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3)(1/2)

    先秦(3)

    一时间,周国聚集了相当一批其他国家的贤人,不少人成为周国的大臣。西伯姬昌的名声越来越大,其他的诸侯国之间发生了纷争,都不去找殷纣王裁决,而是到周国来,请求西伯姬昌公平决断。虞国和芮国两个国家,为了争一块土地,两国国君到周国来请西伯公断。到了周国境内,他们看到耕地的人都相互让道,行路的人都让年老者先走,他们还未见到西伯姬昌,自己就觉得惭愧了,互相商量着说:“我们之间所争的东西,就是周人所看不起的,再去找西伯,无非是增加自己的难为情罢了。”于是,这两位国君就回国了,回去后,所争的这块地两国都不要了,变成一块无主的空地,叫做:间原。间,是指处在两国之间的意思,以明确表示两国对它都没有领土要求的新的认识。诸侯们听到此事以后,都说:“西伯是受到天命的君主啊!”

    西伯被殷纣王幽囚在羑里的时候,把相传由伏牺氏发明的八卦,推衍、发展为六十四卦,并且写了卦辞。《易》的正式形成一部著作,正是完成于西伯姬昌被囚之时,所以又被称为《周易》。

    因为殷纣王释放西伯时,还赐给他以征伐其他诸侯的权力,因此,西伯姬昌就利用这一条件,征服了周国附近的许多诸侯国,扩大了领土,并且把国都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迁到丰京(今陕西省长安西南泮河以西),为他的儿子周武王的取得天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取材自《史记·周本纪》)

    12.周武王革命

    西伯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即周诸侯位,是为周武王(公元前1066年克殷为天子——前1063年)。姬发尊称姬昌为周文王。

    周武王九年,武王到周文王的墓地毕(今陕西西安成阳以、北),祭祀了周文王墓以后,便向东方出兵进行军事演习,一直到孟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周武王做了一个木头的周文王牌位,装在车子里,置于中军。周武王自称太子发,表示是奉了周文王的遗命起兵演习的。大军渡过孟津时,到了黄河中流,有一条白鱼从水中跳进周武王所在的船上,周武王取白鱼祭神;渡过孟津后,有颗赤色的大流星从天上掉下来,落在周武王所住的房子上面,声音很响,流星落到屋顶上以后,化为一只乌鸦。武王和臣子们都认为这是吉祥的兆头。后人认为,这是上天在示意支持周武王,开了后代帝王和臣子们寻找一些祥瑞之物并且说成是上天意思的先声。

    周武王在进行这场巨大的军事演习以前,并没有和其他诸侯们商量过,但是,诸侯们听到周武王出兵的消息,便都带着兵赶来了,在孟津这个地方,竞有八百诸侯带兵会师,诸侯们都主张,应该进军征伐殷纣王。周武王说:“照天命而言,现在还不是伐纣的时候。”于是班师回周国。

    过了两年,周武王听到了纣王更加昏乱暴虐的消息: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贤臣箕子,殷王朝的太师、少师也都逃奔到周国来了。周武王这才遍告诸侯们说:“殷纣王有重罪,不能不讨伐他了。”于是再次带着周文王的木头牌位,率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向东进兵,讨伐纣王。周武王十一年十二月,全军再次渡过孟津,诸侯们也都率兵会师于孟津,共同立下盟誓,保证支持周武王,合力伐纣。所以孟津又名盟津,表示这是周武王和诸侯们结盟之地。也一种说法认为,孟津本名盟津,后来才讹为孟津的。周武王于是写下了《太誓》(《泰誓》),作为共同伐纣的文件。

    次年二月,周武王和诸侯们的军队,已经进军到殷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郊区的牧野。周武王再次誓师,各国诸侯的兵车总计有四千辆,在牧野摆开了进攻朝歌的阵势。

    纣王听到周武王前来进攻,也出兵七十万抵御。武王派精兵冲锋,纣王的军队数量虽多,但大都没有斗志,大家反而希望周武王能胜利,使纣王早日垮台。所以两军一旦接战,殷纣王这边的兵众,纷纷倒戈投降。纣王只得逃回朝歌,在鹿台**而死。

    周武王进军朝歌,把纣王囚禁着的贤臣箕子和百姓们全部从牢里释放出来,把纣王搜括在鹿台的钱财和聚敛在巨桥的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