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茶 第三章(1)(1/2)

    绿茶  第三章(1)

    顾渚紫笋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顾渚紫笋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据《茶经》记载:“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紫笋茶的称呼即来源于此。

    此茶传说最早由陆羽发现,并建议当地官员推荐给皇上,即成为贡品茶。那时因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这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湖州的当地官员为了赶制急程茶,每年立春前后就要进山,进行全程监督,以保证按期保质地完成任务。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从湖州到长安,相距约4000里,为了确保贡茶如期送到,送茶队伍常常在清明前十天就起程。曾经就有一个名叫裴充的湖州刺史,因没有按期送到“急程茶”而被撤职。

    顾渚紫笋茶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至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罢贡”,前后历时600余年。明末清初,紫笋茶逐渐消失,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紫笋茶在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新品紫笋茶或芽叶相抱,或芽挺叶稍展,形如兰花。冲泡后,茶汤清澈明亮,色泽翠绿带紫,味道甘鲜清爽,隐隐有兰花香气。

    唐时的紫笋茶制作,以蒸气杀青,经“捣、拍、碾压”成饼茶;宋时的紫笋茶,为蒸青后,研膏、模压为龙团茶;明洪武年间罢贡龙团茶,以芽茶作贡茶,即成为烘炒类的条形散茶。自此茶的形态大有改变,根据芽叶的采摘大小,分为紫笋、旗芽、雀舌等品类,并由蒸汽杀青改为锅炒杀青。

    现在,顾渚紫笋茶的加工工艺,分为杀青、炒干整形、烘焙三道工序。杀青在锅中进行,要求杀匀杀透。杀青叶出锅后,进行摊凉,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