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 三国魏晋南北朝(13)

三国魏晋南北朝(13)(1/2)

    三国魏晋南北朝(13)

    阮籍对世事一无牵挂,虽有任职,上任只当游玩。而朝中设宴,他是每宴必至。阮籍听说步兵厨营有人善酿酒,贮酒三百斛,便请求要去当步兵校尉。那时,正逢司马昱谦让帝位,公卿大臣都欲劝进,推请阮籍为他们作辞劝说。阮籍喝酒大醉,竟把这事忘了。众大臣不放心,又派人赶去阮籍府中,取劝进文章。只见阮籍正伏案醉眠。来人将其推醒,告之此事。阮籍便伏案疾书,一无修改,辞甚清壮,为时人所推重。不久,司马昱即帝位,是为晋简文帝。

    (取材自《晋书·阮籍》)

    50.安然无惧色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年轻时就很有仪容风范。有一次他同桓温及武陵王司马唏一同乘车游于版桥,桓温突然下令手下人呜鼓吹角,车马疾驰,想以此来观察司马昱的神情变化。司马唏非常害怕,要求下车,而司马昱稳坐车中,神情安然,毫无惧色。桓温由此对司马昱深为畏服。

    (取材自《晋书·帝纪·太宗简文帝》)

    51.手诏抗桓温

    东晋时,武陵王司马唏与简文帝司马昱是同父异母兄弟。司马唏素来喜好武事,为大司马桓温所忌恨。及简文帝即位,桓温奏请简文帝,免去太宰武陵王司马唏及其儿子司马综、司马缝的官职。司马昱准其所奏。此后,桓温又派他的弟弟桓秘逼新蔡王司马晃自己诬陷自己,说自己与司马唏、司马综及著作郎殷渭、太宰长史庾倩、太宰掾曹秀、舍人刘强等图谋叛逆。桓温将他们全都抓起来交付廷尉,并奏请筒文帝,将他们杀掉。司马昱未准。桓温坚持要杀掉,再三奏请。司马昱只得亲笔写下诏书,说:“倘若晋室时运还未完,你还是奉行前诏为好。若晋室大运已去,就由你行事。”桓温接到诏书,打开一看,不禁大汗淋漓,脸色大变。于是桓温不再请奏,只是废去司马唏及其儿子的官职,把他们迁居去新安,又将新蔡王司马晃放逐去了衡阳。

    (取材自《晋书·帝纪·太宗简文帝》、《晋书·司马唏》)

    52.临终遗诏

    东晋咸安二年七月,简文帝司马昱自知病危,不久人世,立会稽王司马曜为皇太子,并诏大司马桓温速速进京。司马昱一日一夜竞写下四道诏书。诏书命桓温要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辅佐幼主执政,若幼主无能,可由他取而代之。左卫将军王坦之接到诏书,立即持诏入官,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毁。司马昱见状,问道:“天下本来就是无意之中得来的,我这样做有何不可,你顾虑什么呢?”王坦之答道:“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擅自授于他人。”司马昱无语,命王坦之改写了诏书,诏书命桓温要像诸葛亮、王导那样辅佐朝政。当天,筒文帝去世。桓温原本希望简文帝临终能将皇位让给他,不料只让自己辅佐朝政。他在给他弟弟桓冲的信中说:“皇上遗诏不过是让我像诸葛亮、王导那样辅助王室而已。”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司马曜立为晋帝,是为晋孝武帝(372-396)。

    (取材自《晋书·帝纪·太宗简文帝》、《晋书·桓温》、《晋书·王坦之》)

    53.夜

    宴 东晋孝武帝时,太子少傅王雅很得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宠信,王雅打算将王珣推荐给孝武帝。一日孝武帝与王雅、中书令王国宝一同夜宴。孝武帝已有醉意,下令召见王珣。王国宝在一旁暗自思忖,自己的才能在王珣之下,王珣至来,自己恐怕会在孝武帝面前失宠,于是对孝武帝说:“王殉乃是当今名流,陛下不可用酒色来邀其相见。”孝武帝听了,觉得言之有理,就取消了召见王珣的念头。孝武帝还认为王国宝对自己是一片忠心,准备纳王国宝的女儿作为琅邪王的妃子。不过直到孝武帝去世,此事也未办成。

    (取材自《晋书·王国宝》)

    54.王雅知人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曾任命琅邪王司马道予为司徒,后发现他并无治国才能,顾虑自己去世之后皇室倾危,无人辅佐,打算提拔中书令王恭、黄门郎殷仲堪等人。为此事,司马曜召见太子左卫率王雅。王雅素以千练著称。孝武帝深加礼遇,朝廷大事多与他商议。孝武帝每设酒宴请,王雅不到,不先举杯,可见对他的器重非同一般。王雅认为王恭等人无济世之才,不可大任。而孝武帝则认为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