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十三回 太史慈单枪镇黄州 曹孟德三军投彝陵

第十三回 太史慈单枪镇黄州 曹孟德三军投彝陵(1/2)

    曹操听到炮声、杀声,正不知杀来多少人马,又是何家兵将?心想,周郎果然精通韬略,处处把守,一步都不让我站定,我刚要吃点东西,他又杀到了。

    那末,来的可是东吴军队?一点不错。怎么会来的呢?那就要回过头来交代一下周瑜此人了。

    大都督率领自己的大队回到赤壁江边,命令收兵。传令兵四下出去鸣金传令。各路人马散在各处,都在寻找功劳,一下子哪里能够收拢回来,只是陆陆续续到赤壁江边见都督交令。徐盛、丁奉离此较近,听得都督传令收兵,先来见都督请罪,便将方才诸葛亮和赵子龙的船途经赤壁,抢劫我们战船,自己无力抵抗,只得弃船逃上岸来,战船全部被他们掳掠一空的情形,如实告禀。

    周瑜闻言,闷心一气:诸葛亮啊,你口口声声“孙刘联合,共破曹兵”,打曹操时不见你一兵一卒,反而把我们的战船全部抢光,我要回三江口都回不去了。──早就说过,诸葛亮何止三气周瑜,六气都不止呢!

    正在此时,马忠、吕范带了六千兵、八十号大船来到赤壁江边。对都督讲,甘将军把粮队攻下之后,被诸葛亮派来的两个自称为严州解粮官将来全部偷光;甘将军追上去,半路之上又被诸葛亮和赵子龙拦住,他们人多势众,故而无法夺回。

    过不多时,甘宁也怏怏而来,又将前情赘述了一遍,并说,借东风的令箭没有收回,被诸葛亮钻了个漏洞,带回了樊口山,而你大都督却忘得一干二净,致使一百七十万石米被毛、苟偷空。我到乌林去劫饷银车,又遇上了赵子龙,四百辆车子被他全部夺去,额上还中了他一枪。甘宁把碰到三个假赵云,自己无法辨清的事就隐而不提了。甘宁说到这时,脸上似有忿恨不平之意,从靴统中抽出那条令箭,说,我打了个半夜又半日,杀得精疲力竭,险些送掉性命,所得的战利品难以计量,却统统用来换了这根东西。“大都督请看。”

    周瑜听他话中有气,语中带刺,言下之意:人家死人还看口棺材呢,你身为大都督,连这么重要的一条密令落在外面都不知道,就象死人多口气!周瑜听了此话,又是闷闷地一气,一直功夫已经连气两次,而且还要受自己人的气,真是“耗子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但归根结蒂,这些气都是因为诸葛亮而发生的。大都督咬牙切齿地暗下决心:待我收拾队伍返回三江口之后,再与你诸葛亮算帐!所以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并不急于班师去见孙权,目的就是要与诸葛亮决一雌雄,以泄心头之恨。直到芦花荡受了第三口气,吐血而亡,始终未能与孙权见上一面。后书自有详述。

    忽然探马报道,曹兵向黄州撤退,在半道上停队扎营。──他们以为这座营头是败兵刚刚扎起来的呢。

    周瑜想,诸葛亮虽然抢我的东西,但曹操的退兵路线倒是被他算准的,现在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幸亏他及早提醒我,叫我请吴侯率兵围攻合肥,并派大将镇守黄州桥,否则,被曹兵退进合肥,事情就麻烦了。不过,方才甘宁、吕蒙言道,曹操已经投火**而死。那末,现在的黄州道上只有残兵败将,我就不必亲自提兵前去了,只消派数员大将去追剿一下就足够了。问左右道:“哪位将军前去追袭曹贼的残兵败将?”

    “末将韩当愿往。”

    “周泰同往。”

    “二位老将军带本部三千兵卒,袭扰曹兵,将其赶走,不必穷追。”

    二老奉令,立即出发。追到此地,果然遥见一座曹家的营头,便鸣炮擂鼓而攻之。

    曹操的饭碗脱手,跳起身来,问道:“哪位将军上前抵挡一阵?”

    有谁去呢?大家的肚子饿得支撑不住,都没有了斗志,只有马延、张页是生力军,从旁挺身而出──“丞相放心,待末将等上前抵敌。”

    “二位将军当心了!”

    马、张二将带三千兵去迎战。曹操见他们一走,立即命令其余人马弃营丢寨,速向黄州撤退。

    大家为保全性命,也顾不得肚子饿了,立即丢下了还未沾唇的大米饭,跟着曹操一齐奔逃。

    马延、张页二将出营寨,一见韩当、周泰两位老将军,喝道:“来将住马留名。”

    “大将韩当、周泰。贼将留名。”

    “马延、张页。──放马。”

    四将分成两对。马、张哪是韩、周的对手,未经几回,韩当刀劈马延,周泰力斩张页,三千曹兵抱头鼠窜。才老奋勇当先,带领弟兄冲进营去,见曹兵曹将都已逃光,营内地上锅碗狼藉,遍地都是被抛洒的白米饭。除了刚才做饭烧掉了几千石粮食外,其余还有九万多石大米堆积在那里。二位老将军就命手下把这些粮车推回去。──周瑜花了那么大的血本,这些粮食就算是他绝无仅有的一点收获,做了一次万本一利的蚀本买卖。那些没有来得及吃的饭,成了野鸟和野兽争食的美餐。当然,韩、周二人万万没有想到曹操会从死里逃生,混在乱军队里仓皇逃窜,否则一定会率领得胜的三军乘胜追击的。他们遵循都督“不必穷追”的吩咐,勒马回赤壁交差。

    周瑜收兵回转三江口,按下不说。曹操带了残兵败将,仍然饿着肚子匆匆往合肥退去。傍晚时分,逃至一个所在,前面一水阻隔,河上一座桥梁,此地便是黄州桥。丞相回顾赤壁一仗,竟象做了一场大梦,一日一夜之间,水、陆、粮三座大营全被大火烧尽,自己三番遇难,险遭擒捉,但都逢凶化吉,安然脱险。心想,现在只要一过黄州桥,就可以直抵合肥了;到合肥站住脚头,不消半年,整顿旗鼓,我重新兵驻赤壁,再与周郎见个高低,报此大仇。想到其间,顿然精神倍长,不觉扬声大笑:“嘻……哈……!”

    众文武不解:败到这般地步,惊魂还未定,你倒还笑得出来,我们都快急死了!因此问道:“请问丞相,为何发笑?”

    曹操指着前面的黄州桥,对两旁说:“列公,前面便是黄州桥。常言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倘然周郎遣一良将镇守桥梁,老夫千军万马也插翅难飞。如今并无一兵一卒,老夫与尔等安然过桥,直往合肥,便可重整旗鼓,报此大仇。岂不令人喜出望外?哈……!”

    文官武将想,话倒不错,周瑜的确少算了这一只棋。所以大家以手加额,暗暗庆幸。

    你们高兴得太早了!桥对面的树林中早有人马候着你们呢。树林口的吴兵爬到树上了望,见赤壁方向来了无数军队,前推后拥,杂乱无章,为首的是相貂红袍的曹操。便立即下树进林子禀报。

    在树林中的一片小小的空地上,一员大将身坐行军皮榻,浑身赤蜡焦黄的金盔金甲,连面色都是黄的。此将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字子义。今年三十二岁,武艺超群。早年曾与孙策大战过一场,“太史慈决战小霸王”,素有威名。现任江东陆军先锋,是东吴第一号大将。此刻他正坐在皮榻上闷闷不乐,“唉!有勇之将守此无用之地!”他想,按我的本领,应该让我到赤壁去捉曹操,那才是用武之地。而都督却把我安置在这个荒凉的角落里,有劲使不上,看着别人捞取功劳,自己在这里无所事事。说什么曹操要退到这里来的,怎么会来呢?我已经整整守了一昼夜了,连曹操的影子都不曾看见。真是守侏待兔,糟蹋人才!

    一旁的心腹小兵见他不时地向林外张望,显得十分焦躁不安,安慰道,周都督派我们守在此间必有道理。能把曹操挡住,何悉没有功劳。既然都督料定这老贼要来,那一定会来的。

    话犹未了,哨兵进来禀报:“报禀太史将军,曹操这老王八蛋带领残兵败将向此退来,离黄州桥不远。请太史将军定夺。”

    太史慈想,果然不出所料,曹操果真来了,那一定要将他拦住,顿时精神百倍,一个鱼跃跳到地上,整顿盔铠甲胄,一声吩咐:“带马扛枪。”

    手下带过黄骠马。子义将军踮踏镫飞身上马,手捧金枪:“点炮!”

    “当!”一声炮响。

    太史慈将马一拎,扫出树林,冲上黄州桥,扣住马匹,在桥面上立马横枪,一双怒目射向曹家兵将。三千吴兵执弓搭箭,排列在桥墩下、河岸旁,严阵以待。

    曹操和众文武正在庆幸可以脱离虎口,有点忘乎所以。猛听一声炮响,顿时愣住。抬头朝前一望,河对岸树林中杀出一彪吴兵,一员大将扫上桥面扣马,大旗上清清楚楚书着两个大字:太史。曹操已经明白,来者定是东吴名将太史慈。有人总结说,曹操赤壁大败后,路上只能哭、不能笑,一笑就要笑出事情来。这是第一笑,笑出个太史慈,彝陵道笑出个赵子龙,葫芦谷笑出个张飞,最后在华容道笑出关羽来。这叫仰首一笑百事生,三军刀斧无颜色”。其实,这只是说说罢了,这是说书的艺术夸张而已,不笑也有伏兵的。如今曹操想,桥梁已被扼住,过不去了。但吴军总共只有一员大将,还不要紧,只要设法把他骗下桥来,我的大将多,把他团团围住,我就可以趁人不备溜过桥去。曹操一转三角眼,立即想出一条调虎离山计。便对文武道:“列公,尔等在此等候,老夫上前将他诱下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