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忠告孩子胜过唠叨孩子(2/2)

故事书,便走过去对他说:“儿子,你看什么呢?”海钊说:“我在看一个关于鹰的故事。”

    妈妈借机给他讲了一个关于鹰和鼹鼠的故事:“很久以前,鹰王和鹰后飞到森林里定居。它们在一棵高高的橡树上筑巢。”看到海钊好奇的眼神,妈妈继续讲了下去:“后来,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后……”

    妈妈讲完了故事,海钊仍然意犹未尽地看着妈妈。妈妈便问他:“儿子,你说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海钊想了想,说:“鹰王没有听从鼹鼠的忠告,结果受到了惩罚。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忠告当做耳旁风。”听了海钊的回答,妈妈赞许地点点头。

    不久之后,妈妈看到了教育效果:妈妈再向海钊提出忠告的时候,他能够认真听取了。

    妈妈经常唠叨海钊,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引起了海钊的叛逆。后来,妈妈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根据海钊喜欢看故事书的特点,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让他明白了忠告的重要性。结果海钊在生活中也开始接受妈妈的教育,不像以前那样叛逆了。

    2.用幽默的方式忠告孩子

    我们知道,家长给孩子不停的唠叨不如给孩子一个实用的忠告。家长应该注意的是,给孩子忠告的时候,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避免忠告孩子的时候过于严肃,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家长不妨用幽默的方式忠告孩子。

    梦琦正在读初中一年级,这正是孩子易产生叛逆心理的时候,但是梦琦对爸爸妈妈的教育却乐于接受,并且很少会出现叛逆行为。其实,这都要归功于妈妈的“幽默忠告”教育法。

    以前,妈妈特别喜欢向梦琦唠叨,每天都会提醒她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如天冷要加衣,放学后早点回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对此,梦琦逐渐有些不耐烦了。妈妈觉察到了梦琦的心理变化,决定换一种方式教育她。

    后来,妈妈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话:家长的唠叨是阻碍孩子进步的一个主要原因,家长与其整天唠叨孩子,倒不如给孩子一些实用的忠告,这样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妈妈认为这个方法不错,决定参照书上的方法教育梦琦。

    有一次,梦琦晚上不想刷牙了,妈妈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唠叨她“每天都要刷牙,要不然会得龋齿的。”而是以细菌的口吻对她说:“我是细菌,我要吃掉留在你嘴巴里的糖果和饭菜。”说着,妈妈还做了一些有趣的动作,逗得梦琦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梦琦没再让妈妈催促便主动地去刷牙了。

    还有一次,梦琦在写作业的时候,眼睛距离书桌非常近。妈妈看到后,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唠叨梦琦的做法对眼睛不好,而是眯着眼睛说道:“我是一个近视眼,不戴眼镜我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时,梦琦自觉地端正坐姿,也没有让妈妈提醒她。

    妈妈看到梦琦对自己的唠叨有些不耐烦,便用忠告的方式教育她。妈妈根据梦琦的心理特点,利用玩笑等幽默的方式来忠告梦琦,结果不仅活跃了气氛,还让梦琦改正了不良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