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真梦-(清)郭则沄 > 第五十五回 使重洋父授定风珠 伤末路妾泣投泥玉

第五十五回 使重洋父授定风珠 伤末路妾泣投泥玉(2/2)

趁便将此事回明,并将那珠子也给王夫人看了。王夫人不由得念了一声佛,道:“我这颗心悬了好些日子,此刻才落在腔子里了。”李纨也在王夫人处,说道:“这么大的珠子,我还没见过呢。若在世上,真是无价之宝。”又道:“前几天兰儿说起,乌斯藏番僧进贡的有一种右旋白螺,专能镇压风浪,他正托人去寻问,如果尚在内府,可以奏请给天使带去。如今有了这珠子,比那白螺又强了。”等贾蕙请训下来,宝钗便将此珠交给他,并说明来历,切嘱其紧紧随身,不可失落。贾蕙想起父亲如此爱护,却不曾一日尽孝,不禁泪流满面。

    第二天便是启行吉期。贾蕙拜别宗祠并家中尊长,王夫人、宝钗看他远涉重洋,自是难分难舍,含泪叮嘱了好些话。贾正只勉励他努力报国,勿以家事为念。贾蓉贾蓝诸人都送至皇华驿,看着贾蕙和江副使带同文武随员等由此登程,水陆长行而去。那随带武弁中另有两个人,一个是焦大的次子焦义,在贾珍标下也保了守备,宝钗因他忠勇可靠,特命贾蕙带在身边,以防不虞。那一个更是想不到的,便是那醉金刚倪二,此时也得了五品军功。他自己求长兴向探春回道:“沐恩一向没得报效贾府,万分抱疚。如今听说贾状元要出远差,情愿保他前去,尽力报效,好将功折罪。”探春见他出于至诚,便和宝钗说了,也将倪二带去。这本来都是闲文,却不料贾蕙此行倒真个得到他们之力,后文再表。

    却说贾蕙起身之后,宝钗不免时常悬念,又因兰香初次怀妊,也要留心调护。那天往新房去看兰香,见他胎气充足,身子平安,当此新婚远别,尚无世俗儿女之态,心中暗自欣慰。

    回至园中,见天上阴云密布,渐有雪花飘舞,霎时间怡红院山子石上,已糁了一层浅白。拥炉独坐,意绪无聊,便打发婆子们分头去请李纨湘云,来此作暖寒之饮;一面叫五儿传话给柳嫂子,预备十二个碟子、一个火锅,另开了一坛竹叶青陈酒;又看着碧痕春燕将那两盆朱砂梅、一盆大蜡梅都浇了水,挪在向阳之处。

    此时深冬天气,日短夜长。将近上灯,李纨湘云先后来了。

    李纨披的是玫瑰紫哆呢斗篷,湘云穿的是墨金色海虎绒氅衣,都戴着观音兜。宝钗迎出去,和他们在抱厦上看了一回雪景。

    那雪片堆在海棠树上,正似朵朵瑶花,回廊边两棵老芭蕉尚有两三叶残绿,也一半被雪掩了。湘云看着那芭蕉,说道:“人家说雪里芭蕉是不会有的,这不是真正雪蕉么?咱们北方的芭蕉尚且经冬,在南方更不希罕了。”李纨道:“我前两年在九江,衙门里就有好些老芭蕉,冬天还是碧绿的,只可惜南方不大见雪。”宝钗道:“古人的话不尽可信,即如‘薄柳早衰’是寻常成语,可是杨柳的叶子倒落得最后。你看西边那棵柳树,这时候还带着绿叶呢。”湘云道:“这园子得了雪,显着幽静得多。若在那小琼华涵万阁上,凭栏赏雪,那才真是琼楼玉宇哪。”宝钗道:“我前几天为蕙儿的事,别提有多么心烦了,到那里见着颦儿,正在一勾一抹的填琴谱呢。心里想,彼此一样的人,只为世上的事拨不开,就有许多烦恼,倒是他们一脚走开的舒服了。”李纨道:“在世上就没个清净,越是得意越多烦恼。那几年遇着下雪,大家起社做诗,多么有趣!如今看着小子们功名成了,在别人总估量着咱们怎么乐呢,那知道咱们的苦处?要想寻头几年那点乐趣也没有了。”湘云道:“我每次到了太虚幻境就不想回来,偏又把他寻着了,若赖在那里,未免惹人讪笑。又想人生在世,该吃多少粥饭都有定数的,索性吃完了再走。我若真不回来,你们更要冷清了。”

    一时秋纹回道:“酒菜摆齐。”宝钗便让李纨湘云进屋,随意就坐,虽没有几个人在席上,把盏谈笑,也觉一室春融。

    湘云想起探春来,笑道:“三丫头常说要大家聚聚,这一向又没空回来。我就不信,他在家里看家、抱孩子,难道会比这里舒服么?”宝钗道:“他也有他的苦处,我比方他就像一个外衙门的老夫子,件件事都得拿主意,又没个帮忙代馆的,怎么走得开呢?”李纨道:“你们也别笑他,近来京城里盗风除净,差不多夜不闭户,不是他;那办得到?”宝钗道:“大家有空多聚聚,没空少聚聚,这也没什么关系。倒是明年三月里,太太的七旬整寿,总要想法子热闹热闹。依老爷的意思,一点也不要举动,太违俗了,人家也要议论呢。”湘云道:“前年你们老爷七旬大庆,也不设席,也不收礼。外头议论不说是谦德,倒说是矫情。人生七十古来稀,怎么不该举动?不是我批评你们老爷,也太迂执了。”李纨道:“蕙哥儿那时候赶得回来么?”宝钗道:“只怕赶不及。这里去还有一半旱路,至快来回也得半年。能够赶上四月里散馆考差,就算顺当的了。”那晚上三个人谈谈说说,饮至二鼓方罢。李纨冒雪回去,湘云便在宝钗处住下,直谈了一夜。

    次日起来,雪已晴了,檐瓦树梢积白未化,映着朝阳,分外晶洁。湘云道:“咱们收拾完了,往凸碧山庄去看雪罢。那里不但看全园的景,远看还望见西山,到下午只怕就化尽了。”

    宝钗道:“那里又高又敞,看是得看,只是太冷。”湘云道:“多穿点怕什么呢?”少时妆罢添衣,便带了莺儿翠缕,走过沁芳闸,取路向土山上去。那路旁墁的石子全被积雪遮了,只剩中间方砖窄路却还好走。

    正走着,翠缕见山石窟窿里拖出一根红绳,指给莺儿看道:“莺儿姐姐,你瞧那是什么?”莺儿向前捡起,原来是朱红子线打的锁练,拴着一块美玉,宛然就和宝玉落草时带来的那一块分亳无异,不禁“嗳哟”一声,道:“这不是二爷那块玉么?怎么会丢在这里?”湘云接过一看,不但形式大小相同,那上头镌的八个字也是一样的!笑向宝钗道:“那年先丢了玉,二哥哥随后就走了,如今找着玉,他还要回来呢。”宝钗道:“那有这种事?我在太虚幻境亲眼见他还好好的带着,如何会丢在家里?”说着,忙从湘云手中取过。乍一看,果然就是那块,不觉呆了。又反复细看了一番,才看出是假的,笑道:“别的都对,就是宝光没有那么透明,颜色也比那个浅,是谁仿造的呢?”莺儿道:“那回老太太出赏格找玉,有个人造假的来骗钱,还是二爷自己看出来的,许就是那块假玉罢?”宝钗道:“那块玉当时就还给他,并没留下,谁把他又送进来呢?”

    湘云记起北静王曾经仿造一块,给宝玉带回来玩的,便告与宝钗。宝钗道:“这倒像的,就看这玉质和刻工,平常人家也做不出来,多半是北静王府才肯这么细做。”湘云道:“就算是那块,怎么隔这些年忽然出现?那回重修这园子,各处都翻腾过,何以留到如今?这里头也有可疑。”宝钗道:“管他那些呢,咱们带回去做个玩意也好。”湘云笑道:“你眼看就要抱孙,留着给小哥儿带罢,也算是祖传之宝。”莺儿笑道:“姑娘见过真的,拿那个仔细比较,自然分出真假。如今真的不在世上,就这个假的传了下去,传得久了,假的也当成真的了。”翠缕道:“我们姑娘说的,是个东西,都有阴阳,阴阳就是公母。那一块算公的,这一块算母的罢。”说得众人都笑了。宝钗见那玉上沾了许多泥垢,叫莺儿用绸手绢蘸着雪水都擦干净了,然后自己揣在身上,又吩咐莺儿翠缕不要张扬出去,省得外人误会,又生出种种谣言。

    究竟这块玉是从那里来的,宝钗也断不透,说起来却有一段故事在内。原来,那年宝玉从北静王府领宴回来,将北静王仿造的玉呈贾母看过,因贾母说道“别把真的混了”,所以当时带回园中,便交袭人提另收起。宝玉向来疏阔,无论什么贵重东西都不在心上,只凭袭人放在闲箱子里,也从未查问。直至袭人遣嫁,此玉也随他出去,到了蒋玉函家中。有时袭人检箱子,无意中看见,拿出来把玩一番。想起宝玉平时相待的好处,不免对玉落泪,却瞒住了蒋玉函。那几年家境贫困,几至断炊,始终没把此玉卖掉。这回重进怡红院,又将玉带回。有一天,受了秋纹碧痕的闲气,又见春燕五儿进来地位都在自己之上,心中万分难过。思前想后,总为自己错走一步,对不住宝玉,才受这个罪,更觉又惭又悔。因此拿着这块假玉,到山背后僻静地方,数说一回又啼哭一回,哭到伤心,一时晕倒,到醒来丢了此玉,遍寻不见。随后又几次来寻,总没有寻着,心头胡想:别是宝玉怪着我,把玉收了去了?却不料只丢在山坳石罅,倒被宝钗检了回去。后来影影绰绰的听丫头们说起此事,袭人正在倒霉的时候,怕人指他偷玉,那里还敢答碴?所以,这块假宝玉出了荣国府又进了荣国府,此中原委始终没人知道。这也不在话下。

    如今且说宝钗湘云带同莺儿翠缕,从那条砖路曲折上去,残雪未化,尚不觉沾滑。一时到了凸碧山庄,同在敞厅下坐憩。

    大家也走得乏了,喘息微微,良久方定。此时北风吹面,肌粟生寒,看下去却是奇景。只见园中万树以及楼台殿阁,都似雕琼斫玉的一般,朝阳闪光,微带金色。山上翠柏苍松,更堆着一团一团的白玉,连蜂腰桥的朱栏,也被雪遮了一半,那一半还是红的。湘云道:“这就是神仙世界。可惜世人不会领略,偏要从热闹场中讨生活,真是神仙不做做罪人。”宝钗道:“‘苦乐’二字没有定观,全是从各人心上分的。他们见得那么着才乐,看着我们到这冷地方来挨冻,瞧那不相干的雪,倒是苦境了。”湘云道:“你看那西山都变成了玉山了,想来群玉山头也不过如此。”宝钗回过头,看那一带远山含着烟霭,果然是濛濛一白,上浮天际,都似粉玉装成,笑道:‘西山晴雪‘是京师八景之一,这‘晴’字真下得恰当!咱们那回来,正在雪中,都被云彩遮了,那看得到他的好处?”湘云道:“那回在这里联句,姐妹们也还热闹,如今只剩咱们两个人了,那有第三个闲人肯冒冷来这里寻乐?”宝钗道:“两个人也一样玩,必定有多少人才乐么?就把他们都邀了来,也像那回大家联句,又要想起从前芦雪亭如何赏梅花,如何吃鹿肉,添了许多伤感。人心那有个知足呢?”

    正说着,只见左边山径里,一个披猩猩毡斗篷的缓步上来,后面跟着一个丫头。正在背阴处,又被斗篷遮住脸,瞧不出是谁。宝钗笑道:“你说没有第三个人肯来,那不是一个人么?”

    湘云道:“是谁呢?我倒要看看。”便拉宝钗一路迎过去,及至走近,方看出是惜春和入画。惜春一见湘云,便笑道:“你们真高兴,赏了一晚上的雪还不够,一大早又赶到这里来了。”

    宝钗道:“四妹妹正是做功课的时候,怎么倒有空出来?”

    惜春道:“他一晚上没回来,我不大放心,打发人到怡红院去打听,说你们一早就出来赏雪。我想这里还有些清气,借着寻你们也来散散。”湘云道:“那上头才看得远,咱们还到敞厅里坐罢。”说着,便又从原路上去。走到敞厅,大家倚阑眺望,湘云指那远山给惜春看,道:“四妹妹,你是会画的,若把这雪山上烟光日色都烘染出来,一定在李营邱、郭河阳之上。”

    惜春道:“看着容易,那能画得这样玲珑?”宝钗道:“你们别只看山景,那边又有人来了。”湘云惜春回身一看,果有一人披着氅衣,从松树下小径往上走着。不知那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