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十二回 曹孟德新野驻军 徐元直樊城劝降

第十二回 曹孟德新野驻军 徐元直樊城劝降(2/2)

:“来,相请军师!”

    手下传话进去,等了一会儿,不见出来。

    刘备:“与我再请军师!”

    手下再次传话。等了一会,仍不见出来。皇叔想,吃败仗就在眼前,逃命都来不及,你还要三请!──一想,不!败仗管败仗,三请还是要三请的。从卧龙岗三请之后,三请已成了规矩了,一直要三请到底,两请半都不行的!──刘备无可奈何,只好重新开口:“来,与我三请军师!”

    手下第三次传话后,孔明才慢慢地踱了出来,纶巾鹤氅,羽扇轻摇,来到刘备面前:“亮见主公!”

    刘备想,我跟你是天天见面的,刚刚还在一起,何必这样客气。真正的客人坐在边上,倒不去相见,你这个人真是古里古怪的。便说:“军师少礼,请坐了。”

    诸葛亮中间坐定,一手撩须,一手轻摇羽扇,闭目养神。边上张飞也在想,老师今朝为啥这样不高兴,而且好象有意回避徐先生?喔!刚才说只要派一个大将去接,莫非是想把他弹回去的?不料我竟客客气气,把他接到了此地,所以老师心里不高兴……

    其实,张飞完全在瞎想,元直与孔明的感情不在于此,特别在这种环境之中,主要他们两人是在互相揣测对方的打算,并考虑怎样开口。这时,刘备对两人看看,都是道家打扮,想当年徐庶帮我用六百兵杀敌曹兵三万三千,诸葛亮从九百五十个起家,烧去曹兵二十万。两个都是大本事,而且是好朋友,为什么今天见了面口都不开?还是让我来搭个桥梁吧:“军师,元直先生来了!”

    诸葛亮:“哪个元直?”

    刘备想,你连徐庶都不认识啦!连忙说:“便是徐元直先生。”

    诸葛亮:“在哪里?”

    徐庶想,我这么大的人,坐在你对面,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便接话道:“孔明兄,我在这里!”

    张飞一听,喔唷!两个人好象在抬杠!

    诸葛亮这才慢慢地睁开眼睛:“哦,元直兄,只因事务繁多,有失礼仪。但不知元直兄到此何事?”

    徐庶:“特来请教孔明兄。”

    诸葛亮:“有何下问?”

    徐庶:“百万曹兵虎视樊城,吾兄作何打算?”

    诸葛亮:“难了!”

    徐庶:“难在哪里?”

    诸葛亮:“两县子民,如之奈何!”

    徐庶:“可要多少日期?”

    诸葛亮:“非横川而不可。”

    徐庶:“多则不能承当,若横川之期,全在小弟身上。”

    诸葛亮:“费心!费心!”

    徐庶:“不妨!不妨!”

    诸葛亮:“有何良策?”

    徐庶:“珠帘倒挂。”

    诸葛亮:“妙哉!妙哉!”

    徐庶:“府上可曾齐备?”

    诸葛亮:“不能安家,焉能治国?”

    徐庶:“惭愧啊!惭愧!”

    诸葛亮:“勿怪啊!勿怪!”

    徐庶:“既然如此,徐某告辞了!”

    诸葛亮:“路上当心!恕不远送。”

    徐庶立起身来,对刘备把手一拱:“皇叔,徐某告辞了!”

    刘备立起来,一把抓住徐庶:“慢走!方才你们二人讲些什么?刘备一句也未听得明白。”

    诸葛亮:“主公,你让他走吧,我们已经谈妥了。”

    其实,两人所讲的也并不是什么“隐语”,“暗语”之类,而只能称为是“省语“或“简语”。即用语特别省略、简要。因为相互间十分了解,心照不宣,故而用不着全部讲清楚的,只要只言片语,对方就完全明白了。刚才先是──徐庶问孔明:百万曹兵杀来,为什么不及早转移?现在准备怎么办?

    孔明说:因为刘备要带两县百姓一起跑,我不同意,现在曹操已到新野,我们要跑也跑不掉了。

    徐庶问,那末要多少日期才可以安全撤退?

    孔明回答:“横川”,“川”字横过来,就是个“三”字。即是只要能够阻挡曹操三天,就能安全撤走了。这一句可以算是“切口”,但懂的人也是很多的。

    徐庶说:三天时间,我可以担保。

    孔明便敲钉转脚:“费心!费心!”

    徐庶包拍胸脯:“不妨!不妨!”

    孔明问:你有什么办法拖住曹操三天?

    徐庶说:我用“珠帘倒挂”之计。这是一句兵家的术语。

    孔明一听就晓得,是叫曹操派人到卧龙岗去捉他的老婆,便连声称赞:妙计!

    徐庶倒有点不放心。问孔明:你卧龙岗上可曾准备好?不要把你的老婆捉了去,我可担当不起!

    孔明说:你放心,我出山之前早就安排好的。因此讲:“不能安家,焉能治国?”

    徐庶以为孔明是在讽刺他,说他没有把家里安排好,所以母亲被曹操抓到了许昌,所以说:“惭愧啊!惭愧!”

    孔明连忙打招呼说:对不起的意思,“勿怪啊!勿怪!”

    徐庶见事情已经商量好,就起身告辞。孔明想,曹操一定派人跟你来的,你路上还要想办法去封住他们的嘴。所以对他说:“路上当心!……”

    他们商量得清清楚楚。刘备听得稀里糊涂,要想问个究竟。孔明想,他有重任在身,你不再要跟他多烦了。让他早点回去吧。刘备听孔明说,他们已经谈妥了。心想,那末,我等一下问你就是了。刘备要送,徐庶一定叫他留步。张飞说:“大哥,仍旧我来送他吧!”张飞送徐庶出去。

    孔明先生立即发令。令架上拔一条将令在手,袖中拿出早已写好的一封锦囊:“君侯听令!”

    关羽:“关某在!”

    诸葛亮:“将令一支,锦囊一封,带兵三千,五百校刀手,二十关西汉,公子关平,副将周仓,前往江夏,向大公子刘琦借兵一万,前来接应本军师,一切按锦囊行事,不得有误!”

    关羽:“遵命!”

    关云长接了令和锦囊退出大堂。孔明在锦囊之上交代他:你到了江夏之后,不论是否借得到兵,都不要回来了,留在那边等我到来,然后再行安排。

    再说张飞,把徐庶送到城门口,那四个旗牌正在着急,心里想,徐庶不知什么时候出来?我们这官司要吃几天?现在一看,吊桥放平,城门大开,徐庶来了。四个人趁机对城里一看,只见不少汉兵手执火把,三五成群向百姓家里进去。心想,会不会烧樊城与烧新野县一样,也是在百姓家里起火的?

    这时,徐庶已经跑到他们的面前了:“兄弟们,在此等候我长久了。”

    四旗牌:“徐老,都是黑脸张飞把我们关在这里。要是你三、五天不出来,咱们都要被饿死在这里。”

    徐庶:“是啊!徐某知晓你们未曾进关,心中十分担忧。所以公事完毕,急忙出关前来,我们回去吧。”五个人到樊河边下船,往新野而去,坐在舱中徐庶见四个人手中都拿着什么东西在往背后藏。心里明白,诸葛亮一定有什么花头。徐庶:“兄弟们。你等手中都拿的何物啊,可能让徐某一看?”

    一个旗牌把油炸曹操递过来说:“徐老,你看!”

    徐庶接过来一看,暗暗发笑。心想,诸葛亮真想得出来!这里面肯定还有什么东西。便问:“兄弟们,这里可有什么东西啊?”

    四旗牌:“有,有一张纸条,上面八个字,‘及早回头,免致后悔’。徐老不信的话,请看!”

    灵不灵当场试验。旗牌将“曹操”的头拗断,拉出来一束稻草,稻草里一张纸条,交给徐庶。元直一看,果然不错,徐庶想,孔明兄要想用它来挡住曹操的人马,只怕未必有效。但是,对我倒有用处的。因为四个旗牌没有跟我进城去,回去如何对曹操讲?现在,就可以利用这个东西来做文章了:“兄弟们,你们奉丞相之命跟我进关,然而被张飞阻在城外,尔等如何回复丞相?”

    四旗牌:“是啊!咱们也在发愁呢?”

    徐庶:“我看你们就说是进得城关的。”

    四旗牌:“要是丞相不相信呢?”

    徐庶:“不妨,你们把这个东西拿给丞相观看,就说我等唯恐你丞相不信,特地进城买的凭证回来。”

    四旗牌:“那徐老,丞相看了会怎么样呢?”

    徐庶:“我看定有赏赐的。”

    四旗牌:“那好极了!”

    徐庶想,赏赐多也没有的,两记耳光差不多,寻寻你们的开心。便说:“兄弟们,那末你们在城外可曾听到些什么消息吗?”

    四旗牌:“听到的。他们弟兄在城关上讲,诸葛亮烧了博望烧新野,烧了新野又要烧樊城,还说什么红脸关云长准备八个地雷,一十六门大炮,要把丞相的胡子都轰掉!”

    徐庶:“既然如此,你们须把这些重要的军情,—一回复丞相。”

    四旗牌:“是的。”

    路上谈谈讲讲,傍晚时分,船抵新野。付了船钱,离舟登岸。徐庶叫四个人先去见丞相,说,我要到本帐去一趟。

    此时,营上已经点起了标灯。大帐上帐灯最亮,虎案之上红蜡高烧。曹操坐在中间,正在等徐庶回来,有人同曹操讲,徐庶不会回来了。曹操想,徐庶一定会回来的,但是四个手下不知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办事。正在此时,四个旗牌进来了,手里都拿着油炸曹操,准备来领赏赐,来到曹操面前:“丞相,我们回来了。”

    曹操:“回来了?”

    四旗牌:“是。我们跟了徐先生到樊城去,进城之后,按照丞相的吩咐,在老百姓中宣扬你丞相的仁义。恐怕你丞相不相信,特地从城里买了一样凭据回来,请丞相观看。”说罢,第一个旗牌把油炸曹操递上去,另外三个在后面等。如果他有赏赐,我们就一个个接着送上去。

    曹操心想,到底是我的心腹,办事能干,唯恐我不信,还特地带了凭据回来。丞相把油炸曹操接到手里,撩着自己的阿胡子,眯起三角眼一看,唔,这是做的我嘛,难道樊城百姓都吃我曹操?心里想,你们竟买这样的凭证回来!问道:

    “老夫问尔,这是什么东西?”

    四旗牌:“小的,不敢说!”

    曹操:“只管讲来!”

    四旗牌:“这叫油炸曹操!”

    丞相听他说是油炸曹操,就把手中的油炸曹操往地上一丢。骂道:“大胆匹夫,竟敢买此等东西回来,与我滚了!”说时,“啪”一记耳光,又是一腿。

    后面三个旗牌一见丞相发怒,丢掉“曹操”旋转身来就逃。四个人一起奔出大帐。正好徐庶走了进来。元直在想,我在刘备、孔明面前担保拖住曹操三天,今天是不算在内的,因为天都黑了,要从明天算起,我这条计大概正好差不多,所以笃笃定定往大帐而来。四个旗牌看见徐庶,要紧奔到面前:“徐老!”

    徐庶:“兄弟们怎样?”

    四旗牌:“咱们照你的说话去见了丞相。”

    徐庶:“那末,可有赏赐么?”

    四旗牌:“有啊!”

    徐庶:“多少?”

    四旗牌:“五两一腿。”

    徐庶心想,和我估计的差不多。便对四个人讲:“你们不要走远,少停还要叫你们呢。”说罢,自管自往帐上而去,来到曹操虎案之前:“丞相,徐某回来了。”

    曹操:“元直公,老夫命尔去往樊城,劝降刘备、孔明,究竟怎样了?”

    徐庶:“请问丞相,要徐某从头至尾讲,还是断章摘句讲?是仔仔细细讲,还最粗枝大叶的讲?”

    曹操:“喔唷!嚯……”

    曹操想,你的花头真多!这样重要的事情,当然要从头至尾讲的罗。说道:“你与老夫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讲来!”

    徐庶:“那末,丞相听了:曹丞相六十五万人马在新野城外安营扎寨。意欲兵进樊城,故命于禁、毛玠二将带兵一万,在樊河之上架设行军桥一十二座。徐某从旁闪出。问丞相道,攻下樊城后可要屠杀子民……”

    曹操:“嚯……太罗苏了!老夫要你从见到刘备讲起。”

    徐庶:“丞相,若从徐某见到刘备讲起,此乃谓之斩头截腰而讲。”

    曹操:“斩头就是斩头,休得絮叨!”

    这老贼已被徐庶弄得糊里糊涂了。

    徐庶:“那丞相听了:徐某奉了丞相之命,进得樊城,在县衙之中见到刘备。”

    曹操想,讲了半天,这两句刚刚言归正传。

    徐庶:“刘皇叔询问徐某的来意,徐庶道:‘王师六十五万已在新野城外,指日便可踏平樊城。徐庶念在故交,特来相劝皇叔归顺丞相。’”

    曹操:“刘备便怎样?”

    徐庶:“刘备不降。”

    曹操:“尔便如何?”

    徐庶:“徐某道:‘皇叔倘肯归降,即为头队先锋,若然执迷不悟,丞相破城之日,便要杀尽两县子民。皇叔一向仁义为重,爱民如子,岂能不为子民们着想耶?’”

    曹操:“刘备听了又怎样?”

    徐庶:“刘备想到两县子民,他倒愿意归降了。”

    曹操一听刘备愿降,放声大笑:“列公,刘玄德他竟愿意归降老夫了!”

    有些文武在想,认为丞相你别高兴得太早!要知道徐庶的讲话千变万化的。你先听完了再讲。曹操也自然明白,所以接着便问道:“既然刘备愿意归降,那末降书降表何在?”

    徐庶:“丞相听了:刘备欲拟写降书降表,突然从外面来了一个大将。”

    曹操想,你倒象说书一样,还有关子呢!问:“来了哪一员上将?”

    徐庶:“便是关云长。”

    曹操:“喔!美髯公!”

    曹操听到关羽的名宇,顿时会产生一种敬仰、关切之情,因此脱口叫了一声“美髯公”:“关将军到来便怎样?”

    徐庶:“他问我徐某到此作甚,我道特来劝降令兄。”

    曹操:“云长又怎样讲?”

    徐庶:“关君侯言道,他不愿归降。”

    曹操:“喔!那末尔便怎样?”

    徐庶:“我说:‘君侯,尔当初在曹营六十三天,丞相待你不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袍赐马,恩重如山。君侯知恩报德,理当归降。”

    曹操想,这是事实。我待关云长确实敬如上宾,再好也没有。你这几句话,或许可以打动关羽之心。问道:“君侯听了怎样?”

    徐庶:“关将军觉得徐庶言之有理。便道:‘倘然大哥愿降,关某也一并归顺。’”

    曹操想,不错!当初关云长不肯留在我这里,就是因为要去寻找刘备。现在,刘备愿意归降,他当然也肯来了。

    曹操:列公,关将军他亦然愿意归降老夫了!──那末降书何在?”

    徐庶:“丞相听了:刘皇叔将降书降表写好,正欲交付徐某,哪知外路吼叫连连,又来了一员大将。”

    曹操想,你的关子真是一个连一个。不问可知,该是张飞了。问道:“莫非是翼德三将军?”

    徐庶:“正是。三将军问了我的来意,我说特来劝说令兄归降。张飞闻言,怒发冲冠,说道老张不愿归降。并把你丞相大骂了一番。”

    曹操象听书似的被他吸引了过去,听昏哉,居然会问徐庶道:“张飞骂些什么?”

    徐庶:“徐某不敢言讲。”

    曹操:“只管如实讲来。”

    徐庶:“那末丞相听了:他说,‘曹操托命汉相,实为汉贼,降曹便是从奸。老张岂能归降这曹贼、国贼、奸贼、老贼!’”

    曹操:“喔唷!嚯……”

    徐庶:“此乃张飞所骂,非徐某所讲。”

    曹操:“老夫明白的。”

    这老贼被徐庶骂到如此地步,竟还在说“明白的”!

    曹操:“后来怎样?”

    徐庶想,骂是骂了,这番鬼话如何来收场?一动脑筋,有了!还是请他出来了局吧。因此说道:‘徐某便道:‘三将军暂息雷霆之怒,略罢闪电之威,想你们刘、关、张桃园结拜,同生共死,如今二位令兄,已经归降,将军岂能不降?’张飞听了徐某之言,也只得顺从了。皇叔便将降书交与徐某,徐庶正要去接……”  曹操想,听你的讲话肚肠都要痒的,拿一张降书,还要讲明一个送过来,一个要去接,全是些废话!

    徐庶:“哪知道就在此时,旁边有人开口了。”

    曹操:“哪一个?”

    徐庶:“唉!徐某的一桩特大功劳,全然断送在他的手中!”

    两旁文武知道他在转弯了。曹操倒还要究根追底:“究竟是何人?”

    徐庶:“便是那个诸葛亮。”

    曹操:“孔明么?”

    徐庶:“是啊。他对刘备言道:‘主公,你既要降曹,何必三顾茅庐?既要降曹,何必命亮登台拜将?既要降曹,何必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尔等愿降,亮不愿,宁可回归隆中,躬耕田陇。’刘备听诸葛亮讲得振振有词,正气凛然。他自觉惭愧,便也不愿归降了。云长、翼德见大哥不降,自然跟着反悔。刘备便将降书撕得粉碎。丞相,你看徐庶到手的大功,竟被诸葛亮一语断送,怎不令人可恨哪,可恼!”

    曹操听完,对徐庶看看,好极了!讲了半天,降倒没有降,骂倒被你骂了一通。曹操以为事情经过大致是确实的,只不过徐庶有意借题发挥,添技加叶,夸大其词,兜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浪费了这许多时间。曹操哪里知道,徐庶完全是在凭空捏造,捕风捉影。丞相想,我原来也估计到劝降成功的希望是不大的,那末,譬如没有这回事情。因此,他说道:“既然刘备、诸葛亮不肯归降,老夫来朝兵进樊城,杀他个鸡犬不留!”

    徐庶:“丞相且慢!”

    曹操:“怎样?”

    徐庶想,我答应保孔明三天之险,岂能让你明天进兵。说道:“丞相,樊城之中有火攻埋伏。”  曹操:“火攻?”

    徐庶:“正是。丞相不信,请问四个手下便了。”

    曹操想,对,我派四个人跟你去的,可以问问他们。立即下令传四个旗牌进见。四个家伙进来见过丞相。

    曹操:“尔等在樊城之中,可曾听到些什么风声,见到些什么动静?”

    四个人想,我们本来是要向你禀报的,被你一记耳光加一腿,吓得我们逃都来不及。便说道:“回丞相:我们听到刘备手下的兵卒在讲,诸葛亮烧了博望烧新 野,烧了新野还要烧樊城;红脸关云长准备八个地雷,一十六门大炮,要把你丞相的胡子都要轰掉!”

    曹操:“喔唷!”

    四旗牌:“还有呢!咱们见到不少汉兵拿了火把到民房里去。照小的看来,烧樊城恐怕与烧新野一样!”

    曹操听完,叫他们退出。心想,看来确有其事。诸葛亮准备索性把樊城也烧光了再跑路。便问徐庶:“元直公,你看如何?”

    你去问他,那真是生病人同鬼商量了。

    徐庶:“徐某有一计在此。”

    曹操:“哦?”

    欲知徐庶献何妙计,且听下回分解。