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篇 天日无光(2/2)

证带有父亲的影响吗?

    大凡一个人的“精神组成”,是很复杂的,先天秉赋性灵,后天教养熏陶,亲友交往,社会环境……,这是个“化学分析”难列出“方程式”的课题。——我这篇话,是想妄揣:她十四五岁开笔创写《摩登红楼梦》,假设她父亲的回目的语义风味没有歪曲她的本质的话,则我以为这不代表她——或不全代表她的思想见解、性情感受;那里面至少有她父亲的“世界”在混杂、左右着。

    因为,从那六回书的回目看,看不出她虽然对高续不满,却也尚无多少高超、深刻的理解与理想——没离开一男一女的“爱情中心”思想模式,只加入了些当时当地(津、沪)“十里洋场”的某些社会现象,编织出这一本小小的书文。

    这样说,我绝无轻薄、贬低这位天才少女作家的意思——而且这也只是我大胆的推测。我的重要一句话是:她自己与父亲的“红学观”不尽相同,她对《红楼梦》原著八十回或以后的“部分”,本能地觉察、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不对劲儿”!

    她自云:从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以下,只觉得“天日无光,百般无味”!

    真真令我震惊,不禁暗自叫绝,数十年来,第一次目中映出这么样的八个大字!

    诗曰:

    石破天惊古来稀,芳龄少小语声奇。

    忽然天日昏云掩,无味难堪岂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