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七章 最后关头(1)(2/2)

地上起不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一帮人拿中国之弱当消遣,个个满脸兴奋且充满憧憬,似乎已经提前把中国给“拿”下了。

    在强硬派发表高论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镇定地坐在那里,似乎跟这片热闹气氛完全融合不到一块。

    但是等他站起发言,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室内鸦雀无声。

    这个人就是石原莞尔。

    当年由于对阵马占山和东北义勇军不力,关东军实行大改组,石原也被一个巴掌打回凡间,到国内去做了一个小小的联队长。

    但是只要日本人想继续“九一八”那样的“神话”,他们就不会忘记这位“民族英雄”。果然几年之后,石原就如同空降一般,被直接调到参谋本部,先是担任作战课课长,接着又升任作战部长,可谓春风得意。

    在刚刚听到“七七事变”爆发的消息时,石原也曾像杉山元那样激动不已,甚至喜极而泣,但是在抹干眼泪之后,他很快又冷静下来。

    在侵华这一点上,石原和杉山元其实并无本质不同,也可以说,在整个日本军界,就没有不想打中国主意的,只是具体的策略有异罢了。

    如果说杉山元是强硬派老大的话,石原就是稳健派的头。他懂得一句中国的名言,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按照石原的设想,日本的“大谋”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集中力量对付苏联,而对中国是完全可以“小忍”一下的。

    对于官职、军阶、资历甚至年龄都大于自己的前辈杉山元,石原也毫不客气,兜头浇过来一盆冷水:谁说三个师团就能灭“支那”的,这是空想!

    那依你之见,需要多少个师团才能完全解决“支那问题”呢?

    石原冷笑一声:别说三个,15个师团都不一定有办法!

    满座皆惊。

    听我道来。

    如果听任“七七事变”扩大,战局极有可能演变为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到时就麻烦了,很有可能陷入一个可怕的泥潭。

    石原随即扳起手指算起了细账。

    我们现在有17个常备师团,经过全国总动员,可以扩大一倍,达到30个,但是其中只有一半,也就是15个师团能部署到“支那”大陆去,再多就不可能了。

    另外,国内准备的军需,得动用一半。军费没个50亿(日元)拿不下来。

    说三个月就能打垮“支那”,那是扯淡,最乐观的估计,也得用半年时间。就这样,作战地域还只能局限在黄河以北。

    因此,我们不能冒跟“支那”全面作战的风险,这个仗打不起。

    说到这里,石原提到了一个人——拿破仑。

    那个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的著名人物,诸君知道他第一个失误在哪里吗?

    石原老师要给大家授课了,在座的大小将佐只能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