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非常道 > 人论第七(3)

人论第七(3)(1/2)

    人论第七(3)

    陶行知推行“生活教育”,郭沫若以为那是孙中山“唤起民众”、“抉助农工”主张的具体化,他称陶行知是“孙中山死后一位孙中山”。

    鲁迅曾说,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吧,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字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蔡元培为《鲁迅全集》撰序,他称“先生阅世既深,有种种不忍见不忍闻的事实,而自己又有一种理想的世界,蕴蝗久,非一吐不快”。蔡元培说,鲁迅的著述“蹊径独辟,为后学开示无数法门,所以鄙人敢以新文学开山目之”。

    瞿秋白谈鲁迅,说他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

    李长之说:鲁迅在情感上是病态的,在人格上是全然无缺的。

    孙福熙说:鲁迅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想尽量地爱人,然而他受人侮辱,而且因为爱人而受人侮辱。

    夏济安说:鲁迅是一个“病态的天才”,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极其深刻而带病态的人物”。

    鲁迅去世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周作人自承是一个和尚。

    列宁说孙中山:“天真如处子。”

    魏金斯基曾与陈独秀一起去见陈炯明。陈炯明给他的印象是:“意志坚强,遇事非常镇定,从他的谈话内容和态度看,他是个清教徒类型的人。他很尊敬地谈论着孙逸仙,但认为孙是个理想家,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