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惊涛骇浪(余音) > 【日】阿波丸(15)

【日】阿波丸(15)(2/2)

回来,煎药之前,王懿荣随手打开纸包,看了看药的成色。无意间,他发现一块未捣碎的“龙骨”上面,刻着一些似篆非篆的文字。王懿荣是一位金石家,精通周代铭文。他脑子里灵光一现:这些符号,会不会是远古的文字呢?于是,他立即询问此药是从哪家药房抓的。当他得知是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抓的,马上吩咐家人:你去把他们家的“龙骨”全部买回来,有多少要多少,要整块的,无须捣碎。买回来一批“龙骨”,外形比较完整,一看就知道是龟甲、牛骨。经过认真研究,王懿荣确认,这些符号就是中国商代的篆书文字,因为是刻画在龟甲、牛骨上面的,所以,他称其为“甲骨文”。在他之前,还不知道有多少珍贵的“龙骨”变成药渣了呢!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线索,也源自于“龙骨”。

    早在北宋时期的文献上,就有北京周口店附近出产“龙骨”的记载,盛产“龙骨”的山包因此得名,就叫做龙骨山。安特生是瑞典著名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1914年,他受中国北洋政府的邀请,担任了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1918年,他对“龙骨”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率队前往周口店,对龙骨山进行试掘。收获不是太大。但他并未丧失信心,反而自信地预言:“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去找到它。你不必焦急,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就把这个洞穴一直挖空为止。”1926年2月24日,瑞典国会决定成立东方博物馆,收藏安特生运回去的中国文物,不久,瑞典政府任命安特生为东方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安特生离开中国,回国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