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茶 第六章(5)(2/2)

缭绕,露珠沾润,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

    普陀山佛茶历史悠久,约始于1000年前的唐代,当时佛教正在中国兴盛。寺院提倡僧人种茶、制茶,并以茶供佛。僧侣围坐品饮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并以茶酬谢施主。据《定海县志》记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开始少量供应茶于朝山香客。清末,由于轮渡通航,香客及游览者大增,更是促进了佛茶的发展。后经当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佛茶以其独特的风味而更享盛名。据《普陀洛迦志》记载:“佛茶在清光绪间列为贡品”。1949年后,当地茶园扩展较大,并建立了茶场。70年代末引进江苏碧螺春工艺,生产曲形茶,正式定名为“普陀山佛茶”。1980年以后开始正式对外销售。

    关于普陀山佛茶,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典故。相传唐朝时,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一尊观音佛像。后来,他带着观音佛像乘船回国,经过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使船只无法行驶。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中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在此留观音像造寺。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又为僧侣采制,并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名“佛茶”。

    普陀山佛茶的采制加工极为讲究。一年仅采一季春茶,在每年“清明”后三至五天开始采摘,采摘标准要求非常严格,鲜叶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并要求匀、整、洁、清。采摘回的鲜叶薄摊于垫中。制法需经过杀青、揉捻、起毛、搓团、干燥等多道工序。炒制时还要注意茶锅洁净。每炒一次茶,需洗刷一次茶锅。该茶从栽种到采制,特别注重洁净,茶树从不施肥,仅耕除杂草,以草当肥。佛茶制成后,风貌特殊,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芽叶成朵;饮后顿感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鲜美浓郁。

    普陀山佛茶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防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压。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促使人体血管壁松弛,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径,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弹性,消除脉管痉挛。

    独到的品质和良好的功效奠定了普陀山佛茶在中国茶史上的地位。1981年首届浙江名茶评定,普陀山佛茶即被列为浙江省八大名茶之一。1984年获得“浙江省名茶”称号,1986年普陀特产公司制作的“普陀佛茶”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名特优新”产品“金鹰奖”。1999年获中国茶叶学“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二等奖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国际名茶”金奖。2000年6月“普陀佛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并在全国名茶陈列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