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汉(36)(1/2)

    秦汉(36)

    霍去病于元狩六年死。汉武帝下令,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之旁,为霍去病筑冢,冢的样子形似于原匈奴祁连山,以表彰其军功。其后的元封五年,卫青亦死。

    自卫青、霍去病等一批名将多次出击匈奴后,匈奴已大伤元气,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已不能为边境之患了。

    (取材自《史记·孝武本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76.主父偃谏伐匈奴

    元光年间,齐人主父偃,上书汉武帝,谏伐匈奴。主父偃的上书一开头就引了《司马法》的话:“国虽大,好战必亡。”继而说,秦代派蒙恬率重兵打匈奴打了十多年,造成百姓困穷、天下叛乱的后果,又谈到汉高祖同匈奴打仗失败后,派刘敬和亲的历史,然后说:

    “兵法上说:‘兴师十万,日费千金。’看看近代秦朝的教训,这是臣所十分担心、百姓所十分疾苦的事。况且兵久以后容易生变,事情太苦人们就想改变环境。如果边境之民过于疲敝愁苦,将吏担心自己的命运就会另找出路,秦末大将尉佗自立为王,章邯投降项羽,都是兵久生变的例子。这两员手握重兵的大将一旦生变,秦国的政令也就贯彻不下去了。所以《周书》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出令”、“所任”相当子我们今人说的:出主意,用于部。)愿陛下深思熟虑!”

    和主父偃同时上书的,一个是徐乐,提出了“土崩”和“瓦解”的形势分析。认为,局部地区造反,大部分地区,百姓安定,叫做瓦解,即瓦上只破了一块,其他部分仍然坚固。这种情况并不可怕。但是,如果百姓生活全面的不安定,像秦末那样,“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只要一个地区带头造反,那就会全面崩溃,这就叫做土崩。这才是最可怕的局面。徐乐认为,当时已经出现了土崩的迹象,值得皇帝认真注意。这里说明一下,今人所用的“土崩瓦解”这句成语,已经不完全是徐乐的原意,而是将“瓦解”的意思统一到土崩当中去了。这是成语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转义,顺便说一说。另一个是严安,上书认为秦代使蒙恬北攻强胡,使尉佗将卒戍越,军费大而百姓负担过重,结果垮台,这就是“穷兵”之祸。严安认为,当时已经出现了“穷兵”的苗头,值得注意。“穷兵”二字,后来和“黩武”相连,亦衍为成语。汉武帝对待主父偃等人的上书,和对待东方朔上书谏上林苑的态度,完全一样。马上召见三人说:“公等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立即拜三人为郎中,这就是“相见恨晚”一语的出处。至于打匈奴的兵照样出击不误。

    不过,主父偃比严安、徐乐的设想还要周到一些。元朔二年,他还建议,朔方原有蒙恬所筑城,这个地方土质肥饶,外有黄河险阻,如果在朔方重新筑城,从内地移民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作为防备匈奴的前沿阵地,这样就扩大了中原的领土范围,又省下了从内地运粮食到前线的费用。汉武帝把主父偃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群臣大都反对,丞相公孙弘说:“秦代曾发三十万人筑北河(当时黄河分为两支,北支约相当于今之乌加河,为其时黄河正流,称北河,朔方郡虽在黄河之南,但整个地区常通称北河),终于没有成功,反而把国家弄得疲敝不堪,后来还是把这块地方放弃了。”于是汉武帝使中大夫朱买臣,和公孙弘辩论,朱买臣讲了筑朔方城的十个好处,公孙弘辩论不过,于是说:“我是山东鄙野之人,不知道筑朔方城有那么许多好处,既然如此,从国力出发,请将筑通西南夷方向道路、发兵攻打西南夷的事情停下来,集中力量建朔方城。”汉武帝同意了。于是在元朔二年夏,正式建朔方城,从内地召募民众十万人去朔方定居。朔方城就在黄河正流北河南岸,城旁有桥,通向北河北岸。主父偃的这个建议是有创造性的。此后,一些有见识的政治家常常活用这一经验,把保卫边境地区和建设边境地区、把增强边境地区的实力和疏散内地密集人口结合起来。这项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参考价值。这比单纯地提出谏伐匈奴,又前进了一步。

    不过,这里我们须注意到,不管是主父偃等三人的上书,还是丞相公孙弘反对筑朔方城以及反对不了又提出罢西南夷的用兵,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担心,担心军费过大、百姓负担太重引起动乱,说明这已是当时的一个十分现实和迫切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