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国崛起之痛 > 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格林斯潘(2)

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格林斯潘(2)(2/2)

潘的泡沫:美联储的无知年代》指责格林斯潘要对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负责,在两位作者看来,美联储在过去19年里最关键的时候犯下了一系列错误:1987年股市崩溃、80年代的储蓄与贷款协会危机、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危机、2000年科技股泡沫、对千年虫的盲目恐惧、2007年以来的次贷和信贷危机等。令人吃惊的是,格林斯潘在每一次危机中所犯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就是降息的幅度过大,而且维持过低利率的时间太长。

    利率太低,使得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格林斯潘成功地使美国婴儿潮一代疯狂地将自己的储蓄取出来,投向股票市场,以弥补因降息而缩水的收益。他还不断地为“新经济”摇旗呐喊,他认为通货膨胀率被高估,而生产率被低估,因此美国要担心的不是通货膨胀,而且股票市场并没有什么泡沫。调低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类似社会保障这样的与通货膨胀挂钩的财政支出项目将被削减,而政客们会把这笔钱挪作他用。至少在格林斯潘对“新经济”大加赞赏的时候,经济学家根本找不到生产率提高的证据。后来,学者们才领悟到,从新技术问世到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适应期。而格林斯潘所津津乐道的生产率奇迹仅仅是一个统计上的幻觉。

    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格林斯潘对策”说,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格林斯潘就会立即出手,但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他却坐视不管。比如,1998年LTCM危机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已经降了一次息,而市场也较为稳定,但到10月15日,格林斯潘就又匆忙召开临时会议,再次降低利率。这是美联储历史上最不负责任的举动之一。当市场形成预期,相信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之后,投机行为就成了全民娱乐,这直接触发了1999年之后网络股的疯狂上涨,并最终导致了网络泡沫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