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隋唐五代(1)(1/2)

    隋唐五代(1)

    一、隋

    1.杨坚避祸

    北周末年,长安有个官员叫来和,爱给人看相,一天,他对杨坚说:“公之双眼如晨星,光耀照四方,日后定会得天下,愿公不要乱杀人。”杨坚是个什么人呢?

    杨坚的祖籍在华阴(今属陕西),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之一,封隋国公,改杨姓为鲜卑姓普六茹氏,到隋朝建立后才改回汉姓。杨坚少年时在北周的京城长安求学,14岁开始走上仕途,当个小官,以后逐渐提升。父亲杨忠死后,继承其父的封爵隋国公。

    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杨坚在朝中已有相当的地位。周武帝建德三年,周太子宇文赟(音晕)纳杨坚的女儿为妃,杨坚成了外戚重臣,地位显赫。来和为杨坚看相后,朝中有些皇亲大臣对杨坚产生疑心。秦王宇文宪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一天,他对周武帝说道:“普六茹坚(杨坚)相貌非凡,我每次见到他都很不自在,此人决不肯在他人之下,留着会成后患,皇上还是早日除掉他好。”大将王轨也对周武帝说:“普六茹坚其貌有反相,早点除去为好。”周武帝没有听他们的话。杨坚听到风声后,心里很害怕,言行十分谨慎小心。

    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病死,太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周宣帝。周宣帝是个荒淫而又狂暴的人,当太子时,行为便很荒唐,有几个大臣很为北周王朝的命运担忧,有时便在他父亲周武帝面前说起他的情况,周武帝时常鞭打和责骂他。周宣府迁怒于这几个大臣,一登上帝位,便将这些大臣杀死或贬走。

    杨坚在周宣帝当太子时,将女儿嫁给太子为妃,他对太子的劣迹虽也看得很清楚,但从不去告状,也不曾在背后议论这个女婿。周宣帝做皇帝后,对他也另眼相看,封他女儿杨妃为皇后,并一再提升杨坚的官职,使他成了朝中四大宰辅之一,掌握着朝政大权。

    当了皇帝的宇文赟,其残忍骄逸的性格更是暴露无遗,即位后,便诬杀威望很高的皇叔秦王宇文宪,不久,又大摆鱼龙百戏,还令臣子四处广搜美女,大造宫殿,百姓被迫服徭役的经常有四万人。他喜怒无常,时常无缘无故地鞭打臣子和宫嫔妃子,还规定每次得打120下,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很是不安。有几个刚正的臣子直言进谏,不是被杀便是被责罚。

    杨坚见周宣帝如此狂乱,心里也着急。一次,周宣帝令人制订《刑经圣制》的法律,用刑十分严酷,杨坚向周宣帝进谏,请他宽刑,但周宣帝不予理睬。从此杨坚再也不进一言。一天,杨坚悄悄地对大将军宇文庆说道:“皇上实在是没有德性,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活不长。他法令苛严,恣情声色,恐怕帝位不会长久。那些诸侯亲王也很微弱,又都住在各自的封地里,也没有长远打算,看来朝廷的寿命不长。”宇文庆听了心照不宣。这话隐隐约约地露出杨坚的心思和图谋。于是在他的周围逐渐聚集起一些汉族的臣僚和鲜卑族的官员,他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

    周宣帝宇文赟渐渐觉察出杨坚的位高望重,对北周宇文氏王朝有所威胁,便对他有所顾忌,并且由顾忌而生怨恨。一次,他对杨皇后发怒时说:“我要灭你全族。”又有一次,杨皇后规劝了周宣帝几句,他便勃然大怒,下令要杨皇后自尽。杨皇后的母亲独孤氏得讯后,连忙赶进宫去,跪在周宣帝面前苦苦哀求,把头都磕破了,血流满脸,周宣帝这才免杨皇后一死,可他却迁怒于杨坚。一天,他对左右侍卫说:传普茹六坚进宫来,只要见他脸色异样,立刻杀掉他。杨坚也猜到几分,见到周宣帝时,镇定自若,脸色一丝不变。周宣帝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只好放他走。

    杨坚的日子不好过,整天提心吊胆,生怕给周宣帝找到什么差错,灭他全家,便想离开京城避祸。一天,他找周宣帝宠信的一位大臣郑译商量。这郑译少年时曾和杨坚同学,宇文赟当太子时,他便是太子的亲信,是个极善于窥测风向的人。近年来,他见杨坚颇得人心,和杨坚的关系也密切起来。杨坚对他说:“我想离开京城到外地当官,请公费心帮忙。”郑译说:“以公之威望,天下人心都向公。公想避祸得福,这事我会记在心里的。”

    不久,周宣帝命令郑译带兵去攻打南方的陈国,郑译乘机提出要杨坚任元帅之职,随军出发。周宣帝命杨坚为扬州总管,即刻离京上任,与郑译一同去攻打陈朝。杨坚得到一个外出避祸的机会,自然很高兴,可是出发前他的脚突然发病,行动不得,只好留下来。没过多少时日,京城里出了大事,使杨坚避祸不成、反而有了夺取政权的机会。这时正是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30年。

    (取材自《周书·帝纪·宣帝》、《隋书·帝纪·高祖》、《隋书·郑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