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十六回 甘宁三江显身手 孔明将台破艨艟

第十六回 甘宁三江显身手 孔明将台破艨艟(1/2)

    周瑜思虑停当,重又拔出令箭一支。此令有千钧之重,一来授命孔明代理都督,以示郑重;二则初战败北,令箭就是罪状,唯他是问。周瑜问道:“啊!先生代理本督么?”

    诸葛亮说:“是也。”

    “那末,将令一支在此,尔长江指挥作战,须要当心了。”意思是,败下阵来军法无情。

    诸葛亮完全知道周瑜的用心,明知此事劳而无功,有罚无赏,但又不得不这样做。他心里想,照你周瑜这样用兵,肯定一败涂地。既然号令已下,令出如山,不可更改,只有我诸葛亮来化险为夷,挽回败局。如今有了大权在手,三军将士不敢不从。估计现在大将小兵将临江边,不能在此延误了!不然将士下了战船,再叫上岸来与军不利。因此先生接令在手,回答周瑜:“大都督且放宽心,亮保得大获全胜。”

    周瑜以为孔明口出狂言,暗暗好笑:死到临头还不知晓,尚且还在拍胸担保。本来,杀人一千,自死八百,也可算是大功告成。大获全胜,就是既要杀败敌人,又要我军无一损伤。料想两军对阵,互有死伤,到那时我以此来责询孔明,看他有何词说。

    其实,诸葛亮比周瑜要想得远,说到代理都督,决计不打无把握之仗,一仗而取全胜,无一兵一卒伤亡。所以,他接令便走。

    周瑜退帐,文武退出。

    鲁肃跟了周瑜进入寝帐,开口问道:“大都督,缘何应允孔明代理指挥?”

    周瑜说:“子敬,长江一败,孔明自取其祸,本督杀之有名矣!”

    鲁肃听得周瑜又要杀孔明,叹了一口气:“嗳!都督,若云取长江之败而斩孔明之首,恐吴侯担忧。”

    周瑜想,不错。我早在主人面前讲过,把第一仗作为目标,胜则战,败则回。我怎能只顾了杀诸葛亮,却忽略了整个大局。最好是既杀诸葛亮,又打胜仗。周瑜想到此间,命手下传令潘、董二将而来。

    不一会,紫面孔潘璋、黑面孔董袭来到寝帐,见过周瑜。周瑜命他们两人各带兵三千到西山脚下,听候调遣。两将接令,各去安扎。

    周瑜想,我与鲁肃两人上西山观战,若见我军失利,不等曹兵驱兵掩杀,我就命潘、董二将从西山两旁横斜里杀出,打一个措手不及,定然败中取胜。等到战事结束,我就把孔明叫上帐来,当面羞辱他一番,说来你自己曾夸口要大获全胜,今日若非本督早有埋伏,定然全军覆没。然后将其枭首示众。周瑜又想道:如果孔明出师不利,他知道难以向我交帐,或逃跑或自刎,这便如何是好?我此番定要亲手将其处死。所以,周瑜又命小兵二十五人准备绳索杠棒,到将台把孔明看守。关照他们:若孔明问是何意,你们只说奉令保护。明曰保护,暗中监视。见长江水军失败,就把孔明绳串索绑,押来见我。

    手下人得令退出。

    鲁肃在旁听得,暗暗叫苦:哉枉也!想孔明赤诚相助,反被周瑜暗中算计。我袖手旁观,坐视其死,于心何忍。

    周瑜对鲁肃说:“子敬,与本督同去西山观战。”

    鲁肃想,好极了!今日孔明敢代理都督,定有妙计。我能亲眼目睹他的用兵,实是有幸得很。

    周瑜安排完毕,和鲁肃带了五百名护卫,来到离大营五里的西山,到半山坳,两人坐定,举起手中的瞟远镜眺望江面。

    这里与将台相隔一座陆军大营,将台虽高,但是望不到。等一会诸葛亮在将台奥妙的指挥,他们都看不见,只能看到江中的变化。下来再提。

    孔明手捧令箭,匆匆出得大营。他想,照我这样鹅行鸭步到江边,恐怕来不及了。军情紧急,我只有奔向江边了。前番智激周瑜第一奔,今日长江交战第二奔。只见孔明一手执扇捧令,一手提起鹤氅,泼开双腿,一口气直奔江边而来。

    到江边,已跑得孔明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立定脚步,见甘、韩、周三将带领所有弟兄准备下船。他想,下了船,事情就麻烦了。因此,他屏足力气,提高喉咙大声喊道:“呔——大都督令下!”说罢,将手中的令箭高高举起。

    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喊,众兵将都站定身躯,回头观望,只见诸葛亮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满面通红。三员大将都在想,都督啊!你要传令,江东能走善行的人不计其数,为何偏差这文质彬彬的孔明前来?故而,三将齐跑到孔明面前:“军师在上,末将等有礼。不知有何吩咐,有劳都督赶奔到此?”

    诸葛亮叫住了三员大将,方才放下心来。孔明想,恐怕江面上曹兵已临近,这关系不大,只要指挥得当,同样可以杀退。因此说道:“大都督令下:谁人违令,军法惩处!”

    三将齐声说:“末将等遵命。敌兵已近,请军师吩咐。”

    诸葛亮说:“适才都督命甘宁为头队,现在改换。”

    甘宁听说要改换自己,感到十分不高兴。因为本领高强的战将,总希望自己冲杀在前,建立功勋。现在要改换,不是二队就是三队。所以,问道:“请问军师,不用甘宁,欲改换哪一个?”

    “改换甘兴霸将军。”

    “军师,甘宁即是甘兴霸,甘兴霸便是甘宁——便是末将。”

    “都督命的是顶盔贯甲的甘宁,本军师改换的是下手打扮的甘兴霸。”

    甘宁至此方才明白,原来换的不是人,而是换一身装束。心想,不错,水战穿了盔甲诸多不便,掉入水中,非死即亡,应该改换水战衣裳。因此,甘宁一声号令全军将士一律改换水手服色,他自己也是轻装扎束:头上油卷捆头,身上油卷短袄,脚上一双沙鱼皮托底的战靴。这身打扮既紧身,又轻软,跳入水中再跃上战船可以滴水全无。加上这双鱼皮靴可防跌滑,不论水中交战还是船上角斗,行动方便,来去自如。腰佩弓箭,手捧两柄短戟,又是一番英雄气概。韩当、周泰两员老将亦然如此打扮。一切装束停当。

    孔明开始布置阵容。原来,周瑜命诸将以大船迎战。现在,孔明吩咐头队甘宁一律用浪里钻,水上飞这样的小舟。小船能集中能分散,灵活多变,调动迅速。二十五个小兵成一小队,一小队驾一只小船;三千一百二十队,驾一百二十只小船。并且每只小船上都要准备十根三尺长、二寸阔的毛竹片,命弟兄们把锣鼓用绳索都结在腰里。虽然敲打不大方便,接下来自有道理。

    孔明又命第二队用二百只大船,船上插满刀枪旗幡,每只船上只有二、三个弟兄,把船驶到江中,然后跳入长江,游回江岸,让大船随流漂向对江。

    第三队二员老将,也是轻舟小船,听候军师调遣。

    诸葛亮的用兵善于虚虚实实。头队甘宁是实,兵精将勇;二队大船是虚。看起来二百只大船横贯长江,以为船上都是兵将,横篷扯足,坪荡荡杀过江来。其实,到时候连两三个小兵都照诸葛亮的吩咐,早已跳入江内,船上鬼都没有一个。等歇三十尊大炮向这里打来,把这些船都打得干干净净。

    孔明号令完毕,三将各回舟船。

    诸葛亮这才转身,向将台走去。他抬头向上一看,将台高矗,耸入云端。要走上去倒是很难。孔明站在将台前观望思索着。不料,正在此时,一队小兵手拿绳索赶来。见军师站立将台前,以为他等候多时,都上前见过:“军师!军师!”

    孔明听到众人叫喊,忙回头问道:“尔等到此何事?”

    “我等奉都督之命,特地前来保护军师。”

    孔明一听便知周瑜的用意,明是保护,暗则监禁。心里想,周瑜啊!你不往好处想,专向坏处想,长江还未交兵,捉我的人已经布置好了,恐怕我长江失利逃之夭夭。不过,他这样做,我也有好处的,我上将台可以一步不走了,让他们把我抬上去。孔明想完,便一声吩咐:“来!”

    小兵们忙应声道:“在!”

    孔明命令四个小兵中,两个扶手,两个抬脚,把自己送上将台。这班小兵想,都督吩咐暗中监视,不料先被他受用。好在孔明人弱体轻,我们只好象棺材一样,送他上西天。四个小兵上前把孔明手脚轻轻一扶,就将他高高抬起,后面二十一个小兵紧紧跟随,一行人很快来到将台之上。然后将孔明缓缓放下,齐声说道:“军师,请站稳了。”说罢,二十五人分左右两旁站立。

    将台上风很大,眼将台边一张台子早已放在那里,台上瞟远镜、旗架、令旗齐全。孔明走过去,把羽扇和令箭放在台上,拿起瞟远镜对江面一看,只见曹兵已过江心到了江东地界。诸葛亮手执瞟远镜,一手撩须,见将台四周各种颜色的大信号旗数十面,都要一丈六尺见方,旗杆如碗口粗细。将台上另有四个摇大旗的彪形汉在旗杆旁站立。旗架上齐齐整整插满各种颜色的小旗,都有二尺多长。将台上有一面大旗,旗架上就有一面小旗;小旗挥,大旗摇。孔明想,水战不比陆战,不要说不懂信号无法指挥,就是略知大意也难以取胜敌人,一定要熟,熟才能生巧,才能随机应变。周瑜以为我不谙水战,以此难我,想置我于死地而后快。哪里知道,我早有准备,不但精通,而且今日一仗,非我定然一败涂地。

    原来,诸葛亮自从到此三江以来,被周瑜监禁在参谋船上,不得上岸。江面、小兵才是他所管辖的范围。他是个有心人,不同大将去攀谈,专找小兵来敷衍。小兵们见军师身居要职而无官架,常常不耻下问,因此,个个殷勤招待,有问必答。孔明对这些小兵也是一团和气,饭后茶余总要同这个小兵聊聊天,与那个小兵拉拉家常。先问他们姓甚名谁,后问他们家住何方,再谈谈鄱阳湖操兵之事,然后打听前进招什么旗,后退摇什么旗,他这个问一些,那个问一些,今日问点,明日问点,又不敢多问,恐怕小兵要起疑心。他没有几天工夫,把水站的要领全都记在脑子里,将它们盘得滚瓜烂熟,了如指掌。这些小兵,哪里得知诸葛亮的这份心思,他们都去过鄱阳湖,听得军师问这问那,他们都十分乐意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告诉孔明。所以,诸葛亮上了将台,一点都不慌。

    现在,诸葛亮一手拿瞟远镜望着江面上的敌兵,一手在小旗架之上拔出一面小蓝旗。将台上四个小兵一看,已经明白他是一个内行,因为举蓝旗便是前进的意思,完全正确。

    因此,四个小兵的八条臂膀把一面大蓝旗伸出将台,插在旗架上,然后用绳子左右牵动,这面大旗就此随风飘荡。

    再说江边上一百二十只小船排在那里。每只船上乘一队兵——二十五个人。两边船舷各坐六个人,都用板桨划船;船前船后也是六个人一面,每人手执一口锋利钢刀;再有一个队长站立在船头指挥小船。每只船上还另外配备一个弟兄,在船艄上负责掌舵。这个弟兄不属于这一队小兵之中,因为他不参加作战。就象现代的飞机上的飞行员一样,不管他打不打仗,总要配备一个。而这些弟兄就是负责这些小船的,一船二十五条性命全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因为水兵们在作战之时无法估计背后传来的号令,以及军情的变化,全要靠这掌舵的小兵在船艄上转达将台上的命令,将台上招什么颜色的旗号,他就怎样把舵。从某种意义上说,舵手充当了一个指挥员的角色,他对号旗的用途了如指掌。

    而船上的水兵一边打仗,一边耳听舵手的指挥。这样,将台上的号令就可以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每个水兵的耳朵里。万一舵手阵亡,那末,一船的弟兄的性命就没有保障了。现在,每只小船上的舵手从瞟远镜望到将台上蓝旗高飘,他们立即下达命令:“弟兄们,将台上蓝旗高飘,叫咱们弟兄杀上前去。”

    一声令下,江边金锣响亮。甘宁站立船头,率领一百二十只小船向江心冲去。顿时间,江面上舟船竞发,好似飞蝗一般地向江心射去。

    此时,西山上的周瑜和鲁肃早已等得心急如焚,见曹兵大船已过江心,渐渐逼近,还不见自己的动静。周瑜心里想,不知孔明举了什么样的号旗,竟弄得弟兄们张惶失措,杀不出去。最好初战失利,杀孔明就有凭有据了。鲁肃更是为孔明担心,他也在想,孔明啊!你既然不懂得水战的奥妙,代理什么总督呢?到现在还无动静,看来是被敌人吓懵了心,故而指挥失灵,搞得水军不敢执行命令。

    恰在此时,只听得阵阵金锣之声。“乓……”。锣响船动,一百二十只小船一齐杀出。

    周瑜对下面定睛一看,大号船舰一只全无,都是些小船扁舟。他想,看来孔明对水战是有些经验,肯定招的是蓝旗。不过,为何不用大船却用小船?不知他又有些什么意图。

    是真的不懂水战呢,还是另有惊人之举?倒要看他一个仔细。

    鲁肃见孔明更改了周瑜的作战方案,也不能理解。他生怕周瑜又要挑剔,要紧在旁替孔明解脱责任,对周瑜说:“都督,只要长江一仗取胜,大船换小船没有利害关系。”他的意思是,他既然肯代替都督指挥水战,必然胸有成竹,不管怎么样,哪怕他叫小兵个个光着脚从水面上跑过去,只要打败敌人,也是莫大之功。

    周瑜听得鲁肃这般说话,也不分辨,只是盯着江面上敌我双方的动静。

    且说一百二十只小船到江面上,大将甘宁首当其冲,见对面的人都是大船,最前排一只大船头上立着一将,黑脸短须,手执两柄板斧,一看便知,乃是老对头蔡勋。甘宁思量道:我与你是前世冤家,今生对头,数次交战未曾将你战死,今日定要想办法来解决你。甘宁看到离蔡勋不远处也有两将分立左右,站立船头,分明是左右护卫,相助蔡勋的帮手。见他们的船上也是“蔡”字旗飘动,却不知是蔡家的什么人。

    原来,这两个人都是陆战之将,水战不甚娴熟,因此,站立船头,船在江面上晃动,他们的脚也捉摸不住,向四面不停地移动,来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甘宁看到这种情景,暗自转念道:先把这两个爪牙干掉,去其臂膀,然后定定心心同蔡勋交战。想定主意,甘宁眼明手快,心到手亦到,放下手中短戟,拈弓搭箭,瞄准左面的蔡立的三寸咽喉。

    小船上的弟兄早在鄱阳湖操练精熟,望见甘宁对着左边,忙将小船迅速划向那边。就在不到百步之距,甘宁箭离弦响,嘴里高吼一声:“从奸贼将招箭!”其实,应该先行打招呼,然后压弦。现在先放?,后喊“招箭”,等到蔡立听到声音,箭已中的了。

    蔡立听得有人喊“招箭”,还不知是射他,还在想,是否有人射我?你想,这不是象个死人吗?分明是射他,还在猜疑。等他抬头看箭,真叫不看不来,一看就到,一支利箭正中咽喉。一箭到,三管断,鲜血流,箭到命丧,他的身体向前一冲,朝着长江里“轰隆嗵”,一个水花,人影不见,掉入江中。死在岸上还有人买棺成殓,跌入江里,只能葬身鱼腹,尸骨难收。曹兵们一声啰唣:“不好唻!蔡立将军送了命哉!”

    甘宁见蔡立跌入江中,佩好弓,忙指挥小船往右面去,小船很快转到蔡新大船旁。大船高,小船低,甘宁又是手执短戟,够不上大船。但大船上的蔡新早就看清,刚才阿哥被他箭上射死,早已怒火中烧,要为阿哥报仇。现在,见甘宁已到自己的船下,看得真切,举刀从上向下朝甘宁头上直劈下来,怒喝一声:“呔!劫**看刀!”骂他的人,并不知道甘宁过去在长江里做过强盗,正好骂中。

    甘宁惯于水战,在船上如同站立平地。加上吴兵平日操练有素,两条板桨在水中一插,这只小船停得稳稳当当。这样,甘宁在船头上,两只脚上也可借一些力。听得上面在骂他劫**,且刀风嗖嗖,甘宁不慌不忙起手中两柄短戟“十”字花一架,向上用力一枭,叫一声:“且慢!”

    蔡新脚里不稳,武艺也及不上甘宁,用出的力气又不足,只听得“当啷”一声,大刀被枭了上去。不等他收还家伙,甘宁趁势一个箭步蹿上了大船,人未着船,手中两柄短戟已朝蔡新的两脚上一勒,顿时鲜血直流,人跌倒在船上。甘宁脚着船,对蔡新飞起一腿,把他连人带刀踢入水中,又“轰隆嗵”一个水花,已人影不见。周围的曹兵又是一片啰唣之声:“不好唻!蔡新将军又送了命哉!”

    眼睛一眨,弟兄双双被甘宁结果,激怒了头队蔡勋,心想二将乃是我蔡家兄弟,未建大功先捐性命,此仇不报,更待何时!待我上前与他交战。因此在船上等待甘宁。

    哪里知晓,今日甘宁杀二蔡弟兄就是要去其羽翼,杀你蔡勋。甘宁杀了蔡新,跳回小船,吩咐朝蔡勋那只大船划去。两船靠近,大家使的都是短兵器,无法交手。蔡勋自以为武艺高强,他从船头退到舱口,对小船上大声喊叫:“劫**,你来……来也!”

    甘宁也不客气,回答一声:“来也!”就两足一蹬,纵身跃上大船,身体立定,两戟直刺蔡勋肺部,来一个“二虎夺食”的架势。“嗖”家伙到,声音也来:“去罢!”

    蔡勋见他短戟刺来,将身子一缩,起板斧招架上去:“且慢!”来一个“大开辕门”之势,只听得“锵锵”之声,把两把短戟左右分开,趁势对准甘宁拦腰一斧:“劫**去罢!”这叫“玉带围腰”。

    甘宁只觉得阴风凄凄、寒光闪闪的板斧齐腰而来,他连忙来一个“大鹏展翅”之势,用短戟招架上去,“锵锵”,枭开板斧,连手起戟望蔡勋头部两面太阳穴中直刺而来,此名谓“双龙戏珠”。

    就这样,两员战将你来我往打作一对,一时胜败难分,两家小兵在四周连连喝彩叫绝。

    曹兵叫“蔡将军厉害啊!”吴兵喊“甘将军威风啊!”大船上两将打成一团,四周围小兵搅成一堆。真个是:将与将敌,兵与兵战,两军大显身手。到底吴兵个个训练精壮,虽则只有三千,却是以一挡十,加上小船灵活,既可集中,又能分散,一百二十只小船一拥而上,把十几只大船围得水泄不通。曹兵虽然依仗大船的威势,但长期以来缺乏操练,个个人惰志懈,无心苦战,再说他们水战的本领都不及吴兵,故而不堪一击,被吴兵似砍瓜切菜相仿,一阵乱劈乱杀,顷刻间死伤无数,血染三江。江面上旗子、号衣、号帽飘满。不少曹兵想潜水逃跑,一个个向长江中跳下去,要想一口气游回赤壁。岂不想长江如此之大,从江心到对江至少有十里之遥,哪里逃得回去?好多小兵游不到一半路已经精疲力竭,向江底沉下去。杀的杀掉,淹的淹死,大船上余下的小兵见大势不妙,纷纷举械投降,所以大船上一片哀求之声:“愿降哎!愿降啊!”吴兵就把这些投降的船只一一送往三江口。

    西山上的周瑜见甘宁片刻工夫连斩二将,骁勇无比,非但不高兴,反而暗中埋怨道:甘宁啊!谁要你这般勇猛,我与诸葛亮暗中斗法,要杀他的头,你快于我败下阵来。周瑜在生闷气,旁边的鲁肃看得得意洋洋,他想,孔明啊!想不到你陆战有雄略大谋,神鬼莫测,而水战又如此机谋多变。今日甘宁帮了大忙,你可以下令收兵了,免得节外生枝,胜后复败。

    孔明在将台上居高临下,从瞟远镜中把江面上的战事看得一清二楚,亲眼目睹甘宁确是江东一个将材。孔明想,甘宁非等闲之辈。我与周瑜今后肯定要交战,到那时,甘宁岂不是我家主公的大敌了?只有让我来镇服他,日后必要之时,叫他在战场上见了我就胆颤心惊,闻风而逃。——今日是十月三十,诸葛亮已经有了这个打算,到十一月初二,周瑜夜探曹操营头,诸葛亮便镇服了甘宁。这次镇服后,等到火烧赤壁,甘宁奉周瑜之命去攻打曹操的粮台,孔明派毛、狗两将去偷米。可怜甘宁打得吃吃力力,反被毛、狗把米偷得干干净净。甘宁咽不下这口气,就从后追上去。不料,诸葛亮早有安排,命文官孙乾改扮成他的模样。甘宁见到诸葛亮,转身就逃。这回书名谓“假诸葛吓退真甘宁”。再到后来六出祁山时,有回书谓“死诸葛吓退活司马”。可见诸葛亮这人物是何等厉害!不要说他的本人令人生畏,就是他的一领衣服都是鬼惊神怕的。

    此时,甘宁与蔡勋已经战了六十余合,胜败还未见分晓。甘宁想,今天我定要战胜他。

    我们两人的本领,大家心中有数,在船上与他交战,恐怕一时还不能战胜他。蔡勋他水中功夫要比我差一些,与其这样无休止地打下去,还不如设法诱他下水,再想别法。甘宁想到这里,立即收转双戟,对蔡勋喊一声:“贼将听了,大将军去也!”说罢,他两足一蹬,一个箭步往长江中窜去,然后一个鲤鱼翻身钻入水中,影踪全无。

    蔡勋也在想,这劫**的本领一向不错,今日为何不肯与我决个胜负?大概他刚才杀了蔡立、蔡新,力气不加,经过这几十个回合,他已经难以招架了,因此下水脱逃。倘是这样的话,我怎肯放他逃走?故而蔡勋把手中的板斧丢进舱内,从腰中抽出一口腰刀,大叫一声:“劫**慢走,蔡勋来也!”说罢,他一个旋风窜入江中。

    其实,甘宁并非逃走,而是潜在离江面三丈多深的水中,凭着自己一身好水性,瞪着一双大眼盯着水面上,他想,蔡勋若然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