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黑茶 第一章(1)(1/2)

    黑茶  第一章(1)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属于后发酵茶。在我国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其中云南普洱茶古今中外久负盛名。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由绿毛茶经蒸压而成的边销茶。由于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过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泽逐渐由绿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就是黑茶的由来。对于喝惯了清淡绿茶的人来说,初尝黑茶往往难以入口,但是只要坚持长时间的饮用,人们就会喜欢上它独特的浓醇风味。黑茶流行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同时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喜爱,现在黑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云南普洱茶

    八百余里有茶香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因其集散地与原产地普洱县而得名。

    唐朝时的银生茶是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中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的盛况。

    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是普洱茶的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县与思茅是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时,以普洱县为中心向外辐射6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明朝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设立海关,推动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普洱茶马古道随之兴旺。

    现今还留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马古道,古道1.5米宽,断续数公里,还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断续30公里。普洱茶庵塘茶马古道,残存12.5公里,石上还留有清晰的马蹄印,记录下了当年运茶马帮的历史。

    清乾隆进士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说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

    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了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