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渡江 > 第二章 别了,司徒雷登(11)

第二章 别了,司徒雷登(11)(1/2)

    第二章 别了,司徒雷登(11)

    **说:“我们全部供应。他的军队可以保存,我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在他那里反,但不要派飞机、派特务来捣乱。他不来白色特务,我也不去红色特务。”

    曹聚仁问:“台湾有人问生活方式怎样?”

    **说:“照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这次谈话,**是将**金门炮战的目的主要是对美不对台的底细,转告蒋氏父子,曹聚仁后来在报纸上以“郭宗羲”之名发表了独家文章,透露了**炮轰金门的“醉翁之意”。

    提及这段历史,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回忆说:“**十分重视曹聚仁,当时**讲政治性‘试探气球’。”“总理和我们也等着曹先生把消息传递给台湾。当时曹聚仁可能没有与蒋经国直接联系上,或者出于别的什么原因,但他为了执行**交给他的特殊任务,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后来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以记者‘郭宗羲’的名义发表。”

    **对台湾政策,后被周恩来概括为“一纲四目”。**的这个想法在1963年初,通过张治中致陈诚的信转达给台湾当局。据金冲及《**传》中表述:

    “一纲”是:“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指蒋介石)与兄(指陈诚)意见妥善处理”。

    “四目”包括:

    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事安排等悉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

    2.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3.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

    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曹聚仁是为什么就被历史所选中成为“密使”的呢?

    1900年出生的曹聚仁,21岁时到了上海,后在上海艺术大学、暨南、复旦、中国公学等大学任教,并为《申报》《立报》等刊物撰写评论和杂文。1937年,淞沪会战的爆发改变了曹聚仁的人生方向,他以新闻记者身份出入上海闸北战场,为《申报》《立报》《社会日报》和中央通讯社采访战地新闻,发回了大量报道,1947年,这些战地报道被整理成《中国抗战画史》结集出版,为后人留下一笔珍贵资料,曹聚仁也成为闻名全国的报人。

    1940年,为了女儿曹雷的出世,同为战地记者的曹聚仁夫妇决定在相对安宁的赣州安家。没多久,蒋经国找上门来,以“老师”相称邀曹帮助自己主持赣南的《正气日报》。当时,在曹聚仁女儿出生后,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还曾专门找了一个士兵挑了鸡蛋到他家来看望。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