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灵魂 > 第十一章 怀疑还是相信?

第十一章 怀疑还是相信?(1/2)

    第十一章 怀疑还是相信?

    任何人都能用墨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11世纪法国洛林的一位乡绅

    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会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那些文字材料都是真实情况的忠实记录吗?想想我们今天的情形吧,比如一份两国政府的联合声明,它要经过多少回反复的磋商,在这过程中人们是如何小心翼翼地营造某种面对公众的氛围,又极力地隐瞒某些私下的交易;又比如私人日记,有些人是为了写给别人看的,于是有各种豪言壮语或崇高心迹;当然还有更**裸的伪造,如假账、假文件、假书信等。由今天而可以推想古代,我们对任何文字史料都不应该盲目相信,而应该抱着一种提出疑问、深入思考的科学态度。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比较容易相信报纸上登的、书本上印的、文件上写的东西,似乎凡是印成铅字的事情就都是真的——“你不相信?报纸上都登了!” 其实,所有的文字不都是人写的吗?人会出差错,有时更会存心骗人。11世纪法国一位乡绅被一伙手持文字证据的教士控告,而事实上他是无罪的,对于那份证据他怒喊道:“任何人都能用墨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吧,它会使我们对一切文字材料保持警惕,不那么容易地上人类手写的、印刷的、刻在石头上或金属上的文字的当。

    如何分辨真假?

    在历史上,许多政府的、宗教的文件档案都有故意作伪的痕迹。中世纪史专家布洛赫告诉我们,在王室的特许状下面常写着由国王“颁布于某日某地”,而如果你参阅一下国王旅行的实录,就会不止一次地发现这一天国王根本就不在那里。在公元8至12世纪,整个欧洲到处都流传着伪造出来的文件、王室特许状、牧师团法规、教皇法令。这些文件都是为了各种目的而编造出来的,一般都发生在某种产生争议的情景中,这些伪文件被用作证据而“据理力争”。更荒唐和可怕的是,当时的人并不以伪造、剽窃为违背公共道德的行为,因而即使是最虔诚、最正直的人也都会参与作伪活动。

    除了作伪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文件档案的悄悄销毁或别有用心的推出,目的是抹去某些历史的痕迹或诱惑历史学家相信某些事情。

    在英国近代以来的国家档案管理中,就曾发生过一些涉及国家政治形象的文件被有意销毁的事情。例如,英国国家档案馆有一个制度,要定期销毁一些的确是没有价值的文件,因为对于档案馆来说,要原封不动地保存全部所有的国家文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一制度很容易就被政府利用了。英国殖民地事务部利用这样的机会把20世纪40年代末与阿拉贡问题有关的部分文件销毁了,原因是想掩盖英国在托管政府末年出现动乱时所采取的行动。又例如,有关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档案也在危机后不久被销毁或取走了。

    与做贼心虚地销毁或取走某些档案相反的是,有些档案文件则被有意地推送到历史学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