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可卿之死(后记)(1/2)

    这篇《秦可卿之死》,当然首先是一篇小说,是我想像力的产物,而且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我这个当代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

    但,这篇文章又是我对《红楼梦》中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

    众所周知,曹雪芹对《红楼梦》中秦可卿这一人物的描写在写作过程中有重大修改和调整,第十三回回目原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改后的语言明显不通,前辈“红学”家早已指出:是贾蓉被封为了龙禁尉,不是也不可能封秦可卿为龙禁尉;据“脂批”,曹雪芹听了脂砚斋的话,删去了业已完全写讫的这一回的四五叶(线装书的四五个双页,相当于现在的八至十个页码的文字),这当然是极大的伤筋动骨的改动,而且我认为是明显出于非艺术考虑的改动;为了使前后大体连缀,当然必须“打补丁”,好在似乎并不多,而保留下来的太虚幻境中有关秦可卿的《好事终》曲,以及十二钗正册中表现她的那幅画和判词,都明白地昭示着我们,所删去的大体上是些什么内容。我曾著文缕析曹雪芹未删的原稿中的秦可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焦点是她究竟是怎样的出身。主要的篇目是:

    《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载《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二辑)

    《再论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载《人民政协报》《华夏》副刊1992年8月18日、22日)

    《秦可卿出身之谜》(载《太原日报)1992年4月6日)

    《张友士到底有什么事?》(载《团结报》1993年1月16日)

    《莫讥“秦学”细商量》(载《解放日报》1992年9月13日)

    《“友士”药方藏深意》(载《解放日报》1992年10月4日)

    《拟将删却重补缀》(载《解放日报》1992年10月22日)

    很明显,我这篇文章,便是履行我那“重补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