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新西游记-钟海诚 > 第一回 如亲显化享灵山 金蝉破戒贬东土

第一回 如亲显化享灵山 金蝉破戒贬东土(1/2)

    为求正道,悉达多修行六载,在菩提树下成佛..

    母命难违,金蝉子酒乱真性,与娇妻重温鸳梦..

    诗曰:

    尔时世尊心憨慈,宴乐三宫终不溺。

    参访鹑衣月林寒,坐禅巢顶雪山寂。

    革钵罗树悟正道,竹林祗园传妙义。

    一从白马负经来,数声清誓拨痴迷。

    话说古天竺有个迦毗罗卫国。这一年春上,王后摩耶夫人妊期将满。因是头生孩子,按照当地风俗,须回娘家坐蓐。国君净饭王即遣车马侍从护送王后回天臂城——摩耶原是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途经蓝毗尼园,王后见红否出墙,满园春色,心中欢喜,遂令驻辇,下车去园中游玩:看不尽桃李争艳,赏不完新柳婆裟;忽见一株无忧树满枝繁花,摇曳东风,端的可爱。便趋步过去抬手欲折枝花儿。不料惊动了胎气,小王子便自王后右胁下徐徐诞生。

    那王子落地,不需别人扶持,就东南西北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时空中有仙子奏乐、飞天散花,又有九条神龙口吐清波,为王子浴身。那净饭王闻讯赶来,见王子眉清目秀,甚为喜悦。遂与夫人商议,为其取名“悉达多”。

    悉达多渐长。国王延请国内名师,教授王子五明六艺①。王子天资聪颖,勤学不辍,因之文才武略,无不咸备。时国王已年迈,满心指望儿子日后能承桃继位,遂立悉达多为太子;并聘娶耶输陀罗公主为太子妃。公主妍丽娴雅,太子深爱之。婚后不久,便生子罗睺罗。国王欣慰,又赐悉达多寒、暑、温三宫。太子可依时令迁居。真是无冬无夏,不潮不燥,笙歌盈耳,钟鸣鼎食!然太子心性多愁善感,悲天悯人,见人世间满目弱肉强食、生老病死景况,为寻求百苦根源与解脱之道,毅然于一个春寒料峭之夜,离开娇妻爱子,弃家修行。净饭王知晓后,十分悲伤,遣大臣苦劝太子回宫。可太子心如磐石,不改初衷。国王无奈,只得差本族中■陈如等五人侍从太子修道。

    太子出家后,剃除须发,辗转于摩揭陀国几处山林间,访道苦修:他“日食一麻一米”.着褐衣②,卧荆棘;修习“禅定”时,太子打坐静虑,不知日月,以至“鹊巢顶,三层垒”..漫漫六载,便这般熬过去了。这年岁末,太子来到象头山山下的尼连禅河畔,临水照见自己蓬头垢面形容,领悟到仅以种种苦行磨砺身体,于参道无益,便对五侍从说要入河沐浴。众人以为太子半途而废,忿喟而去。太子只好自己下河洗浴。浴毕,太子抓住水畔小树,想爬上岸,可又饥又倦,浑身已无一丝力气。正危急间,一个素朴秀美女子赶着雪白羊群过来。那牧女见水中太子奄奄一息,忙放下怀抱的羔羊,救他上岸。睹其面有饥色,又去采野果,羼上杂粮,熬了一罐糜粥献上。

    太子吃罢粥,身上添了力气。真诚谢过牧女,迈开步行了约十里之遥,来到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下,见有一块又圆又平的石头。太子遂在石上铺了些① 五明六艺——明是学术之意。五明指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六艺指札、乐、射、御、书、数。

    ② 褐衣——以兽毛或粗麻织制的短衣。为古代贫民衣著。

    吉祥草,面朝东方结跏趺坐①,左手成定印.端身正念,发誓:“若不得正觉大道,宁可碎身,决不起坐!”

    太子初坐不久,风起云涌,下起大雨来。雨借风势,斜打太子,眼看衣裳要湿,惊动了菩提树守树的仙女,忙牵扯繁枝茂叶遮护太子。

    雨停后,却又来了魔王波旬。波旬惟恐太子得道后会败他的基业,夺他的香火,遂令众罗刹、夜叉持刀弄剑,吆吆喝喝,惊扰太子。太子安坐树下,岿然不动。任凭众鬼怪刀光剑影,凶声恶气;他眉不皱,色不改,视若无睹。

    诸魔闹哄乱腾了三日,波旬观太子不怖不恐,只得鸣金收兵。眉头一蹙,又生一计,令数十魔女,沐浴涂香,靓妆艳裳,去蛊惑太子。众魔女个个美艳风骚,熟谙风情。见太子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不禁春情勃发,将悉达多团团围住,初舞之蹈之,搔首弄姿;继而袒胸露尻,嗔笑嗲语,极尽撩拔之能事。那太子,目不斜,心不悸,瞑然静虑,惟冀望断大烦恼,得大智慧,解脱轮回之苦。诸魔女献媚邀宠三日,鬓散钗斜,一身粉汗,见太子石头人儿似的,不喜不慧,无动于衷,各自愧赦,恹恹退回。波旬无计可施,只得率残兵败将驾狂风遁回欲界六重天了。

    众魔离去,云雾消散。悉达多顿见穹苍高旷,一轮明月,皎洁如水,洒向林野;乾坤清澄,天地圆融,四极无滞,湛碧空光。太子忽觉自身通体羽化,御风倘佯于玉鉴朗星间;缥缈无藉,随心翱翔于大千世界:瞰长川如带,奇峰若谍,谷下红芙蓉寂寞开放,涧中逍遥鱼悠哉游哉。蓦然见赤日跃出,晨曦满天,光明照彻四字八极;连自家五脏六腑、乙万个汗毛孔都被涤净了。

    太子返观尘世众生,瞬间彻悟了诸苦因缘,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①正道!

    悉达多得道成佛②后,遂去波罗奈斯城之鹿野苑“初转法轮”,为曾随他修行的■陈如等五众说法。这五人听了十二因缘③、四谛④、八正道⑤,心悦诚服,拜倒在佛陀面前,口颂“释迦牟尼”——意谓“释迦族的圣贤”——愿意皈依。佛陀欣然度化其为比丘弟子,共结为僧伽⑥。

    斯时,佛、法、僧三宝具足。佛陀便携五比丘游化中天竺诸国,有摩诃迦叶、舍利弗。目连等人先后弃外道归依,弟子日众。初时,佛陀及众弟子芒鞋瓦钵,游方讲学,十分清苦。至王舍城传教时,有迎兰陀长者皈依,将其竹园献出;摩揭陀国王出资建精舍,供养佛陀及弟子。来舍卫国授道时.

    又有给孤独长老以黄金铺地,购城南祗陀太子园林,筑构斋宇,献给佛陀;祗陀也奉献园中树木,称为祗树给孤独园。佛陀居此间讲道二十五年之久。

    释迦牟尼八十岁那年,游方讲学至拘尸那揭罗城外,觉寿限将尽,把衣① 结跏趺坐——佛教坐势,两腿交叉,足心朝上。

    ①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译音,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② 佛——梵语佛陀简称,意觉者、大彻大悟智者。

    ③ 十二因缘——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生命亦是如此,其过程可分为十二十因果联系的环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④ 四谛——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谛即“真理”。四谛指苦、集、灭、道。苦谛:认为人世间一切皆苦;集谛:招感诸苦的烦恼业因;灭谛:指解脱苦果达到涅箓境界;道谛:为达涅箓之境的修习方法。

    ⑤ 八正道——即具有四谛知识的“正见”、思维四谛之义的”正思”、不作一切非礼之语的”正语”、从事合乎佛教要求正当活动的“正业”、过正当合法生活的“正命”、勤修涅箓道法的“正精进”、明记四谛之理的“正念”、心专一境察悟四谛义理的“正定”。

    ⑥ 僧伽——梵文译者,简称僧。初指四人以上僧团组织、后单指单人出家人。

    钵传与迦叶,在婆罗双林下安置绳床,枕右手,侧身而卧,语弟子:“佛法无边且永存。尔等精进勿怠慢。”瞑然圆寂。弟子大恸。法体于双林间焚化后,其舍利子为摩揭陀等八国所分,各自建塔供奉不提。

    却说佛陀涅槃①后,修了五百世的菩萨行,终证如来果身。有三身相。哪三身?——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卢舍那佛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为应身佛,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身如来居裟婆世界②,坐镇王舍城灵鹫山,享祀大雷音寺。此寺为天竺第一大道场:有五进庭院,三重外廓,殿阁堂塔,鳞次沛比,飞檐斗拱,金碧辉煌。依山取势,蔚为壮观。伽蓝殿前植菩提树、铁力木、贝叶、摈榔,四时葱茜;放生池中长女萝、薛荔、金兰、五色芙蕖,日日散香。

    如来持无上**力,靖除三界六道③妖邪魔障,掌管四大部洲轮回业报。

    其十大弟子也都——证阿罗汉果,两厢侍立;又有观世音、普贤、文殊师利等八大菩萨左右辅粥;十六罗汉、五百弟子、三千比丘、比丘尼..随佛修持。端的是“华盖金幢彩幡曳,佛子济济**弘”。

    这一日如来入法堂升狮子座说法。但见他面如满月,眉似弯弓,目露慈光,手足如绽放斐荷。乃问道:“生命几何?”诸菩萨微笑不语。一沙弥曰:

    “在旦夕间。”如来道:“你不谙佛法。”又一弟子言:“在饮食间。”如来复摇首。忽一比丘朗声道:“弟子以为,生命只在呼吸吐纳之间。”如来定眼看去,见他约有三十岁,肤白而俊秀,眉间灵气盎然,喜悦道:“尔知我法也!”问其法号,那比丘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道:“弟子拙号金蝉子。”

    佛随口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曰:“你能复诵否叩那金蝉即启贝齿,更无滞涩,一字不漏,琅琅背了一遍。如来大喜,“金蝉子,你颇有灵性,若恒志进取,锲而不舍,必成正果!”金蝉欢喜,踊跃作礼,退回大众中。

    自此佛祖几番独召金蝉子,传道授业解惑,金蝉果有慧根。不久便证了阿罗汉果。一日金蝉因侍候佛祖晚归,同室比丘妒忌之,数叩门扉不开。金蝉遂施法力,自门缝入室。众人皆惊:恐其以牙还牙。金蝉超然一晒,劝师兄弟除贪嗔之心,将那行住坐卧,都作道场,必有所获。众僧感动,以金蝉为知己,日益钦佩之。

    忽一日,金蝉子接母亲手书一封,略为:母患沉疴,恐不久于人世,亟盼睹儿一面。金蝉系独子,父早丧,母亲将其拉扯成人不易。阅信大悲,急向都监告暇①,随送信的老仆人归家。躜行几日.回到舍卫城,入宅邸,趋上房,却见母亲正坐在客厅里与娘子说话儿。施礼毕,不禁埋怨道:“家慈安康如旧,为何称病?跑折马腿也!”老夫人笑道:“我的儿,为母的想你了,故此谬递尺犊,不然你如何肯来!”金蝉想的还是修行,急急道:“既然母亲无恙,又见过面了,不孝便回寺院也!”言未讫,娘子已失声痛哭,以袂掩面而去。老夫人骂道:“痴儿忒无情无义矣!你一去便是五年,撇下这般贤淑可人的媳妇守活寡,你不心疼,我还心疼!盼星星盼月亮般把你盼来了,① 涅哭——又谓寂灭。本义指佛教徒经长期修行,达到灭除烦恼,脱离轮回, 圆满一切清静功德之寂静美好世界。为佛教最高境界。僧道士死亡也称 涅箓。

    ② 姿婆世界——婆婆,梵文译音,意能忍、堪忍。指尘世。

    ③ 三界六道——佛教认为众生所居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后来道教也 沿用此说法:欲界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

    ① 告暇——即现代所谓请假。

    夫妻俩连句体己话未说便欲走,你修的是人道还是畜生道?还不快给你娘子赔罪去!”

    金蝉原是个孝子,诺诺而退,循旧路去东庭。五载未归,天井中的亲树已高过房檐,洒下婆娄影子;满庭芳草萎,一槛春花艳,蕴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