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序(2/2)

    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绝不是以离奇的情节,怪异的事物来吸引读者。美国作家鲍姆写的《绿野仙踪》,写一个小女孩子的住屋被旋风吹走了,她先后遇上了稻草人,铁皮人,一头小胆狮,于是发生了那些有趣、有意义的事件,因此不仅出版了书籍,还被摄制了电影。

    原籍在英国,其后定居在美国的作家罗夫丁,也写出了经历着奇特的事和地,最后成功地回来了,情节虽不雷同,逗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则相同。

    诸如此类的作品实在不少,不胜枚举,且不说格林兄弟与安徒生的童活,其他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做事》,罗斯金的《金河王》,法朗士的《蜜蜂公主》,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小川未明的《红蜡烛和人鱼姑娘》,奥陀耶夫斯基的《八音盒里的城市》,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一位年轻的具有正义感的盖达尔,本来是写小说的,却也写出了颇有新意的《一块烫石头》,说是童话,当然可以,但是写得新鲜,仿佛也是小说。

    高尔基是一位小说、散文、剧本的大作家,但是也出人意料地写了极其短浅的童活《小麻雀》。

    有一种童话,并不缺乏思想性,但是它的重心是知识性,如乾富子的《小文鳐鱼生病了》,吉卜林的《独来独往的猫》与《原来如此的故事》,马明。西比利亚克的《灰脖鸭》,还有比安基写了不少知识性的文学童话。

    以教育家的身份著名的乌申斯基,写了不少教育理论的论文,但是他也写出了《瞎马》等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说,他以文学作品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未始不可。

    国外在童话创作上有成就的作家数以百计,难以尽举;在国内的更为大家熟知,这儿不再重复了,欲知其详,请读《世界金奖童话库》!恕不多笔

    199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