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安成仙(1/2)

    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是汉高帝刘邦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厉王.叫刘长。刘长因为犯了罪,被充军发配到四川省的一个偏僻荒芜的地方,可是,也许是由于平时养尊处优、没有受过这么辛苦的劳役和颠簸,在流放的路上就死去。汉文帝听说后很难过,为了补偿刘长,安慰他的家人,就重新分割刘长的封地,全部给了刘长的大儿子刘安,所以刘安才被封为淮南王。

    当时由于天下太平盛世,边防无事,朝廷自然放松了对皇室世胄的教育,因此,王子们都沉迷于游玩狩猎和美酒女色,只有刘安坚守节操,并礼贤下士,款待自己的门客和幕僚。刘安特别爱研究儒家的学说,而且还精通算卦和修道的方术,招纳了几千名有才学的门客,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刘安还撰写了论述佛门精义的《内书》二十二篇,还有解释佛经《中观论》的文章八篇。另外还有论述神仙修行和用黄金白银炼丹的文章,以及论述道术的《鸿宝》和论卦术的《万毕》,这些著作都论述了阴阳变化的道家学术,共有十几万字。

    武帝见刘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并且按照辈份来说,是他的叔父,就对他十分敬重。汉武帝也不是一介蛮夫,他也喜欢文华辞藻的雅致。他的宫廷里,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恢谐人物如东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等文人墨客。汉武帝有时下诏或给大臣写回报的文章,都让司马相如等人共同酌斟定稿,还派人召刘安上朝一起起草。有一次文帝让刘安写一篇解释屈原《离骚》的论文,刘安早上接到皇命,一顿饭时间就写成了并禀报给皇帝。皇帝常常在宴席上召见刘安,听刘安议论朝政的得失,或听刘安献上新作的赋、颂等文章。刘安常常早上进宫,和皇帝谈到夜晚才出宫。

    刘安一直在搜集天下论逑道学的书,收纳懂得修道的方士,那怕这些方士们远在天边,他也要千里迢迢地派人十分恭敬的拿着信和钱前去请来。于是,有一天,就有八位名人一起来见刘安,八位老人都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们来到刘安门前,说想和刘安切磋一下修行的心得体会。门官先偷偷地报告了刘安,刘安就让门官用自己的意思故意刁难那八位老人说,“我们淮南王求的是上中下三种贤人。上等贤人要懂得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道术,中等贤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儒家学术的大学问家,下等贤人要十分英武、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打虎擒豹的壮士。我看八位老先生年纪这样大,好像没有长生之术,也没有多大的力气,也不会对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三坟》;少吴、颛顼、高辛、尧、舜所著的《五典》;以及《八索》、《九丘》这些古代经典有什么深刻的研究,也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上面说的三种才能你们都不具备,我可不敢向淮南王通报你们求见的事。”

    八位老人笑着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特别尊重有贤德的人,像周公似的为了接待客人,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洗浴时三次拧干了头发,所以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投奔淮南王。我们也知道,古代的帝王诸侯都不拘一格,选拔贤士,像战国时的孟尝君,连会学鸡鸣狗州的人都收留,这就像买来千里马才能召来千里驹一样。燕昭王收留了没有什么才能的郭隗,于是比郭隗更有才能的人才会不远千里来投奔燕昭王。我们虽然年老才学很浅,不合乎淮南王的要求,但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投奔他,希望为他效力。我们想见一见淮南王,就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对他有任何不利,为什么嫌我们年老昏聩而不见我们呢?如果大王认为年轻的人才有学问,才懂得道术,老年人都是昏庸无能的糟老头子,这可缺乏开掘顽石寻找美玉、潜入深潭寻找明珠的决心和诚意了。你们淮南王不是嫌我们老吗?那我们就变得年轻一些吧。”

    话音没落,八个老人突然都变成了童子,只有十四五岁,头发漆黑,面容像桃花般红润亮泽。门官大吃一惊,赶快跑进去向刘安报告。刘安听说后,连鞋都忘了穿,光着脚出来迎接,把八公接到自家建筑的思仙台上。挂起了锦绣的帐幕,摆好了象牙的床座,烧上百和香,给八公们面前放上金玉的小桌,像弟子拜师那样面朝北向八公磕头拜见,连声道歉说:“我刘安是个平凡庸碌的人,但从小就爱好修身养性的事。然而由于日常的繁琐事务缠住身子,一直在这平凡的人世中沉沦,始终没能从这些累赘中解脱出来,背上书箱,带着侍童,

    到深山野林里去向得道的仙师们求教。然而我思念神灵的真心如饥似渴,希望有朝一日能洗掉身上的污浊,用修炼的诚心去掉我的庸俗浅薄。可是我的一片真情得不到抒发,神灵像远在天边的金光使我无法接近。万万没想到今天我能得到这样大的幸运,能亲眼看见得道的几位仙人降临到我的寒舍,这是我刘安命中该得到神灵的教导,使我又喜又惊,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愿各位仙人可怜我这个凡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