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1)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1)(2/2)

等部将。此时曾国藩又把太平天国安徽籍降将程学启等部拨给李鸿章。于是李鸿章共募得7500人,按湘军制度制定了营制。从此,中国近代继湘军之后,又有一支地主武装——淮军组成了。

    同治元年三月底,上海士绅雇了7艘英轮溯江而上到安庆迎接李鸿章。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13营淮军全部到达上海。到上海不久,根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提议,李鸿章由一个候补道员破格授予署理江苏巡抚的职务,从此进入朝廷上层,终于成为了清王朝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带着战斗力很脆弱的7500名淮军到达上海后,地方上面临着吏治败坏、时局动荡的现实;在军事上有太平军大兵压境。当时淮军的武器简陋而且破旧。从重视经世致用的科举进士,到经过十年军旅生涯磨炼的李鸿章,已经成为一个性格倔强而又极为自信的人物,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势力。有了曾国藩作为外援,他大刀阔斧进行工作,首先撤换了江苏省一些庸碌无能、贪污**的官吏,整顿了吏治;同时结好外国势力和新兴买办阶层,广筹财源,迅速扩编了淮军并更新其装备。淮军很快就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了起来,并请洋人进行训练。这样淮军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不仅没有在两年多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被消灭,反而在不长时间内发展成为牵制太平军东线战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同治二年,太平军形势已危在旦夕了:南京处在湘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江浙根据地也仅剩杭州、苏州以西的据点。李鸿章的淮军厚禄诱降太平军将领的策略在顺利地进行着,太平军也由此而分化瓦解。太平军后期的支柱忠王李秀成穷于东西应付,忙于救援,弄得焦头烂额。为了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治二年九月,太平军与淮军在苏州附近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几经反复,太平军渐渐不支。淮军倚仗武器的优良,把包围圈逐渐缩小,最后兵临城下。苏州是太平天国在天京之外的又一中心根据地。忠王府就设在城内。李鸿章丧心病狂地孤注一掷,调来二十多门巨大的洋炮,轰毁了苏州数段城墙。但李秀成、慕王谭绍光等指挥的太平军却英勇顽强地打退淮军多次进攻,把李鸿章牢牢地堵在城外。李鸿章在久攻不下时,又故伎重演,派人诱降城内纳王郜永宽以下八王。此时天京危急,李秀成奉命回援天京。十二月四日,叛徒郜永宽等人合谋刺杀了谭绍光,卑躬屈膝地向李鸿章投降。但是第二天,李鸿章把乞降的八王全部杀掉。同时还有二千余名太平军将士死于李鸿章的屠刀之下。李鸿章克苏州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赏穿黄马褂。从此李鸿章的名字在清廷响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