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四、毕业之后就是进退维谷的尴尬

四、毕业之后就是进退维谷的尴尬(1/2)

    四、毕业之后就是进退维谷的尴尬

    以前还实行包分配制度的时候,大学毕业生进入大学就等于有了一份好的工作,进了大学就好比进了就业的保险箱。但是今天,如果你还有这种想法,那你就已经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同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博士生进入社会,用人单位把放在本科生身上的目光转向了硕士生、博士生,社会对大学本科生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有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被摆上了台面。

    教育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的改革,最开始就是改变原来的大学毕业生的传统分配模式,把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推向市场。这次的改革,让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谓适者生存,自然界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这当然也包括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规律。这次的改革突出的是市场供求的平衡,把大学毕业生推进市场竞争中,本科生与本科生的竞争,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竞争。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学生的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这一说法,一时间在社会上掀起了千层巨浪。

    大学本科生现在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好的公司、单位看中的是硕士生、博士生,看不上大学本科生,而一般差一些的公司、单位本科生又看不上。这种进退维谷的困境,让很大一部分本科生为了博取用人单位的兴趣,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不过,用人单位却对本科生的这种自贬身价不大领情,他们认为在目前就业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他们应该挑取最满意的人才。如此一来,如今的就业市场就出现了卖方妥协,买方不领情的局面,再往下,中国人才就业市场对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大学生也越来越“不值钱”。

    不过压力对一些有进取心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现实状况,使得一些“有心”的大学本科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跳出原有的束缚,将学习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使自己能更多地接触社会。许多人从进校以后,就一直在全面提高着自己的能力,注重个人素质的成长。考取计算机等级、提高外语能力、多多参与社团活动、兼职打工都成了他们丰富自己工作经验、增加自己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方式,他们希望学校的累积能成为自己将来工作的良好基础。

    从这方面看,新的就业形势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大学生盲目的优越思想,还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好的机会。大学毕业生的生存能力在失去了优惠政策的保护后,反而越来越强了。

    “很久以前/我用这支笔填写简历/去了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前身)/那时我只是一个职员/有些事对你很重要。”这是2001大唐电信公司在北大的招聘广告中的一段话,也是其董事长向应届毕业生发出的邀请。如此含蓄的广告,却是下了十足的工夫。如此良苦的用心,也只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求贤若渴。

    在北大和清华,每年都会有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抢人”。临近毕业,用人单位排着队到学校传递招聘信息。到了每年的11、12月份,平均每天三到四场的招聘会,竟然还有排不上队只能“编外”等待的。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能在一流学府招得贤才,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学校设立奖学金、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为毕业生提供车马费去外地公司实地考察……

    海南航空公司的招聘更加别出心裁,其董事长专程到人大给学生讲仁义道德,对去参加招聘会的学生都赠送了根据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著作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