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契丹人 > 讨厌的中原人,你们这不是坑爹吗(3)

讨厌的中原人,你们这不是坑爹吗(3)(1/2)

    讨厌的中原人,你们这不是坑爹吗(3)

    这一拨契丹人大霉运,最后剩下的一点汤汤水水还是便宜给了老秃。天显四年(公元929年)二月,困守定州城的王都这个年过得惨淡无比。定州城内的官民眼看王都嘴里天下无敌的契丹援军,除了被打废掉缩在城里的秃大爷,其他的远在天边,影都见不着,觉得再跟着王都混下去实在没前途,在都指挥使马让能的率领下开城投降。

    王都和老秃领兵突围不果,老秃被俘,不久被杀,王都全族**身亡。

    到此,契丹人的背字才算走完。

    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契丹帝国在和后唐的争夺中落尽了后手,不光亲契丹的势力被后唐扫除干净,就连以前煮熟了吃下肚的平州城都飞了一大半。

    耶律德光本以为自己这一次能够成就父亲未成之业,谁想到地盘没抢到不算,还损兵折将,连父亲留下的七千死忠精兵都丢掉了。受此奇耻大辱,耶律德光岂能善罢甘休,听说南下的“腹心部”全军覆没,耶律涅里衮等心腹将领被俘之后,他一面安抚阵亡将士家属,一面试图整军亲征。

    但是,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此时契丹帝国的实际主人并不是他耶律德光,而是他老娘述律平。述律太后本来就反对他派兵南征,此时眼看南征失利,二儿子不依不饶,干脆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把当了皇帝的二儿子边缘化了。

    这段政治斗争,并没有公开地记载在任何一本史书上,是老熊推断出来的。不需要参照中原史书的旁证,仔细看看《辽史》的《太宗本纪》就了然了。

    咱们翻开《太宗本纪》,从天显四年的军事失利开始,仔细查阅一下耶律德光这位契丹帝国皇帝的工作记录吧。

    从天显四年(公元928年)败报传来开始,耶律德光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到庙里给列位祖宗添香油,其次是跑遍国内,到处进行各种契丹民族的宗教仪式。接下来是接见各国、各地方势力使节。就连给父母亲立碑的事情,这位皇帝陛下都要多次亲自关心。似乎对他这位皇帝来说,这就是他要处理的全部国政。

    忙着这些不当紧的国政之余,耶律二爷大皇帝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打猎、钓鱼等契丹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中。玩得高兴到某次捕鹅的时候把船都折腾翻了,淹死好几十人,为这件事,大皇帝还着实自责了一阵。

    实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二爷大皇帝还会亲自参观皇都的集市,到河边视察渔夫们是如何打鱼的。有时候弄到点新鲜水果,二爷都会想起自己去世的老爹,亲自拿着好吃的到供奉老爹的祠堂里去给老爹尝鲜。要不就是跟被自己赶下台的大哥一起写写毛笔字。偶尔还会上演一把契丹版的微服私访,亲自审问从牢里逃出来的囚犯,为他们申冤。

    这样一个皇帝应该出现在什么时候?应该是太平得不能再太平的时候,当皇帝的才会闲成这个德行吧?如果这段记录出现在耶律宏基等太平天子的传记中,那一点也不奇怪。天下无事嘛,跟主要的邻国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共处,国内也没有什么重大骚乱,皇帝先生决心混吃等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问题是,这位皇帝是耶律德光啊。

    他本人从天赞二年就开始领兵四处征讨,后来还曾率领大军南下,几乎入主中原,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实在不像个会轻掷数年光阴在吃喝玩乐上的主儿。这也罢了,形势比人强,真的要是契丹帝国上下一团和气,对外也没有什么作战行动,他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无奈之下只好老实几年,也不是不可能。可当时的契丹帝国,几乎是日无不征,岁无不讨,仗几乎就没停过。如果耶律德光不是被边缘化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