的。

    找不到钥匙,可以砸,可以撬嘛,那锁也不是金刚所铸,事实上,陈诚嫡系的部分中央军,就选择了直接撬门而入,只不过因为对这些工事不熟悉,运用起来较为困难一些,但毕竟也紧紧巴巴地守了那么几天。

    大多数部队在通过时,却是连停下来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只是一路夺命狂奔。有的即使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