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十回 周公瑾假途荆州道 诸葛亮辱敌芦花荡

第十回 周公瑾假途荆州道 诸葛亮辱敌芦花荡(1/2)

    鲁肃得了荆州的消息,到柴桑来见周瑜。周瑜见他兴冲冲,已有几分猜中此计成了。便问道:“子敬,此去荆州,刘备与诸葛亮恁地言语?”

    “下官按都督计策一讲,刘备、孔明皆大欢喜,深感都督一片诚意,大军到日,他们君臣亲自出郭劳军。”

    “此话当真?”

    “下官岂敢戏言都督?”

    周瑜听到这里,抚掌大笑:“哈哈,哈哈,啊哈哈……孔明中我计了!此番再不取荆州,本督非为人也!”

    周瑜恃才负气,一心要夺荆州,随即传令升帐。顿时鼓声响,聚集众将。周瑜因孔明未破其计,精神大长,越加英姿勃发。命甘宁带兵一万,先取道西川巴丘镇,听得本督信炮,立即弃舟登岸,包抄荆州,接应大军。自与韩当、周泰、徐盛、丁奉、潘璋、董袭、蒋钦、陈武八将,亲统精锐水军四万,渡江直抵荆州。二条将令发完,命众将回营各自去整饬军马,听候消息。

    周瑜选定三月底黄道吉日,传命各路人马聚集码头待命。自己顶盔贯甲,装束已毕,到内室与夫人话别。──这是老先生说书艺术的微妙之处,周瑜此去有死无生,故意安排下这个诀别的小场面。──小乔与周瑜生下二子-女,长子叫周循,次子周胤,年龄尚幼,闻得刘备和军师十分厉害,父亲数次受挫,身体一再羸弱。此番亲率重军与孔明争夺荆州,都有不祥之感。见父亲来告辞,忙扶着母亲步出迎接。周瑜到里面与小乔坐定,说道:“夫人,瑜为了荆州一郡,先送了吴侯的宝妹,瑜问心有愧。此番设下一计,名为‘假途灭虢’,誓要夺回荆州。要是不成的话,瑜有何脸面见吴侯,更有何颜在此为夫为父!”

    小乔母子四人听了这番十分决意之语;早已哭成泪人一般,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只因这是军机大事,不可谏阻。小乔泣道:“夫君正是年壮之期,来日方长,荆州早晚可取,切莫操之过急。还请善自珍重了。”说罢,母子又抱头大恸起来。

    周瑜告辞了妻儿,到堂上。手下报来,众将已在码头上等候号令。周瑜与鲁肃来到码头,水陆大军五万,纷纷跟着周瑜下船,浩浩荡荡望荆州而去。到江心,甘宁率一万水军朝巴丘镇进发。

    却说甘宁,带了众军与周瑜遥遥相望,不紧不慢向巴丘那边缓缓行去。看看离江岸渐近,忽见前面江面上扎下一座水营。营头上一面大旗高挑,却是关羽驻扎在此。吴兵进舱禀报。甘宁听说前有关羽挡住去路,手提画截,急步跨到船头上,举起瞟远镜仔细一看,只见水营门大开,驶出一艘大号战船,船头上立着二十个关西大汉,关平站立旁边,关云长头戴青巾,身穿绿袍,端坐中央。甘宁想,久闻关云长乃是当世之豪杰,刘备军中第一号大将,我虽然见过他,但不知他的功力到底有如何高深。赵云能在百万营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不知他与赵云比起来怎样。正想着,船已驶近。甘宁放下瞟远镜,将画戟靠在身旁,双手一拱,说道:“关君侯威名远扬,如雷灌耳,甘宁在此有礼了。”

    关羽起手对他一招,说一声:“罢了。”

    甘宁见他如此傲慢,心想,你的本领到底有怎么大,我也未曾领教过,怎么一点礼貌也不懂。我甘宁是江东一等上将,若要较量起来,也未必见你怕!况且你们汉军不谙水战,更应谦让一些,却对我摆出这么大的架子。甘宁只因身负重任,只得耐住心头之气,强颜欢笑,问道:“君侯在此何干?”

    云长想,别装聋作哑了,明明是奉了周瑜的命令,要偷袭荆州,反而问我在此干什么。便厉声喝道:“甘宁到此何事?”

    甘宁听周瑜说,诸葛亮不知是计。现在见关羽拦阻去路,以为路上偶然相遇。心想,久闻关羽熟读《春秋》,知书达理,怎么初次见面就这样不客气,可见得也不过徒有虚名,华而不实。答道:“末将奉了周大都督之命,带兵攻伐西川巴丘。请问君侯缘何在此?”

    关云长撩着美髯,朗声道:“西川五十四州之地,能攻易守。尔些些人马,莫说攻伐巴丘,若能得西川一寸之地,关某削发为僧,永不为将。”

    甘宁想,我与你索不相识,什么时候结下的冤家,却老是这样对我竖眉瞪眼?真是岂有此理!要是我们确是去攻伐西川,被你这般横批竖剖,岂不要倒尽锐气?姓关的你有多大的能耐,竟敢如此肆无忌惮,我倒要与你比试一下,领教一下你的大刀的厉害。甘宁操起画戟,指着关羽道:“君侯请让路,免伤和气;要不然,莫怪本将手中家伙无情!

    关羽见他说话生硬,嗓音拔高,知道已被自己激怒。便从座上抬身,双手抬平。关西汉送上龙刀,撤走坐椅,一齐退了下去。关羽手握刀杆,刀钻在前,刀头在后;前高后低,拖在甲板上。怒视着甘宁道:“姓甘的休得口出狂言,你若能胜得关某的龙刀,便放你过去。”

    甘宁到底是东吴名将,虽然与赵云交战连招不利,但还是小有威名。今日遇到了关云长,一点不容情,心中之怒早已遏制不住。传令战船靠上前去,起手中的画戟对关羽面门刺上去,叫一声:“关君侯看戟!”

    关羽见一道白光迎面而来,不慌不忙,窥准他的戟尖,用钻子使劲一枭,喝道:“且慢!”

    只听得“当啷”一声。甘宁受到如此神力,哪里还抓得住,直荡地荡开去。关羽收转龙刀便向甘宁的颈项之上一刀砍去,叱道:“去吧!”

    甘宁见大刀劈来,来不及收回家伙,头向下疾速一低,只听得刀声嚯嚯,贴着他的额头横扫过去,正巧打在他的头盔上,盔带迸断,头盔向后飞去。甘宁“啊”地叫一声,往后倒退几步,惊出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与关羽不论在气力上还是武艺上,相距很远,不是他的对手。称道:“君侯好身手!”转过身便喊道:“速与我返舟而归。”

    甘宁想,既然都督此计已被孔明识破,荆州必有准备,此处关羽阻截,不如让我速速追赶都督,将这个消息告知。甘宁领了一万水军往荆州而来,此话后面再提。

    却说周瑜带了四万水军,无数战舰往荆州进发。不一日,赶到了荆州码头。总以为刘备君臣要在此迎接,不料人影全无,鸦雀无声。鲁肃见此情景与刘备所说不符,觉得大势不妙,提醒周瑜谨防中计。但此时的周瑜头脑发昏,一味只有荆州,至于是否有这个可能,他根本不考虑。心想,鲁肃与我讲过,刘备君臣亲自出城劳军,恐怕在城外迎接大军。便传令登岸,周瑜和鲁肃,以及众将都骑上马背,待水军都上了岸,跟了都督一齐往荆州拥来。到荆州城外,周瑜见城门紧闭,吊桥高扯;城墙上,挡箭牌密密层层,中间挑着两块大白布。周瑜看到如此情景,方才确信自己又受了孔明的骗,心一横,决心孤注一掷,与孔明决个雌雄。遂命弟兄们叫门。

    “呔!城关上听了,我家大都督在此!”

    喊了半天,竟象一座死城,没人应个声。忽听一声炮响,“当!”城墙中间的挡箭牌被人收去,露出一排精壮汉军来。中央站立一将,银盔银甲,浑身雪白,乃是赵云。周瑜向上拱手道:“城关之上赵将军,本督有礼了。”

    赵云也施了一礼:“周大都督,末将在此还礼。”

    “赵将军,前番鲁子敬与诸葛军师言明,本督替皇叔取西川,然后掉换荆州,只是要皇叔应些粮饷。诸葛军师言道:‘雄师到日。远迎犒劳。’如今本督率军到此,缘何不见皇叔和军师?”

    赵云听了哈哈大笑,心想,你还在白日做梦呢。施这种诡计,能瞒过谁?这里满城百姓尽都知晓了。说道:“大都督,我家军师无脸相见于你。”

    周瑜想,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难道他舍不得这些钱粮,所以没脸见我?还是他知道是计,却识不破此计?问道:“此话怎讲?”

    “大都督这条‘假途灭虢’之计,三尺顽童也难蒙骗,怎能瞒过我家军师?我家军师与都督乃是敌国之交,都是小辈英雄,当世豪杰。如今都督用此可怜的小计,倒尽了我家军师的体面,不值得亲自出城劳军,只得避而不见,命末将在此传言,请都督速速回去,免致威风扫地。”

    这一番说话,听得周瑜头发昏,眼发花,在马上摇摇欲坠。心想,诸葛亮此人好刁猾啊!明知这是计,他却装得不知,将计就计,把我骗到荆州来当面羞辱一番,叫我进无门,退无路,左右为难。数年来,只闻江东小辈英雄之名,不想如今出了个诸葛亮,本领在我之上,一世英名将毁于他一人身上。想到这里,怒气交加,只觉得喉咙口一阵腥痒,知道又要吐血了。周瑜挣扎着强打起精神,这才压住了这口血。周瑜想,反正我的才能不及孔明,既然来了,一不作,二不休,破罐子破摔,死在他的手下也不算屈死了。正要传令攻城,只见一人打着令字旗,到马前报道:“报禀大都督,离此不远,刘备与诸葛亮在山上饮酒。”

    周瑜得报,暗喜:机会来了。他们君臣一直喜欢在大战时到山上饮酒,今日我正要找他们两个,不在城里饮酒,却在山上寻欢作乐,真是找死。我这里有四万人马,只要把这座小山团团围住,看他往哪儿逃!周瑜传令大队往山脚边去。抬头见山上扎了一座篷帐,帐中摆着一席酒菜,桌上设下一盘残局,他们君臣两人一边饮酒,一边弈棋。帐外竖着两面大白旗,在微风中好象有气无力地摇晃着。周瑜想,这里不办丧事,怎么荆州城上和城外山上都挂白旗呢?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原来,这是诸葛亮见周瑜为了荆州,数次吐血,劳心耗智,已知他不久人世了。故而,用白旗影射周瑜的死。从今日开始挂起,一直要到周瑜真的死为止。所以周瑜今番出兵,所到之处,总有白旗出现,显得十分凄凉和悲哀。周瑜想,孔明真是奇才,临阵不慌,我四万大军开来,他竟象没事的-般。传令大队停下,周瑜点马上前几步,朝上面行礼道:“啊,刘皇叔、诸葛军师,瑜在此有礼了。”

    孔明早已见数万吴军朝这里来,听得周瑜在山下施礼,传唤道:“来,将残局收过了。”

    “来了。”从帐后跑出一个汉军,头上戴着刘家号帽,身上罩了一件马夹,胸前和背后都有一个大“周”宇。见此人生得倒还算清秀,人也较机灵,手脚麻利,上前将棋子分黑白放进两个棋盂内,又将棋盂放入棋枰,有条不紊。不料端起棋枰的时候,两手一侧,棋子都翻了出来,满地都是。孔明摇摇头道:“尔虽精明,却不顾全局,前功后弃。与我退下了!”

    周瑜与鲁肃在山下看得清楚,都不明此意。心想,刘家的侍从怎么穿“周”字衣?撤去这么一盘残局,又何必这样讲究呢?两人又抬头见这个手下退了下去。

    孔明不时注视着山下的这两个人,见他们对此很觉好奇,又传唤道:“来,与我将残局收了。”

    “是。”从帐后又跑出一个汉军,虽然装束与刚才的完全一样,但马夹上的字却是一个大的“鲁”。见此人面貌并不俊俏,却步履稳健,老成持重,先撤走了满桌的碗盏,后又拾起地上的棋子,稳稳当当收了进去。虽不及前一个动作敏捷,倒也没有可指责之处。孔明连连点头,说:“能干啊能干,可托付重任!”

    周瑜和鲁肃看到这里,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孔明用此小技来讥笑我周瑜,称赞鲁肃能干。周瑜想,鲁肃确实能干,我一向重用他,但说我周瑜不及他,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其实,周瑜还是没有理解孔明的用意。孔明今天做这么一出戏,还是想同周瑜和好起来,提醒他要顾全大局,孙、刘两家目前这种僵局一定要改变。鲁肃的做法是对的,你若不听忠言相劝,临终要将江东重任托付他。周瑜没想到这一点,到了芦花荡后,方才大彻大悟:原来孔明的话乃是肺腑之言。

    孔明这才起身走出篷帐,向周瑜彬彬一礼道:“亮见大都督。”

    “啊军师,本督不避风尘,兴兵到此,却不见钱粮劳军,你君臣二人倒躲避在这里逍遥自在,失信于天下也!”

    “都督,休要自欺欺人。想必子龙将军早已有所奉告,小小诡计,焉能瞒得本军师,亮观都督印堂之中黑气森森,气色不佳,请速回柴桑,尚可与尊夫人见上一面,迟则悔之莫及!”

    周瑜想,好哇!当了这许多人的面,你竟敢诅咒我,说我面无人色,真是不择手段!便传令:“韩、周二将,与本督冲上山去,擒捉他们君臣二个!”

    韩当、周泰拍马而上。忽见孔明将羽扇招动,左边一声炮响,杀出长沙黄忠,金刀挡住两员吴将。周瑜命徐、丁二将冲锋,二将跃马当先。孔明又将羽扇一招,右边炮声响处,杀出义阳魏延,锐不可当,敌住二将。

    鲁肃听得孔明的说话,深以为是。心想,当时我便料着孔明必知是计,都督不信。刚才又说周瑜的太阳穴中黑气森森,这是死亡的预兆。当然,这并不是说都督必定要死,意在劝他幡然醒悟。鲁肃侧着头朝周瑜的面孔看去。

    周瑜见鲁肃端详自己,果真信了孔明的话。心想,你这个踱头最喜听孔明的妖言,孔明放的屁,也是香的。我周瑜年纪轻轻,虽患有咯血之症,但精神还爽朗着昵,目前还不会死。周瑜心里埋怨着鲁肃,两眼注视着前方。见四将渐渐退却下来,又命潘璋等四将上去助战。山前顿时刀枪声,吆喝声响成一片。忽然后队喊叫起来:“不好唻,赵子龙来啦……”

    周瑜听说赵云杀到,十分惊慌。心想,要是赵子龙杀到,我们腹背受敌,一个都逃不了。他不敢恋战,传令退兵。却又不见后队厮杀,心甚疑惑。其实,赵云并未出城,只是命令几队汉军,扯了他的大旗,出城扰乱吴军后队。后面的人看见大旗飘来,以为赵云杀出城来了,吓得惊叫了起来。等周瑜收兵,他们又进城去了。周瑜赶到后队,见赵云依然站立城关之上,只觉得浑身软弱无力,暗思:你孔明说我用的“假途灭虢”之计,我偏不认帐,就带着这些人马去攻伐西川,看你还有什么说法。因此,他传令退往江边。行不多远,见江边一队人马弃舟登岸,向这里奔来。近前一看,却是甘宁。见他发髻高挑,神色慌张,忙问:“兴霸与何人交战,弄成这等模样?”

    甘宁说:“都督,咱们速速回去吧!”

    周瑜想,这是怎么回事?象中了邪似的,失魂落魄。喝道:“兴霸何出此言?”

    “都督之计,诸葛亮尽行知晓的了。”

    “何以见得?”

    “小将正往巴丘而去,途中关云长扎营阻挡,出言不逊,实是气人!”

    “姓关的说些什么?”

    “他道,‘些些人马,莫说攻伐巴丘,若能得西川一寸之地,关某削发为僧,永不为将’。小将与他交战,被他一刀撩去头盔。小将料难过去,诸葛亮定知此计。因此,赶来报信都督。既然诸葛亮已知是计,必有重兵埋伏。还是暂且回转,徐图良策。”

    周瑜今日到此非止一气:赵云羞辱,孔明诅咒,关羽骂詈。荆州未能取得,却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又见甘宁狼狈逃来;五万大军,如同纸人一般,不堪一击。不觉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同孔明斗到现在,已觉智穷谋尽,无法再斗下去了。想到自己过去何等荣耀,江东六郡唯我独尊。自从孔明出山,我连连失利。因此,只得埋怨老天太不通人情,将自己逼到这个地步。说罢,头摇了几摇,咽喉中发出阵阵异乎寻常的声响,脸色似白纸,嘴一张,一大口血喷了出来,身体向后一仰,倒了下去。众将要紧上前扶住,急呼:“都督醒来,大都督醒来!”

    叫了半晌,周瑜才“哦”的一声,悠悠忽忽苏醒过来。从今天起,周瑜血不住口,三步一小口,五步一大口,直到死亡。鲁肃见周瑜这个样子,急得不得了,一边呼唤,一边在想,孔明说他黑气森森,真是有道理。都督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形容憔悴,不见得会满面春风吧。又患了咯血症,一动真情,当然要毙命的。还是趁早回去精心调养,以后再说吧。所以在旁谏劝:“都督,以下官看来,收兵回去吧!”

    周瑜这次吐血,非比前二次,但觉神思恍惚,人体飘荡不定,知道自己难以回转了,旁人的谏劝他充耳不闻。决定在临死时,再与孔明斗一斗气。便咬牙切齿道:“诸葛亮啊,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誓取之!”说罢,吐血不止,昏厥过去。

    众将见周瑜不停地吐着血,还执意要去攻打西川,知道难以劝转,倘然有人逆拂他的旨意,死得更快些。因此,大家都只得听从将令,拥着周瑜到江边下船,往巴丘进发。战船密密层层排在江上,依次缓缓而行。周瑜坐在中舱,不时看着窗外,果然是向西川而去,方才放心。鲁肃与众将环绕周围,给他拭血扶住。突然。后面传来阵阵金锣,一排战船疾驰而来,报禀老都督程普到来。

    程普奉吴侯之命到柴桑去探视周瑜的病情,途中闻得都督箭疮已渐平愈,身躯无事,亲率众将及五万水陆大军,去夺荆州。星夜驰回南徐,具言其事。孙权深恐周瑜恃一时之勇,与诸葛亮以命相搏,即令程普引一万大军接应。程普日夜趱程,今日将近荆州,见无数船只向西川而去,料是周瑜,又追了几个时辰,此时方才追着。跨上周瑜的大船,进得中舱,见周瑜靠在椅子上,脸无血色,双目无神,气喘吁吁,铜盂内一片殷红。知道周瑜又受了孔明的气,旧病复发。上前见礼:“都督在上,程普有礼了!”

    周瑜听得程普的声音,打起精神问道:“老都督缘何在此?”

    “程普奉吴侯钧旨,率兵一万,在后接应都督。都督不攻荆州,意欲何往?’周瑜就将孔明如何言语欺人,关羽如何藐视江东,赵云如何盛气凌人一一告知。说道,“请老都督相助本督一臂之力,合兵共取巴丘,以雪江东之恨。”一边说,一边又咳出几口血来。

    众将捶背的捶背,撸胸的撸胸,忙了一阵子。鲁肃对程普眨眨眼睛,示意着不能逆他的意。程普怎不知道周瑜的脾气,见鲁肃暗示自己,忙说道:“都督,诸葛亮言之过份,程普怎敢袖手旁观,定然相助都督进取巴丘!”

    船只逶迤而行,到傍晚时分,手下送来晚餐,鲁肃和众将谏劝都督,多少要吃些东西。周瑜只是摇头,仍是滴水不进!众人见他不吃,哪个还有心思吃得下,都陪着他不吃。突然,船首传来“锵咚锵咚”的锣鼓喧闹声。周瑜侧转耳朵听了一会,问道:“众位,哪来的锣鼓之声?”

    有人进舱报来,前面不远处,有一条小船;船上悬灯挂彩,刘备和诸葛亮在船上饮酒取乐。鲁肃想,诸葛亮啊!都督如今已是奄奄一息,被你气成这个样子,你还要来纠缠不清;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鲁肃又怕周瑜听了动怒,忙叱退手下,到周瑜身旁安慰道:“都督,谅刘备君臣奈何我们不得,由他便了!”

    此时周瑜不能听到“诸葛亮”三个字,一听见,便怒气填胸。如今又得报诸葛亮找上门来,哪里还按捺得住。传道:“来,与本督出舱观看。”

    周瑜说着,就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众将抢步上前搀扶,踉踉跄跄一路往舱外而来,不一会已到船头。周瑜朝前面小船上一看,花花绿绿,闪闪点点,刘备和诸葛亮正在谈笑,两旁还有两面白布旗挂着。周瑜十分敏感地想起,这白布就是为我张挂的。顿时怒火上升,问道:“哪位将军上前,生擒刘备君臣!”

    甘宁应声道:“末将愿往。”

    甘宁明知捉不住诸葛亮的,但为了使周瑜的病体转危为安,欣然领命。他带了一队水军,跳上小船,抽出腰中的两柄短戟,站立在船头上,水军们划动双桨,奋力追了上去。不消片刻工夫,两船离得已近。甘宁喊道:“刘备、诸葛亮慢走,甘宁来也!”

    甘宁叫罢,对前面一看,刘备和诸葛亮理都不理他,只管自斟自酌,有说有笑。命水军紧划几桨,疾似飞箭,离前面的船已不满三丈水面了。甘宁单手握双戟,两腿微屈,身体前倾,后足一踮,身子正要腾空蹿到前面的船上去,忽觉得自己的船一动不动,停在原来的位置上,知道情况不妙,要紧双脚落地。幸得他船上功底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