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八回 公覆单鞭三番擒曹 文远扁舟一箭救驾

第八回 公覆单鞭三番擒曹 文远扁舟一箭救驾(1/2)

    曹操正在连连呼救,忽地来了一员大将。

    “ 丞相,不必惊惶,末将来也。”

    曹孟德站定脚步,回头一看,啊!只见来了一个一只耳朵的大将,而且左耳处一团血红。心想,这不就是刚才在将台上被我一剑削掉耳朵的人吗?怎么他不记前仇,第一个来救我呢?曹操一时激动不已,呆在那里。

    吕虔跑到孟德面前,打躬道:“末将吕虔救应来迟了。”

    “吕将军,老夫此番回归皇城,定在驾前表奏将军加官晋爵;老夫与将军同生共死!”

    吕虔想,算了,耳朵都割下来了,到现在再讲这些话,也太不必了。“丞相,待末将保护丞相速速离开连环舟!”

    “老夫两腿发颤,难以迈步。”

    子恪想,这也难怪,这种火攻我们大将见了都有点胆颤股栗,从来没有遇到过,你怎么会不怕呢?那怎么办?一动脑筋,有了。他转过身去,背对曹操,两腿半蹲。道:“丞相,待末将背驮丞相寻找小舟登岸。”

    曹操想,吃败仗吃得如此狼狈,骏马不骑,骑大将,象小孩一样“妈妈驮”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他只得俯下身子往吕虔的背上一扑。

    吕将军双手把他的大腿一钩、一托,迈步向前而去。说,我在下面跑,你在上面指挥,看到什么地方有小船,就叫我往什么地方跑。曹操应诺。吕虔便背着曹操冲到连环舟边上,沿着边缘一路奔跑。

    曹孟德在背上睑大了三角眼对江面仔细搜索。心想,只要能找到一条小船,跳下去,就可以脱离虎口了。跑了一段路,曹操突然发现下面有一条小船,离开连环舟不远。连忙拍拍吕虔的肩膀道:“吕将军,那旁有一小舟。”

    吕子恪站定身躯,顺着曹操所指方向望去,果然有一条小船泊在那里,离开连环舟不过三丈左右。便立即奔了过去,再对曹操招呼一声:“丞相,当心了。”说着,两足一蹬,背着曹操就往小船上一跳。

    两个人都是瞎猫拖了死老鼠,也不看看清楚这是一条什么船。这是黄盖的船哪!两位老兄跳到了江东船上还懵然不知。

    小船上的二十五个吴兵都聚坐在船艄上观火聊天,等候老将军的消息。突然觉得船头上“咚”地一响,船艄向上一翘,大家还以为是黄盖回来了呢。要紧呼唤:“老将……”--要想说,老将军,你回来啦。不料,“老将”二字刚出口,一看不对,船头这个人长得不得了,而且胸前还有一个脑袋,不禁吓了一跳。因为事先一点没有思想准备,加上逆光看人,所以一下子看不清楚,还以为从江面跳上来的怪物呢。定神一看,才看清原来是两个人接一起来的:下面一员曹将,背上驮一个胖子,头戴相貂,身穿蟒袍,三角眼,阿胡子。吴兵已经知道驮在背上的这个人了。心想,呀,是曹操嘛!怎么跑到我们的船上来了?大家又惊又喜,一时竟不知所措了,你对我看,我对你望:怎么办?怎么办?大家都没了主张。

    吕虔还毫无察觉。吩咐道:“弟兄们,丞相在此,速将舟船驶往江边。”

    吴兵们一听,果然是曹操。暗想,我们虽然没有本事捉你,但是要我们来救你也不见得。所以大家只当不听见,看他们怎么样。

    吕虔觉得奇怪,怎么这些小兵如此胆大包身,见了丞相竟敢不理不睬?我下了命令,他们只当耳旁风?

    到底曹操经验足,已经发觉不对了。因为他现在的位置高,有一样东西正好碰到他的脸上。曹操想,什么东西在头上拂来拂去?头略带侧向上一看,一面三角的杏黄的旗在东风中飘动。丞相伸手抓住旗角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江东粮队官黄”。再对这班小兵身上的号衣一望,背上一个“吴”,胸前一个“孙”,下面还有“三江口”三个字。这下曹操又急了,两条腿象骑马似的在吕虔腰间扇来扇去:“吕将军,你误登了吴舟了!”

    “啊!”

    吕子恪被他一提醒,再对这班小兵身上一看,果然是江东兵。心想,糟糕!怎么跑到了敌人船上来了?幸亏是丞相自己叫我来的,否则他要以为我是为了报一剑之仇出出卖他呢。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现在怎么办呢?吕虔对曹操看看:我们太慌张了,上了敌船还不知道呢。子恪的两只眼睛对船上一扫,只见小兵,不见大将。心想,不要紧,他们不敢上来捉丞相的。那末,既来之,则安之。现在要一条船是何等困难!不妨以错为错,吴舟就是吴舟,只要能把丞相救上岸去,什么舟都可以。子恪打定主意,一手托住曹操,一手搭上剑柄,愣眉暴目对吴兵厉声喝令:“速将舟船划往江边,违抗者立斩!”

    江东兵想,黄老将军啊,你何必到连环舟上去苦苦追寻呢,他自己送上门来了,我们小兵没法子呀!你在这里多好啊!现在我们看得见,捉不到,而且还要叫我们把他送到江边去。要是不送吧,那个家伙毕竟是个大将,动起手来,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往水里跳吧,那条船就要被他们抢去,等一下连你都回不来了。送他去吧,心里实在不愿。怎么办?二十四个小兵的目光都对队长看:现在只有听你的了,到底划不划?

    队长对大家使个眼色:划!捉不到活曹操,捞一具全尸也是好的。

    吴兵都心领神会,默默点首,操起板桨,掉转船头就划。划了不过三、四丈水面,队长把手一挥,二十五个人全都往侧靠去,脚下同时用力一蹬,骂一声:“去你妈的蛋!”小船“咕隆咚”翻身。

    吕虔感觉船身向外侧去,人也站不稳了,知道情况不妙,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背着曹操“唿隆通”翻身落水。

    吴兵个个都是好水性,在水里象鳌鲦鱼一样活灵。浮出水面,肩膀向上一掮,小船又“咕隆咚”翻了过去,大家一跃而上,又都回到了船,动板桨,划回老地方。身上都湿透了,不会冻死吗?放心,旁边有那末一只大“火炉”,非但不冷,而且还暖烘烘呢。正因为这里火势小,又在上风处,否则,距离三丈是根本呆不住的。吴兵们一边烤火、烘衣,一边还在高声谈笑:“哈哈!把曹操这老王八蛋下了汤团,真有趣!”

    “这下他肯定活不成了,等会儿去捞尸吧。”

    曹操跟着吕虔跌下长江,心里很清楚,到了水里是不能开口的。可是这嘴巴不听使唤,不由自主地想叫一声啊呀,不料啊字还未出口,“咕嘟”一口冷水已进喉咙。水火无情,别说你是相爷,哪怕是皇帝,到了水里也要请他喝的。曹操透一口气,呛一呛,再要想屏住不透气哪里行,越屏气越急,最后,嘴一张,“咕嘟咕嘟”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可两条腿还拚命地钩牢吕虔,双手紧紧抱住头上的相貂,生怕被水卷走,因为乌纱帽最要紧。

    吕子恪的水性虽然一般,但好在离连环舟并不远,浮出水面后,便背着曹操拚力游到连环舟旁。他一手抓住铁索,一手把丞相托起来。此时他已经气喘吁吁,精疲力尽了。心想,再要我游一步我也不行了。你要活命,自己也要拿点本事出来,光靠我是不行的。

    曹操毕竟是带兵出身。那个时代的统帅,多少都要有点武功的。何况是在生死关头,平时不大可能办到的事,此刻办不到也要拚一下了。曹孟德双手抓住铁索,一步一颤地挺了上去。

    你刚刚跨上连环舟,小船上的吴兵就看见了。他们惊呼道:“嗨!这老王八蛋没有淹死,爬上去了!”

    大家连忙探弓搭箭--水战的武器以弓箭为先,所以每个小兵身上都带着,而且系得很牢,即使落水之后也不会丢失的--但已经慢了,曹操的脚刚踏上连环舟,就往浓烟之中一钻,影踪全无。吴兵们非常懊悔。再一看,那员曹将的半个身子刚刚露出水面,正要想爬上去。心想,那就射他吧。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箭头瞄准了他,高喊一声:“呔!贼将招箭哪!”

    “啪……”二十五条箭一齐射去。吕虔后脑、后颈、后背中了十余箭,一声惨叫,双手楹开铁索,“空嗵!”沉入水中……曹操的这位忠臣就这样为了救他而慷慨捐躯了。

    就在此时,黄盖回来了。吴兵们想,哎呀!真是相差一步。因此更加觉得遗憾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对黄盖说:“老将军,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老夫在四下搜寻曹贼。”

    “哎呀!你在连环舟上怎么找得到他呢?”

    “是啊,想必早已被人救上江岸去了。”

    “不是。他方才在咱们船上呢!”

    “哦,有此等事?”

    吴兵如此这般地讲了一遍。“你只要早来一步,这老王八蛋就可以被你生擒活捉了。”

    黄盖听后,心更加热了。思量道,原来这老贼还没有被人救走,刚刚回上连环舟?那好极了!现在李想逃上岸去就更困难了。便对手下道:“尔等依旧在此等候,老夫重上连环舟,捉拿曹孟德。”说罢,又重新蹿了上去,二上连环舟。

    曹操爬上连环舟后,刚刚走了几步,听见下面的吕虔一声惨叫,连忙站定。等了一会,不见吕将军上来,知道他再也不会来了。丞相心中一阵难过。但也只不过一阵。在目前这种生死难料的情况下,逃脱危险,保住性命最要紧的事,再伤心的事也哭不出来的。连多想一想的心思都没有,赶快寻找生路要紧。他抬头一看,啊呀!这里是个死角。因为连环舟的上层驻扎了十万马队,此地就是屯置马料的地方,大包大袋的黄豆、黑豆、夫皮等,叠成了一道四、五尺高的、又厚又长的“围墙”,现在全部起火了,便成了一道火墙,火舌蹿起丈把高,别说是曹操,就是大将也无法从上面跳越过去。曹操想,只能暂在这里呆一会儿再说了。现在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湿透了,站在这火墙边上非但不冷,而且很快就可以烘干,这倒不错。不过,烧了百万家当用来烘干几件衣服,未免代价太大了!曹操越想越气,连连叹息:“嗬哟!唉……”

    不料,你这叹气声惊动了火墙对面的一个人,真是“隔墙有耳”啊。火墙那边是谁呢?就是因为舞剑作歌而差一点被曹操杀掉的路招。他是大将,怎么也还在连环舟上,没有逃上岸呢?上回书已经提及,他被曹操那么无端绑杀,便怀恨在心,顿起了反叛之念。看到黄盖一放火,他就准备捉了曹操去投周瑜了,所以根本没打算要赶在别人之前逃跑。--曹操一生这中,要算赤壁这一仗的苦头吃得最大、最深,非但遭到孙刘两**队的联合夹击,十面埋伏,而且连自己人都要捉他。--当时将台上一阵混乱,路招跟着大家一起逃了下来。他以为,曹操肯定也在同时间里夹杂在文武当中逃下来了,便提着大刀四下搜寻这冤家对头。可是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心想,看来已经被人救上岸了。那末,我也走吧。否则,在这里被大火白白烧死是犯不着的。所以,他也在东张西望寻找小船。跑到这里一看,啊呀!此路不通。便站定身躯,在观测方向,寻觅路径。忽听得“嚯哟……”的声音,隔着火墙一看,一个熟悉的背影映入眼帘:相貂蟒袍。曹操,暗喜:好哇,原来你还在这里,而且只有一个人!冤家路狭,可风你众叛亲离,死期已到了,定是苍天借我之手,,要除却你这个奸相国贼,故意如此安排。路招隔着火墙大喝一声:“呔!”

    曹操一震,以为是黄盖来了。慌忙抬头一张:还好,是路招,救星又到了。那怎么叫我“呔”的呢?哦,大概他已经叫我好几声丞相了,我没有在意,所以他急了,故而猛喝一声,把我叫应。曹操倒想得入情入理,以为他在各处找寻来搭救自己呢。连忙招呼道:“路将军,速来搭救老夫,其功非小!”

    路招想,前者恶狠狠地骂我匹夫,要把我杀头,现在你走投无路了,又称我将军,指望我来救你。嗯!别想得太美,今天我要送你上西天!路招怒气冲冲,骂道:“呀呀呸!曹操啊,老贼!”

    曹操突然挨了这顿臭骂,惊诧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在此患难之际,竟会有人趁火打劫,谋反叛逆呢。因为曹操很善于用人,况且大权在握,即使有时无故责骂手下文武,但想到丞相与自己的知遇之恩,反而会千方百计地为曹操开脱责任。所以,他手下的文武对他都是忠心耿耿的,哪怕是投降过去的,也是如此。方才吕虔就是一个例子。因此,他的脑子一下子还拐不过弯来。问道:“你,你为何辱骂老夫?”

    “你这老贼,是非不分,皂白不辨,忠言逆耳,一意孤行。今日之祸,乃是你应得的下场,也是天意如此。如今,本将军特来捉拿于你,前去归顺周郎!”

    “啊!”

    曹操这一下好似五雷击顶,当头挨了一闷棍,根本想不到自己的部下会和自己明火执仗地对干起来,气得他浑身发抖,后悔方才没有狠狠心宰了这个逆贼。心想,追根寻源,又是蒋干这小子害人!现在的情景真的危急了,我身边无人保护,逃又没地方逃。怎么办?但是再一想,他为什么只是在墙那边骂,而不前来动手捉我呢?哦,有一堵火墙拦住了,他无法过来的。那我就不怕了。他会骂人,我不会骂?“嗨!我把你这逆贼!”

    “老贼!”

    “匹夫!”

    ……

    曹操胃口真好,现在这个时候还有精神与路招隔墙对骂呢。骂了一会,曹操也觉得没意思了。心想,这种逆贼根本睬都不用去睬他。

    就在此时,下面划过来一条小,是曹操的两个族侄,曹真、曹休。方才一片混乱,大家以为丞相总有人救的。待到逃上岸时,定下心来,互相一问,都说没有看见丞相,也不知道有谁去搭救。于是,髭大将放心不下,便重新划了小船回来寻找相爷。曹氏弟兄一边沿着连环舟划行,一边注意对上面观看。偶然间,发现那里站着一个人,相貂蟒袍,正是阿叔。连忙把小船划过来,同时高声招呼:“叔父丞相,小侄等救应来也!”

    曹操回头一看,果然来了两个救星,这下是真的了。喊道:“侄儿,快来相救老夫!”

    “来也。”

    船至连环舟边上,弟兄双双把板桨一放,“啪啪!”跳上连环舟。

    路招也看到了。他想,曹家帮手来了,在此地不可能捉住曹操了,那末快走吧,再呆下去反而要祸及自身了。好在下面那小船停在正对火墙的地方,两边跳下去都可以跳得到的。他便用刀钻一点,飞身跃上小船,大刀一放,操起板桨,划了就走。

    曹操看了又闷心一气:“嗬哟!”这家伙心狠手辣。我好不容易盼来了救星,他又把我的小船抢去了,切断我的归路。对面个阿侄看看:你们到底是来接我呢,还是来送他的?

    弟兄俩回头一望:咦!?怎么路将军一个人一声不响,划了我们的船就走了呢?“哎哎哎!路将……”

    曹操把手一挥,“不必叫唤,路招反了。他要生擒老夫,去投周郎。”

    “啊!”

    两个人傻眼了。心想,非但丞相没有救成,走了一个反贼,而且连自己也困在这里了。现在说来,这就象一个空手赤拳的人去拉触电的人一样,一个没有拉下来,反而又被拉进去两个人。

    曹操想,这一次机会失掉,看来没有多大指望了。

    恰恰相反,从现在开始,救你的却多起来了,正在一批接一批地赶来。路招刚走,下面又来了一条小船,船上站着一员大将,身材魁梧,体魄雄壮;头戴红铜盔,身穿红铜甲,手中的红铜大砍刀当作板桨,左右划动。边划,边看,边喊:“丞相何在?叔父在哪里?”

    洪钟船的喊声随风送上连环舟。曹真、曹休年纪轻,耳聪目明。循声一望,原来是自己的族兄、丞相的得力臂膀、夏侯渊。连声召唤:“兄长,丞相在此,快来相救!”

    曹操也看清了说:“侄儿,愚叔在此!”

    夏侯渊一看,丞相真还没有救上岸去,“叔父丞相,小侄来也!”

    小船划近连环舟,夏侯渊两足一蹬,连人带刀蹿上去。

    曹操吃了一次亏,门槛也精了。心想,不好,这条空船只怕又要被人抢去了!立即吩咐曹真、曹休,赶快先跳下去,我们马上就来。弟兄俩跳上小船。

    不料,夏侯渊此人的武艺是刮刮叫,惜乎太鲁莽了。看也不看个清楚,瞎天盲地向上一跳,跳到了方才路招站的那个位置上,与曹操隔了一道火墙。夏侯渊觉得奇怪起来:“咦?……”怎么搞的,过不去了!

    其实,简单得很,你只要仍旧跳回小船,再重新跳到对面去,不就解决了吗?所说这种蛮猛大将往往灵敏度不太高的,脑子一下子反映不过来;加上他以为这堵火墙大概不长的,只要绕过去就行了。地曹操招呼一声:“叔父丞相,请稍候片刻,小侄即刻过来。”说罢,提着大刀,沿着火墙腾腾腾腾往前奔去。

    那末曹操,你就安份点在这儿等他过来算了。这老贼也算是想得周到的,还偏要去硬凑阿侄的笨点子。他也提着蟒袍,腾腾腾腾一路迎上去。其实,你在半路上碰到了他之后,不是还得一起回过来吗?实在是曹操此时逃命心切,急不可待了,好象早一点碰到阿侄就可以早一点安全似的。叔侄两人隔着火墙赛跑起来了。

    夏侯渊以为火墙是不会长的,哪知跑来跑去跑不到头,不知终点在哪里。已经跑僵了,只好继续跑下去。曹操好象刚才还未尝够大火燃烧的味道,还要身历其境,设身处地领略一下火景。他想,大概要到头了吧!不料,非但没有到头,而且火墙越来越高,互相看不见了。只好用声音来联络。

    “侄儿啊!”

    “丞相!”

    “愚叔在此。”

    “小侄来也。”

    两个人好象在用无线电通讯似的,一边喊,一边腾腾腾腾跑得起劲。可是,越跑声音越轻了,最后就根本听不到了,声音消失,通讯中断,互相失去了联系。原来这火墙是成“Y”形的,到那儿分岔了,所以两人越离越远,越离越远,无法走到一块了。

    小船上的弟兄二觉得奇怪:怎么风筝断线,一去不返了?他们等得非常心焦。突然,风中传来:“乓……”金锣之声。回头一望,只见江面上黑压压地来了大批战船,不问可知,是周瑜的大队人马杀过江来了。他们想,怎么办?再不走的话,就要走不掉了!走吧,等一下阿哥救了丞相回来要没有船的。兄弟俩一商量,还是走。看来丞相一定是被阿哥救后,坐别的船走了。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随机应变,依近就近,越快越好,又不是乘航船,非要到规定的地方坐船不可。对,肯定是这么回来,否则不可能那么长时间不回来的。我们还在这里痴汉等老婆干什么?快走吧。两个家伙拆烂污了,自顾自划了小船溜之大吉。

    夏侯渊找不到阿叔,心里发怵了,一面拚命叫喊,一面高一脚、低一脚地乱跑一气。突然看见黄刺里冲出一员老将来,手执一条金鞭。看样子不是自己人。

    便喝问一声:“呔!前面此将何许样了?”

    此人正是黄盖。他听到有人哇喇哇喇叫丞相,知道曹操还在连环舟上。心想,如果曹操听到喊声,一定会答应或找寻过来的。于是,他也朝着这个声音的方向找来。现在听得后面有人喝问,连忙站定脚步,回过身来。只见一员曹将,生得虎背熊腰,手执红铜大刀,但不知是何等样人。

    夏侯渊一看此人,果然不是自己人。从其年龄、装束和使用的兵器上,已经推断出他就是江东老将黄盖。心想,你这老贼心倒凶得很,放火烧了连环舟不算,还想来捉我家丞相!我要了你的老命!“老头儿报上名来!”

    “老夫黄盖。贼将留名!”

    “大将夏侯渊。看刀!”语音未落,起手一刀,已朝黄盖当顶劈去。

    “且慢!”老将军举鞭招。

    按理说,本领是夏侯渊在黄盖之上的。但是他顶盔贯甲,拿了长武器,必须在马背上才能施展威风,现在这样步战就大大吃亏了。而黄盖却轻装扎束,一条金鞭,利于步战,本领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加上夏侯渊打不到阿叔,心神不定。他看到黄盖,就顺势劈一刀;眼见得不是几刀就能解决总是,他也无心恋战。对黄盖看看:现在不与你多打,等我救走了丞相之后,再与你舒舒服服地战上一天一夜!因此,收回大刀,返身就走。

    黄盖一心要找曹操,哪有心思和他打岔。心想,我本来就不愿意跟你打的,捉曹操要紧。等我捉住了曹操之后,再跟你稳稳当当地战上三天三夜。老将军也转身而去,各走各的路。

    夏侯渊找曹操没有找到,黄盖倒是碰上的。不过,我说书的得先把夏侯渊的一段事情表掉。

    夏侯渊没有找到阿叔,而一下子意外地遇上了四位文官:杨修、贾诩、程昱、满宠。他们怎么也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