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水浒的瑕疵(1/2)

    《水浒》虽为四大名著之一,但平心而论,也是有一些缺陷的。比如有些人物太过简略,有的事情交代不细,也不尽合理。

    比如像卢俊义被赚上梁山一节,显得十分生硬和牵强,有好多事情都是巧得让人难以置信,首先吴用拿算卦的结果来迷惑卢俊义,如果卢俊义不信这一套,又怎么办?再者梁山将卢俊义留住住了一段时间后,李固回去就告了卢俊义谋反,虽然吴用特意在李固下山时教唆了一番,说什么“休想你家主人回去”之类的话。但如果李固和燕青一样,是个忠心于主人的人,或者跟随卢俊义来的不是李固而是燕青,那全部计划不全就泡汤了?吴用又如何知道李固早就和卢俊义的娘子有私这些事?再倘若卢俊义和官府的交情非同一般,像西门庆一案那样有凭有据,有酥黑的骨殖作证的案子官方都不允立案,何况卢俊义去梁山“考察”了一番这等捕风捉影的事情?吴用的计策看来十分笨拙,可偏偏就“事事如意”,这就有点不大合情理了。

    当然,《水浒》中最大的缺憾就是前面比较精彩,可到了后面就逊色了许多。我常怀疑《水浒》一书,并非出自一人所作。打大辽,征田虎、王庆这几回是别人所写,这个大家是公认的。但我觉得水浒中其他章节也未必是一人所写。从文字风格和艺术来看,我觉得《水浒》前面写鲁智深3-7回,林冲的7-12回,武松的23-32回等最为精彩。而后面写到宋江也上了梁山后,文字和故事就乏味了许多。窃以为像杨雄石秀的故事,潘巧云等人物刻画的远不如潘金莲等精彩。这两个故事有相似性,但总觉得潘巧云的故事和前面潘金莲的故事并非一人所写。文字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像潘巧云的奸夫裴如海,书中反复称他为“海阇黎”(阇黎就是高僧的意思),但前文中写五台山和大相国寺时,和尚也写了不少,但从未用过如此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