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汉(13)(1/2)

    秦汉(13)

    刘邦出荥阳后,重入关中,收得逃散的余兵,意欲再度东进。

    有一位袁生向刘邦献计说:“汉楚相距于荥阳数年,汉常不敌楚。望君王此次由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原先刘邦进军关中时即由此入关)出兵,项王必引兵南行迎击大王,大王坚壁不与项王作战,这样,荥阳、成皋之间可得休息;同时使韩信等把河北赵地拿下来,进一步攻下燕、齐,形成连片局面,此时君王再走荥阳,未为晚也。如此,则楚军将会数面受敌,军力必分,而汉军得到休养生息,然后再同楚军作战,则破楚必矣!”刘邦从其计,出军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之间。项羽果然引兵南进,刘邦坚壁不接战。这时,彭越军已渡睢水,大破楚军,项羽不得不引兵东击彭越。刘邦乘机北进成皋。项羽击败彭越后,再引兵西进,攻下荥阳,进围成皋。

    刘邦看看成皋很难守住,于是与夏侯婴逃出成皋北门,渡过黄河,逃到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住在客舍中。这时,汉将张耳、韩信进军赵地的军队正驻在修武,刘邦担心张耳、韩信乘自己兵败时背叛自己。于是,事前不通知张耳、韩信,而在清晨自称汉使者,驰入张耳、韩信军中,两将尚未起床,刘邦就在张耳、韩信卧室内夺其印信兵符,召集诸将。张耳、韩信起床后,见刘邦已封,皆大惊。于是刘邦立即亲自接管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而令张耳驻守赵地,令韩信征发赵地兵卒进攻齐地。

    此时项羽已攻下成皋,守成皋的汉将兵纷纷败逃。

    于是,刘邦以韩信、张耳原来指挥的这支军队为基础,再度收拾逃散的汉军,在巩县(今河南巩县)抗击项羽西进的军队。刘邦原来想固守巩县一带,郦生向刘邦建议说:“敖仓藏谷甚多,应该重新进驻荥阳,夺取敖仓。”原来,敖仓为秦朝在敖山上所设的谷仓,故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部山上,地当黄河、济水分流处,秦时中原漕粮集中于此,然后西运关中,北输边塞,是秦时最重要的粮仓。郦生的建议抓住了战争时期军粮最为重要的关键问题。刘邦立即同意了这个建议。

    这时候,彭越已经从魏地渡河进击楚东阿(今山东省阿县),杀楚守将。项羽不得不东击彭越。刘邦派刘贾带兵支援彭越,烧毁楚军粮草。项羽击走彭越,刘邦乘机再次引兵渡黄河,复取成皋,驻军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广武地近敖仓,军粮充沛。刘、项多次争夺荥阳、成皋一带,都与争夺敖仓,就近供应军粮有关。此时,项羽已击走彭越,也引军来广武。广武有东西二城,刘邦军驻西城,项羽军驻东城,中隔一条广武涧,两军相:互对峙。

    但是,敖仓此时在刘邦手中,汉军不担心军粮问题。而项羽军却因楚地军粮被彭越、刘贾烧尽,供应不足。于是,项羽专门备了一口很高的锅灶,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放在锅灶上,隔涧对刘邦说:“你再不投降,我就把刘太公烹了。”刘邦说:“我和你项羽都受命于楚怀王,当时说:‘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母亲就是你的父母亲。如果你一定要烹煮你的父亲,万望能分一杯羹给我吃!”项羽大怒,欲杀太公。项伯劝项羽说:“天下事未可如,而且争天下者不顾家,杀之无益,不过增加相互的仇恨。”项王才不杀刘太公。

    楚汉处于相持状态。

    (取材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樊郦滕灌传》)

    29.韩信欲为假齐王

    郦生在向刘邦建议夺取敖仓的同时,还对刘邦说:“韩信已下燕、赵,只有齐国尚未攻下。如今田广据千里之齐而称王,田间带着二十万齐兵,军予历城(又称历下,因城在历山之下而得名,在今山东济南市西),田氏世代王齐,宗族盛强,背海而有黄河、济水之阻,其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派数十万军队,也不能在短期内攻下齐国。臣请奉大王之诏书往说齐王,使齐王臣服于汉,而为汉之藩王。”刘邦从其言,因派郦生去齐,说齐王降汉。

    郦生到齐国后和齐王田广、齐相国田横,谈得十分投机。田广、田横都表示愿意臣服汉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