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东南非洲 > 第九站 马普托(Maputo)(9)

第九站 马普托(Maputo)(9)(2/2)

湾有无遭遇到激烈的炮战?这些大炮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被人淡忘的重大事件或者有趣的故事呢?

    徘徊在堡垒遗址与炮台之间,对于我的诸多疑问,若奥爱莫能助,他认为我来孤岛,肯定对这玩意感兴趣,故带我直奔目的地,而对炮台的任何事情,他一概不知。当我返回马普托,翻阅了大量的英文资料,终于在一本杂志上查到一篇相关介绍文章,了解到谢菲纳岛部分大炮的来龙去脉。谢菲纳岛上的炮兵阵地起始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葡属东非洲殖民当局意识到该岛在整个马普托湾所处的战略位置,遂订购了一尊德国制造的Krupp大炮,该炮口经为75mm,具有4个火炮口,这与葡萄牙人部署在里斯本和Setúbal河口的火炮属同一种类型。1944年3月,当Rubi Marques担任谢菲纳岛的炮兵指挥官后,他令人从Tagus河口的Areeiro点拆卸一尊口径为105mm、具有4个火炮口的火炮,然后用船运往莫桑比克的谢菲纳岛。后来,葡萄牙政府决定加强马普托湾的军事防御能力,当时正值烽火连天的二战时期,根据亚速尔协定(Azores Agreement),葡萄牙事实上已站在同盟国一边,正因如此,英国和南非极有可能会以战争的需要为借口向葡萄牙施加压力,要求开放马普托湾的海上军事交通运输线,这当然不是葡人所希望的,加强这一地区的守卫火力,不时为一种防微杜渐、有备无患的预防措施。不久,一位名叫Adolfo Cancela Alves Mimoso的船长设法从一艘英国老式战舰上拆下一尊更大的火炮,该炮口径为190mm、具有3个火炮口,射程远达30公里,它单独成为谢菲纳岛的又一炮兵阵地。这些大炮,与东面35公里之外的伊尼亚卡岛一起,一东一西共同组成马普托湾最重要的海上防卫系统。资料表明,75mm的大炮在每年的炮兵训练时均会实弹发射,而190mm的重炮在1945年初安装完毕时发射测试,之后再未用过。莫桑比克独立后,它们遭到遗弃,老化严重,炮台整体下陷至海滩,工事建筑普遍塌陷,海水涨潮时已浸至炮身,毫无疑问,这儿将成为它们最后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